|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 0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进报道:
虹梅南路隧道每天12米速度向前推进 黄浦江最长公路隧道掘进500米( 2012年11月1日 )
10月31日,建设者在虹梅南路隧道内施工。
上海“十二五”期间重大市政工程的开篇之作——虹梅南路隧道已完成500米掘进,直径14.93米的超大盾构正在地下,以每天12米的速度向前推进。10月31日,记者前往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这一隧道总长5.26千米,是黄浦江底最长最深的公路隧道,其中圆隧道段长3.39千米,设计为双洞单层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如果按照以前11米直径的规模,6车道就至少得建设三条隧道。”上海城建隧道股份项目经理李章林说,“现在,采用直径14.9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掘进,保证了主线双向6车道的通行能力。”
可别小看这一转变,里面“门道”可不小。在业内,把直径11米左右的隧道称为大直径隧道,再向上升级就是直径14米以上的隧道,即所谓的“超大直径隧道”。虽然看似只有3米的差距,但随着直径的增大,其开挖断面面积和配套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相伴而生的施工风险也急剧增加。
“出洞”就是第一个重大关卡。据介绍,正式掘进开始后,由于开挖断面的增大,盾构遭遇的土层性质不均匀,且开挖面受到的上下压力差异变大,因此正面支护难度大大增加。只有很好地控制住盾构运行的姿态和轴线,才能保证盾构按照施工方案精确“出洞”。
据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莉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建设周家嘴路隧道和北横通道。其中,周家嘴路隧道将连接杨浦区的军工路和浦东新区的东晋路,设计长度为4.4公里,直径为14.5米,双层4车道,投资40多亿元。目前,这一隧道已经完成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正在审批过程中,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开工建设。
较详细跟进:
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 桃浦计划打造又一个“漕河泾” ( 2012年11月1日 )
昔日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桃浦,近年来转型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之一。如今,桃浦园区方圆4.16平方公里内的低端物流企业正在实施“关停并转”,桃浦最大的集中绿地已启动建设,环境面貌正在不断改善。日前,普陀区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总部集聚的又一个“漕河泾”。
桃浦的“转型之路”已经走过许多年。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地区已开始产业转型、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09年升级成为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成了中心城区中最大的功能区;而这几年,上海城区的总体规划不断给桃浦带来新机遇,桃浦地区的区位优势日渐凸显。
为了把桃浦园区带进新一轮转型“快车道”,普陀区政府引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借助外力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双方将组建合资开发公司,共同发展桃浦地区。将由漕河泾开发区发挥在园区开发中的专业优势,输出“漕河泾开发区”品牌、园区管理、资本和招商资源,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管理服务中心。
普陀区政府将对该地区进行区域设施整体布局,形成“一心一轴,两带一大道”格局。根据初步规划,“一心”指中央商业商务综合体核心,充分结合11号线武威路地铁站点,以半地下广场的概念导入城市核心,建成标志性建筑。“一轴”指南起武威路地铁站北到韩塔园的中央商务休闲轴。“两带”指一横一纵的滨水休闲带。据介绍,整个区域空间布局以常和路为界,将整个功能区划分为高科技研发区、商贸办公区以及生态居住区三个功能区片区。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桃浦园区力求打造产业聚集区,目前与联想集团、腾飞集团、中以基金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数十家知名高科技企业集团形成了紧密联系,争取为高科技产业板块的成型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动漫产业方面,将结合老工业厂区的升级改造,打造具有文化休闲创意特色的桃浦新天地,结合同济科技、信息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优势,形成与高科技产业及智慧城市相呼应的概念。
普陀区针对科技智慧城的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已chutai。对项目落地、产业软硬件配套、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区招商中心还将利用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统一协调、统一招商”的方式聚焦科技智慧城发展。今年科技智慧城预计实现招商引资额2.3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