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湖泛舟

[经济] 合肥市上市公司资料汇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晶合集成40纳米OLED成功点亮面板●


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不断追赶和产能释放,全球OLED面板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整体产业链渐渐由韩国等向中国聚集转移。国内有望于今年成为OLED面板产能供给主要基地。无独有偶,面板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的同时,上游显示驱动芯片产业早已掀起国产化浪潮。


晶合集成智能工厂

作为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龙头企业,晶合集成自然不会缺席进一步助力本土产业自主可控的机遇。3月份,由晶合集成自主研发的40纳米高压工艺代工的OLED显示驱动芯片首次成功点亮面板。该产品提供设计更小尺寸元件,可集成更多功能器件,实现更快响应速度和更低功耗,技术工艺已达国际主流水平。晶合集成40纳米OLED预计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小批量量产,将应用于手机终端设备OLED显示屏。



伴随OLED在手机市场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在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50%,晶合集成深度布局,同步正紧锣密鼓进行28纳米OLED技术工艺开发,规划于今年底开始小量投片,联合客户推出新产品。

无论是40纳米还是28纳米OLED产品,晶合集成制定了双重国产化目标。在开发过程中,晶合集成积极主动导入国产设备、原材料以及软硬件,量产后可极大提高供应链国产化比例。同时,晶合集成规划将在今明两年内持续拉升OLED产能至约3万片/月,为国内OLED面板日益扩增的需求提供充足芯片产能支撑,实现国产面板、国产芯、国产用,服务更多终端应用。

从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扩展到OLED显示驱动芯片,晶合集成已经成功实现从LCD至OLED面板应用的跨越,继而进一步完善在显示驱动芯片晶圆代工领域的重要布局,与设计企业、面板厂共同发展。

来源:晶合集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2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再添一户“单项冠军”企业!★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安徽省属企业皖维高新凭借聚乙烯醇产品的领先技术与市场优势成功上榜,成功斩获国家级殊荣。



公开资料显示,皖维高新作为皖维集团核心子公司,公司专注并深耕聚乙烯醇产品50多年,坚持做质高价优的聚乙烯醇供应商,注重质量优先,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聚乙烯醇领域保持国内龙头地位。

目前,皖维集团主导产品PVA、高强高模纤维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第一,PVA光学薄膜国内唯一,PVB树脂及胶片填补国产化空白,可再分散性胶粉是国内唯一自主品牌。皖维高新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科改示范“标杆”企业,入选 国 务 院 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据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生产技术或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单项产品(生产性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也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仅有约157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远低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1.2万家。

来源:徽商传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22: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高新区再添产业新地标◆


4月21日,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开园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行。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属于合肥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合作项目,致力于打造集空天微波载荷生产研发、AIRSAT星座全球数据运营、空天信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未来将成为合肥空天信息产业新的名片式地标。


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


目前,空天院拥有25个国家级/院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非法人研究单元,以重大产出和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目标,已形成了空天信息领域从天到地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布局,是引领我国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合肥高新区已与院方合作落地多个优质项目,初步打造了“空天系”产业生态。

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空天院下属集团公司,企业以空天院先进技术为基础,专注于航天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此次基地开园,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区落地4家公司,分别为合肥中科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卫星(安徽)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雷图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星耀空间科技公司。

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获悉,本次活动还组织了多轮项目签约。其中,合肥高新区与中科星光、雷图科技、中科卫星等一批空天院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合肥中科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科飞龙、中科融信创、中科宇达、慧谱科技4家首批入驻项目集中签约,以及SAR遥感星座公司合作投资项目签约。


签约仪式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汇聚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120余家,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公共服务机构11家,覆盖遥感载荷研制、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卫星通信协议设计、卫星通信终端研制、卫星导航终端研制、空天信息数据服务、无人机等领域。

未来,合肥高新区还将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星光大道”的产业方向布局,进一步完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链,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赛道上逐梦“星辰大海”。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夺“低空经济第一城”,谁先抢跑?▲


作者:李益文

来源:读城记工作室

继新能源之后,低空经济成为了城市间争相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产业。

2024年年初,国 务 院 明 确 将低空经济纳入 政 府 工作报告,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在此之前,低空经济已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关经济概念持续火热的低空经济,其市场规模预估到底有多大?

日前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中国将形成通用航空产业万亿级市场规模。2月28日,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也表示:“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作为新崛起的万亿级战略产业,低空经济有望搅动区域产业格局,为城市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 各 自的 政 府 工作报告,更有不少地方将其上升到 “未来主导产业”的高度。

乘着政策东风,各城市也在加快布局低空产业,竞逐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一众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目光投向“全国低空经济第一城”,而日照、娄底等三四线城市也明确了相关产业布局,试图“乘风起飞”。

这一次,谁又能率先“起飞”?


01.深圳争夺“低空经济第一城”

作为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的城市,深圳对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可谓勃勃雄心。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深圳全速竞飞“低空经济第一城”的消息被反复提及。若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础来看,深圳也确实有争夺“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底气。

作为全球闻名的“无人机之都”,深圳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相对完备的产业配套。

集聚了大疆、丰翼科技、天鹰装备等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深圳的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在全球占比超过50%。2023年深圳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1730家,年产值960亿元,覆盖了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等上下游全环节。


△图源:图虫

在政策布局方面,深圳也尽显前瞻性。

早在2022年底,深圳就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系统完善地制定并规划了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2023年,深圳又率先将“低空经济”  写 入 政 府 工作报告,并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中心。2024年,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从政策、法律等多方面推动低空经济有序发展。

只有飞起来,才能有低空经济。拥有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等多重身份,深圳凭借着法律政策与资源上的优势,在飞行器试飞、商业应用上有着十足经验。

2023年,深圳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0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直升机飞行量超2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涵盖了物流配送、城市治理、空中通勤、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

事实上,深圳在低空经济上的领跑还 吸 引了 中 央 的注意。去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等举措拟在符合条件的特定范围内先行推广。

“但深圳的领先,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再无机会。”中国交通协会低空经济委员会华南常务秘书长刘立波向时代财经表示,低空经济作为隶属三维空间的经济新增量,除了飞行器主体外,还包含有航天材料、卫星导航,通讯信息、视觉算法等诸多方面,这些难以在一个城市独立完成。

正因为如此,广东在低空经济产业战略布局安排上,也选择同时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刘立波分析认为,珠海拥有传统航空制造以及具有品牌力的航展,广州在电动航空技术上有一定优势,深圳的无人机产业链,三个城市各有所长,协同发展将更快速带动这个大湾区锁定低空经济产业上的优势。


02.合肥瞄准全球前列

当国内不少城市还在瞄准“全国低空经济第一城市”的时候,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中的受益者,合肥已经将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投向了更广阔、更深远的全球竞争中。

根据《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的日程表,2024年合肥将初步形成完备的低空经济产业链。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同时,在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应用场景、标准规则、飞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经验”。

“与其他热门城市相比,合肥航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合肥拥有强力的政策支持,过去多年间也培育了许多独角兽企业,并且整理形成了的经济科技创新等独到经验。此外,合肥靠近航空工业发达的长三角,未来航空产业的引进与建设也较为便利。”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罗亮生向时代财经表示。

根据合肥日报报道,目前亿航智能、时的科技等一众外地飞行器制造领头企业已落户合肥。此外,合肥还聚集了中科星图、国电高科、航天宏图、雷图科技、中科卫星、零重力等一批空天信息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

这意味着,当前合肥初步形成了涵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空探测的产业生态格局,以及覆盖研发设计、测试验证、核心制造、运营服务的全链条框架。


△图源:图虫

其中,仅亿航智能一家企业,合肥 市 政 府就计划为其提供总价值为1亿美元的各项支持,包括协调或促进不少于100架EH216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采购订单,以及资金支持等。

同样的,安徽省也明确要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并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而从过往产业布局来看,在传统小飞机制造领域有着丰厚技术沉淀的芜湖,与资金科研能力较强的合肥,有望重现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的”合肥-芜湖”双核联动。

在低空经济领域跃跃欲试的还有上海和北京。

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两者均有着雄厚的资金与完备的工业基础,不过受限二者的城市发展,其在低空可飞空域方面均有诸多不便。二者的低空经济产业又该如何高飞?

罗亮生认为,如何考虑低空经济与空域安全协调,是所有城市均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低空经济一定会在安全与发展中找到平衡。“在此之前,由其他城市先行尝试探索,对北京与上海来讲也未尝不可。而北京与上海可以在低空经济产业的其他方面,把步伐迈大。”

目前,民航局已表态,将推动实现由现行在原有空域结构中协调划设报告空域、监视空域和目视航线的做法,变为以空域分类为基础全面优化低空资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飞空域。


03.日照与娄底,后进参与者

从产业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发展期,技术创新和产业都处在成熟关键期,这也意味着,产业格局仍存在较大变化可能。而山东日照、湖南娄底等三四线城市,也在试图抓住机遇,“凭空起飞”。

不过,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一端牵着先进制造业,一端连着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等新业态。在经济体量与工业基础均与一线、新一线城市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又是否有资格“参赛”?

在罗亮生看来,恰恰因为低空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每个城市无论经济体量大小,都有机会也有必要发展布局。

“以每个城市都必须有的应急消防为列,无论是消防作业还是救援指挥,亦或是灾害监控,在与低空技术相结合后都有着更好的效果。而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城市自身优势相结合,做到效率与经济的最大化提升。”罗亮生说。

因此,上述两座城市在低空经济产业上均有比较优势,在产业选择上也都是重点突破为主。

以日照为例,在经济体量上,2023年日照GDP仅为2390.86亿元,在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作为民航华东地区唯一划设低空飞行空域的城市,日照市拥有空域2.3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4.3倍。

而在当前低空经济火热、空域资源紧张的当下,这无疑于手握低空经济赛道的最佳通行门票。

此外,日照还拥有62架通用飞机,2家141部航校运营基地,以及掌握有能大规模生产新型超轻航空航天材料——镁锂合金的工业技术。

凭借于此,日照在省内脱颖而出,成为山东重点支持的“通航+”新业态先行区。目前,日照已经制定了“1+N”通用航空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航空维修、航空制造、飞行培训、航空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格局,逐步成长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同样聚焦通用航空的还有湖南娄底。

从经济体量来看,2023年娄底GDP仅1990.5亿元,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娄底地处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通衢要道,同时也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此外,作为后进者的娄底,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上还存在着强劲的后发优势。据娄底新闻网报道,直到2023年10月28日才举行试飞仪式的娄底桥头河机场,却是湖南省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规划中最早建成的机场,拥有优于长株潭地区的空域资源优势,150公里范围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市县。

依托区位与交通等优势,在湖南省的低空经济发展布局中,娄底被定位为低空综合交通枢纽。

而借助湖南省打造航空动力世界级产业集群等重大契机,娄底也正在积极推进通航产业建设,以“通航+产业”的模式,构筑智慧农业生产、飞行作业、低空旅游、通航培训及教育、航空科普相互融合的多圈层通航综合体产业链,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发展提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2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安徽公布!11293.6亿元!●


今年一季度,安徽经济情况怎么样?

刚刚,安徽省 政 府 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安徽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安徽地区生产总值1129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9.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377.5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6446.2亿元,增长4.1%。

第二产业相关数据值得关注,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汽车产业增势持续强劲。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36.5%、汽车制造业增长12.5%;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产量增长3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5%,工业机器人增长67.8%,集成电路增长83%。


来源:安徽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2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812.6亿元!领跑长三角万亿城市★


今年以来,合肥市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持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帮助打通出海堵点,对外贸易实现量质齐升。



一季度,合肥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12.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其中,出口555.4亿元,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1.8%;进口257.2亿元,增长14.5%。进出口增速、出口增速均位居长三角9个万亿GDP城市第1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较全国增速分别快7.6、6.9、9.5个百分点,较全省增速分别快4、2、8.1个百分点,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60.9%。

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得益于我市加快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季度,全市机电产品出口446亿元,增长11.1%,占出口总额的80%。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87.4亿元,增长18.4%;集成电路出口44.5亿元,增长31.4%;家用电器出口43.2亿元,增长34.6%,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走俏海外。

贸易伙伴日趋多元

一季度我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美国、东盟,分别实现进出口138.6亿元、102.8亿元和99.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2%。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RCEP等自贸协议的不断签订,我市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一季度,合肥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15.1亿元,增长11%,占全市总额的38.8%;对RCEP国家进出口211.5亿元,增长20.3%,占全市总额的26.0%。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

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促合作,今年以来全市企业已参加各类境外展会80场,达成意向成交额超30亿元。一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412.9亿元,增长28.5%,占全市总额的50.8%,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已占全市进出口的“半壁江山”。

贸易通道更加畅通

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06列,其中开行企业定制班列116列,同比增长22.11%;合肥水运港外贸重箱吞吐量4.43万标箱、同比增长21.72%。国际货运航线执飞99班、同比增长16.47%,载货量1.18万吨、同比增长92.23%。


来源:合肥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时报》头版关注合肥“量”造产业新高地◆


记者:陈雨康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4月23日第1版


聚链成势引领科技浪潮 合肥“量”造产业新高地

记者 陈雨康

当下,人类正经历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国不仅位于第一方阵,更手握“决赛圈”入场券,有望成为这场潮流的引领者。

走进国盾量子展厅,一个悬于天花板的圆柱形白色罐子映入证券时报记者眼帘。罐子一侧,密密麻麻的黑色细管如同“秀发”般垂下,依次连接在10个烤箱大小的超导量子计算操作系统上。此时,房间内“嗡嗡嗡”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似乎在说明这台接入云端、向全球开放的“祖冲之二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忙碌地运转……


国盾量子搭建的“祖冲之二号”同等规模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在记者调研的同期,量子计算机商业化进程也取得新突破: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评标工作完成,国盾量子将提供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超量融合系统及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施。

量子,这一看似科幻的概念,正不断从科研成果转变成科技产品,并赋能千行百业,而合肥正是量子产业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合肥已成为量子产业主要聚集地,集聚了产业链企业66家,拥有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为代表的产业领军企业,并诞生一批重大产业化成果。根据前沿咨询机构ICV发布的最新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在量子信息城市(群)排名中,合肥位列第二;企业排名中,我国有3家企业入围前20强,均为合肥企业。

目前,合肥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雏形,但整体上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链规模小。立于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浪尖”,合肥将着力应对下游应用场景稀缺的挑战,填补产业链上部分核心材料、器件和设备的空白,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



走出实验室

在国仪量子,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比充电宝略大的量子自旋磁力仪,这款传感器可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对心磁、脑磁等弱磁场的精密测量,最高可以测量比地磁场弱10亿倍的磁场。而中电信量子集团推出的“量子密信”可以让用户的所有信息和每一通电话都得到量子加密,真正做到阅后即焚、无惧破解。


国仪量子原子磁力计

量子产业的底层技术是量子信息技术,它以量子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对微观量子系统中物理状态的制备、调控和观测,实现信息感知、计算和传输——这对应量子产业的三大细分赛道: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

谈及量子,多数人会想到怪诞的双缝干涉实验,似乎量子只限于实验室。殊不知,早在“十一五”期间,合肥就率先将量子科研成果搬出实验室,开启了量子科技产业化的探索。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就像是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由中科大产生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不断反哺合肥当地产业,量子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在调研期间,不少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量子是一种高度人才型的产业。合肥知名的潘建伟院士、郭光灿院士、杜江峰院士等都是量子领域的专家,他们团队形成的科研成果便可以就地转化,进行商业化探索。同时,中科大等优秀院校也为量子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在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合肥高投”)副总经理陈建国的回忆中,尽管量子基础研究历史悠久,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却是近几年的动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量子企业数量并未加速增长,而有时间上的断档期和“破土”期,“破土”的契机源自中科大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融合。

多年前,中科大等本地名校培育的人才不少流向了外资科技企业,令人扼腕。“让量子相关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本地发展,吸收本地人才!”抱着这样的希冀,院士专家们纷纷走出实验室,开启了创业之路。2009年,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创办了国盾量子的前身——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合肥第一家专注于量子科技产业化的企业。不过,在随后的数年里,作为白纸的合肥量子产业并未出现太多新兵。

“2017年前后,中科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内部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和孵化进入了高潮,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领军企业正是在这段时间设立的。”陈建国表示,本源量子是合肥高投参投的第一家量子企业;合肥高投目前已累计为10余家合肥高新区的量子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全力打造“双高地”

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量子在合肥聚链成势,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战略力量引领。国家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任务交给合肥,依托中科大等力量,一批与量子科技相关的创新企业成功孵化。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合肥全力支持量子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带动上下游资源及配套业态聚集。三是“双招双引”助力。合肥面向全国开展量子信息领域“双招双引”,引入了一批重点补链延链项目落地。四是产业生态赋能。连续举办量子产业大会等活动,多措并举让人才安心留下、舒心创业。

近年来,合肥紧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致力于打造量子科技高地、量子产业高地“双高地”。记者在调研中获悉,合肥在量子科技领域已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初步形成了量子产业链雏形。

一方面,重大产业化成果纷纷涌现。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等均诞生于合肥。另一方面,合肥在量子科研上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合肥拥有“一院三平台”的量子信息基础研究体系,并成立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

在资本市场,2020年7月,国盾量子成功在科创板首发上市,被誉为“量子科技第一股”。

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合肥加快推动量子等未来产业发展,尤其是支持已实现产业化的量子企业加快走向资本市场。

“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多家科技企业已进入后备上市企业库。根据合肥‘3200’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下一步将前移上市奖补节点,加强政策培训,优化政务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场景对接,全方位赋能量子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上市。”上述负责人表示。

“做蛋糕而非切蛋糕”

在这次调研期间,有量子企业高管向记者打了一个比方:早期车替代马的过程中,尽管知晓车的速度要快于马,但多数人仍会基于传统认识选择马;但若车无法大量上路,它便难以展现优势,更无法纠偏改进——这个故事类比了量子产业的一大困境,即新技术、新产品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来试验、优化和迭代。

在国仪量子副总裁许克标看来,量子测量技术和科学仪器可谓“天作之合”,前者是用量子技术对物理量实现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的测量,后者则天然追求高精度。然而,当它与传统测量技术同台竞技时,与细分行业适配性不足、成本高、体积大等因素成为其迈向商业化的瓶颈。

国盾量子副总裁唐世彪用“做蛋糕而非切蛋糕”来比喻量子新技术推广应用所面临的困境。“以量子保密通信为例。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技术、产品已相对成熟,工程化案例也非常丰富,但完全基于市场自发需求去推动应用面临诸多困难,如行业标准、路径依赖(使用习惯)、成本预算、效益评价等。”唐世彪表示,“技术和产品必须在实际使用中不断迭代,实现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而应用的滞后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我们的先发优势。”

如何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让应用“遍地开花”?国盾量子和中电信量子集团将“强强联手”进行生动的示范。

国盾量子3月11日公告称,中电信量子集团拟19亿认购增发股份,成国盾量子控股股东。发行完成后,中电信量子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国 务院国资委成为公司实控人。

在中电信量子集团展厅,记者看到,已建成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合肥量子城域网如同隐形的长城,为数据传输提供加密服务;展厅各处,量子密话、量子安全模组、量子SIM卡等量子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显然,在量子产品应用推广上,公司已具备丰富的经验。


华为Mate60 Pro量子密话定制终端在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首次亮相

中电信量子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盾量子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十分突出,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应用拓展场景和系统机制保障。例如,国盾量子在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密钥分发(QKD)等底层技术上有高水平的储备,而中电信量子集团拥有组网方案、量子融通话的应用场景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让科研成果更高效地转化。

除了行业内部自发的探索外,拓宽应用场景、为产业化“奠基”也离不开政府等外力的支持。

许克标表示,一方面 政 府、行业组织等力量可以常态化帮助企业“牵线搭桥”,让供需双方实现技术和应用的“碰撞”。另一方面,政策应鼓励量子科技产品优先进入特定的应用场景(如实验室等),通过这些场景的反复应用来优化技术、迭代产品、降低成本。

陈建国表示,量子应用的问题难以依靠企业单独解决,而需要 政 府 从战略、工程、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协调。

争做第二次量子革命“领跑者”

在国盾量子办公楼内,“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红字标语镌刻在最显眼的墙壁上。而在国仪量子展厅的最后一面墙上,“面向第二次量子革命抓住历史机遇 振兴国家高端仪器产业”两行大字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在调研期间,记者感觉到,合肥“量子人”对于自立自强都抱着一种急迫的心态。

1900年量子论提出,引爆了第一次量子革命,随后原子弹、电子显微镜、晶体管等纷纷问世,中国也卷入了这场科技潮流,却没能站在队伍最前列,只是跟随者、模仿者。当下,人类正经历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国不仅稳居第一方阵,更手握“决赛圈”的入场券,有望成为这场潮流的引领者。

“目前我国量子通信的研究和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上与发达国家整体处于同一水平,量子精密测量也发展迅速。如何进一步保持和扩大我国的优势,是中国量子产业发展亟需回答的问题。”唐世彪表示。

合肥,正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大舞台之一。中国已销售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全部产自于合肥,是我国唯一具备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能力的城市。合肥拥有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中国首个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合肥量子计算专利数目前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六……

“历经多年培育和发展,合肥初步形成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业链雏形。但整体上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链规模小、企业少。”合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直言,目前业内还面临若干核心材料、器件和设备不足,以及下游应用场景少等问题;同时,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现状也不容忽视。

为加速补齐量子产业链短板,合肥当地国资背景的产投平台正通过“以投带引”发挥撬动引导作用。

科大硅谷资本赋能中心高级投资经理赵柱对记者表示,科大硅谷正密切关注量子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深度参与到产业链建设中来。

“去年,我们牵头对幺正量子完成了两轮天使融资,该公司致力于量子计算系统的研发和升级,有利于合肥量子产业‘补链’;我们还参与了合肥知冷低温科技的种子投资,这是一家专注于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的企业。”赵柱表示,目前,科大硅谷储备了不少具备发展潜力的量子产业链企业,未来将择时择机进行多元化的投资。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发挥量子科技产业先发优势,着力构建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于一体化的量子科技产业创新链,布局和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24年底,力争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80家,努力建成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量子中心。”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06: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北毕业也挤不进投行了,纷纷滑落到银行▲



作者:乔雨萌

来源:北青深一度

过去十多年间,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经管、金融类专业吸引了一批“最聪明、最能干、最勤奋、最有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满怀野心,相信未来充满可能性——进投行,年入百万,和企业高管谈笑风生,过上“空中飞人”般忙碌但光鲜的生活。



2023年9月,以为“形势一片大好”的他们迎面撞上剧烈收缩的招聘市场,之前在职业规划中从未出现过的银行变为“救命稻草”。从投行到银行,他们做出职业选择改变的同时,也意味着进入截然不同的另一套评价体系——“都是人情那一套,一眼望得到头”。



这背后是金融业近两三年所经历的震荡。盛时,“大家都疯狂挣钱,也预期以后会疯狂挣钱”。监管来得猝不及防,从2022年5月开始,几道“限薪令”,一纸“827新政”,以年终奖和福利补贴的缩水为开端,投行的降薪、裁员、缩招接踵而至。



从投行到银行,走上一条更安稳但同时也更封闭的轨道,他们中有人心怀不甘,仍期待有朝一日能跳出。也有的人主动让渡工作带来的物质回报和成长,转向对更加稳定和丰富的个人生活的追求。



这是一个关于信心和预期的故事,发生在金融业,不止于金融业。


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校园招聘宣讲会

01
“最聪明的人”

今年春节,徐凯陪母亲到家附近的银行网点办卡。营业员看起来和他年龄相仿,穿一身老式西装,头也不抬地给他们讲解办卡的手续,语气不带起伏,一套冗长的流程不知反复说过多少遍。隔壁柜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将手机屏幕贴到玻璃上,拉高声音问对面,“小伙子,这个理财APP怎么用啊?”



徐凯对母亲自嘲,“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即将从清华大学经管类专业硕士毕业的他从未这样预期过自己的未来,直至与残酷的就业形势交手。



去年9月底的一天,他在“三中一华”(指国内四家顶级券商,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以及华泰联合证券)之一的暑期实习即将结束。晚上6点,他合上电脑,走出北京金融街附近的一座高楼,辗转1个小时后回到10多公里外的宿舍,掏出电脑正打算继续加班。“叮”,一封新邮件传来,他点开,加粗的一行字冲入眼帘: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未能进入XX证券的录用环节。瞬间,“心拔凉拔凉的”,按照往年的留用率,他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徐凯只得投入茫茫秋招大军,经过几个月的提心吊胆,终于在今年初收到了国内一家银行总行管培生项目的录用通知。签三方协议书前,他有些犹豫,想等等更好的机会。同学劝他,“现在这个行情下,别要求太高。”



他不曾想到会有这样一天。在过去十多年间,经济、管理、金融是最受追捧的专业类别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优质生源。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商科生更是“金字塔塔尖”般的存在。曾任清华副校长的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16年的一个演讲中感慨,“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也曾公开表示,“今天世界上的金融机构吸引了整个社会上最聪明、最能干、最勤奋、最有学习能力的人。”



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投资银行(在国内常被称作“券商投行部”)因其高薪和光鲜尤其令商科生们趋之若鹜,“可以说是皇冠上的明珠”,一位清华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这样形容。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投行常年位列就业去向首位:2019年,24.3%的本科生和39.5%的金融硕士毕业后进入投资银行;2020年,17.8%的本科生和25.4%的金融硕士毕业生入职投资银行。一位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记得,四年前入学时,学院做过一个关于 Target Company(目标公司)的调查,“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中信”是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是投行。



这背后是一条不言自明的“鄙视链”:最顶端的是投行,银行排在末尾。每个人的目光都朝上,没人愿意低头。



但今时不同往昔,“现在这个行情”意味着他们必须接受几年前“压根不会考虑”的工作。徐凯出身于一个“银行世家”,他的母亲、舅舅、姥爷都是银行工作者。母亲之前经常苦口婆心地劝他:“儿子,银行总行可好了,待遇好,风光。每次总行管培到分行学习,行长都得陪着。”母亲说的次数多了,他急了,“我去什么银行?”



现实的当头一棒来得突然。首先到来的是远低于往年的暑期实习留用率,许多优质岗位往往在这一环节被锁定。多位清北商科生告诉深一度,2020、2021年,投行暑期实习留用率可以达到50%,到了2023年,平均留用率只有25%左右。紧接着是秋招时明显的缩招。很多投行的招聘计划只有个位数,有的“干脆不招”。 



招聘人数和待遇同样稳定的银行在这时变成清北商科生们的“救命稻草”,“四大行”(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尤其受到青睐。一位在“四大行”之一工作的亲戚曾向徐凯透露,2023年,他所在银行的管培生岗位在全国招大约60人,而应聘者中有将近3000人的简历包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求学背景。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徐凯记得,在2023年9月前,他和同学对工作的讨论中甚至从未出现过银行这个选项。



竞争骤然加剧之下,招聘市场供需双方的主动权极大地被逆转。“海投”成为普遍策略。秋招期间,徐凯一共投递了三四百个岗位,最后只收到了三个offer,“之前准备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辛辛苦苦地卷出来,最后被当成大白菜,被原先看不上的公司挑挑拣拣。”



“很无力,很不甘心。”他强调,“这是大家一致的感觉。”



徐凯经常在银行的面试现场偶遇同专业同学。第一次觉得巧,第二次觉得挺有缘,到第三次甚至更多次之后,大家相视一笑,笑中尽是苦涩。


在投行实习期间,徐凯在学校图书馆加班

02
市场曲线

金融业曾“高歌猛进”。



中 国 政 府 网 每年发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勾勒出市场变化的曲线。



2020年的报告中,“增长”“上涨”等类似表述贯穿始终——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现券交易量增加,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行,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货币市场利率显著下行,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增加;利率衍生品成交量同比上升,互换及期货价格小幅下降;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大幅上涨,两市成交金额显著增加。



在中金公司投行部员工王安琪的记忆中,那是“一波大年”,“大家都疯狂挣钱,也预期以后会疯狂挣钱。”



2021年,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徐凯就是在这样的一年考入清华,那时他们同学间开玩笑时会说,“中金不是有手就能去吗?”这并非夸张,王安琪记得,那是公司疯狂扩招的两年,“几百几百地招”。



2022年,嗅觉敏锐的人开始注意到行业下行的征兆。



最显性的变化是几份金融业“限薪令”的陆续出台,旨在控制薪酬差距——



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6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8月,财政部金融司发布《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当年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措辞变得谨慎: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稳有序,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增加,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保持平稳;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回落。



在王安琪和谢超公司的茶水间、卫生间、楼梯间,一些小道消息流传——风雨欲来。



2023年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他们首先迎来的是大幅缩水的年终奖。



谢超在一家业内排名前十的券商投行部工作,按照往年惯例,年终奖一般是9-12个月的工资,但2023年只发了2个月的额度,“象征性地发一发。”王安琪听说,有同事收到年终奖后吐槽,“比上一年年终奖缴的税都少。”



日常的福利和补贴也在减少。在王安琪的公司,差旅标准骤降,原来酒店可以住一晚三千的万豪,现在只能在如家和汉庭之间选择;谢超公司原来的餐标是一天100元,“多花点也无所谓”,现在则要求严格控制在标准内,且必须在公司附近消费。



2023年8月27日,对投行从业者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明确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在业内,这道文件也被称作“827新政”。



IPO,意为“首次公开募股”,是企业上市的必经之路。在A股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当下,企业在提交IPO申请后、成功发行上市前,需要依次经过受理、审核问询、上市委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几个环节。



监管收紧之下,很多企业的上市之路走得磕磕绊绊。“827新政”推行后,IPO的受理数量明显减少,审核速度显著放缓。2023年1月至8月,沪深市场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2023年的后四个月内,仅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时间回拨,2022、2021、2020年A股新上市公司分别为428、481、394家。



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据公开数据统计,截止4月8日,2024年已经有99家排队IPO企业撤回申请,2023年全年撤回IPO申请的企业为274家。王安琪对记者解释,这是因为企业等不起,投资人也着急退出,“再拖拖,企业的财务业绩不一定像当前那样好。”无奈之下,企业纷纷另谋出路。



王安琪告诉深一度,“这种行政管制的妥协空间不大。”



一般来说,IPO的准备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三年,投行正是从这一过程中赚取高昂的承销保荐费用,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随着IPO大量终止,投行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以一向有“投行贵族”之称的中金公司为例,据其2023年年报,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0.3%,营业利润率同比下滑22.2%。



“利润变差,自然各种降本增效。”王安琪表示,“投行最大的成本还是人。”



降薪逐步由传闻变成现实。目前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27家上市券商中,有12家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降幅在2%-13%。曾因“高薪”几度陷入争议的中金公司在2021年的人均年薪为116.42万元,2023年降为69.72万元,降幅达40%。



在这轮集体降薪中,“限薪令”针对的高层员工首当其冲。前述27家上市券商中,22家的高管薪酬总额下降,平均降幅达15%。《财新》在此前报道中也提到,多位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在2023年4月时曾表示,中金被股东要求削减工资包,一度传出“得砍去一半”的说法。



随之而来的便是裁员。谢超告诉记者,“各家(投行)或多或少有裁员”,以他所在部门为例,原有70多人,2023年底开始,“主动或被动走掉了快10个人”。据公开信息,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的投行部门进行了人员调整,百余人从IPO股权岗转至债权融资、并购重组、投资等业务条线。



一位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财新》采访时直言,“整个行业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能够转岗而非直接辞退算不错的了。投行做项目,一个IPO团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了得有二三十人,不同人员还可能同时跟进几个项目。现在除了北交所和科创条线有些机会,部分从业者都是无项目可推进的状态。”



市场收缩的寒意一步步传导到招聘端。



对于就业形势的变化,身为投行内部员工的王安琪和谢超并不感到意外。“但想不到下行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低迷的程度会如此之深。”王安琪说。



行业形势变化渗透到人才供给端存在一个时间差。大多数学生和徐凯一样,几乎是在一夕之间发现“没有地方可去”。



去年,徐凯参加过两次学院聚餐。六月时,空气中浮动着燥热,年轻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野心在桌上涌动,“大家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到了十一月,深秋,同学们交流完彼此去向后相顾无言,震动、无措、慌恐填满沉默。


对于徐凯而言,投行和银行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走向

03
两种生活

一次银行面试结束,徐凯走出大楼,一抬头,暑期实习的证券公司就在对面。实习三个月,他从来没有留意过对面是什么公司、在里面工作的是什么样的人。



一条路的两侧,两种人生走向。



最直观的是收入上的不同,或者说差距。谢超告诉深一度记者,他所在的投行,员工入职第一年就可以拿到近百万年薪,扣完税也有六七十万。即使面临大幅度降薪,一个月税后工资也有3万多。



至于未来的银行工作,徐凯向在其中工作的学长打听过,第一年税后月收入不到1万。他发愁,“在北京,租房就要花掉三四千,剩下六千块够一个人活,但要是有婚恋打算的话,挺难。”他和女友交往多年,感情稳定,但想到未来的收入,“有些恐婚”。



从本质上来说,这背后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多位受访者表示,对于“去能力化”的担忧是他们之前很少考虑银行工作的重要原因。



春节回老家期间,姥爷、舅舅与徐凯长聊,给他普及银行内部的“文化”,打了两剂“预防针”。



“第一针”是银行工作高度流程化,追求的是合规,是风险可控,是不要出问题。



徐凯在心中默默翻译:螺丝钉一样的生活,无趣,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



“第二针”,银行是一个重视“人”远高于“事”的环境。



长辈们语重心长,告诉徐凯工作以后要转换思维,高度可量化的考核体系不会再有,“都是人情那一套。”



中国建设银行曾披露过一个反映各岗位竞争激烈程度的金字塔图,越靠近塔尖,岗位的报录比越高,而岗位的热度和其在体系内的受重视程度紧密挂钩。塔尖一层的职位有董事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财务会计部等。



透过面试流程和选拔标准,徐凯逐渐感受到“银行体系”的特点。



在徐凯参加过的银行招聘中,一个常见的面试形式是无**小组讨论,“考察的更多是软实力”,比如面试者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较于过往的专业实习经历,候选人的学生工作经历甚至是兴趣爱好更受关注。



他还注意到,银行招聘中,面试官以男性居多,穿着一套规矩的西装,“整体气质很稳。”



“去能力化”的结果是跳出银行体系很难,“进去就出不来了”。想到未来的生活,徐凯“一眼望得到头。”



走上一条安稳但同时也更封闭的轨道,徐凯是出于无奈,也有的人是主动选择。



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陈墨,在今年秋天将入职“四大行”之一。此前他在一家外资投行实习过半年,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不断认清投行的“B面”的过程。



最不堪忍受的是“毫无人性”的工作节奏。那半年,陈墨每天8、9点起床,“干到12点闭眼,一周7天都是这样”。除了加班,还有不计其数的出差。公司内部有一个叫做“出差率”的指标,计算方式是出差天数除以工作日总数,他所在业务组的平均出差率高达105%。



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身体的变化是看得到的”。实习半年,陈墨胖了20多斤,因为完全没时间运动,“每天凌晨回到家,简单洗洗就睡了,哪有心情运动?第二天还要上班。”脱发,失眠,也都是他的困扰。



被迫改变的还有社交生活。那半年,陈墨几乎在朋友圈消失,偶尔和朋友见面也都是约在公司附近,以防工作上有急事。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出门一定带着电脑,随时待命。



他观察身边的同事,每天都很疲惫,“眼里真的没有光”。他记得一个入职第一年的同事。一次,她在国外工作的男友时隔一年回国,第二天就走,她想晚上在公司旁边的饭馆和男友吃个饭。不凑巧,那天工作特别多,同事实在走不开,一边干活儿一边反反复复按亮手机看时间,“都要哭出来了”。到了晚上10点,工作还是没做完,陈墨看到同事出去打电话,回来时眼睛发红。



职位更高的人从工作中收获的价值感同样有限。一位在一家顶级外资投行任总监的学长曾向陈墨坦言,工作多年,他最大的感受是虚无和悲凉,“你可以把金融市场当成一个游戏,玩赢了获得游戏币,在排名上的位置提升一些。只能让自己沉浸在游戏里面,不敢想太多。”



“门口早餐店卖煎饼果子的大妈可能都比我有活着的实感。”陈墨忘不了那位知名校友言语间的萧瑟之意,“至少每天能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填饱一些人的肚子,还能收获对方的一个笑容。”



陈墨也不认同很多人所说的银行“去能力化”。在他看来,能力只有不同,没有优劣。他的表哥在一家国有银行总行的党委办公室工作,每次回老家,当地省分行的行长都会到他家拜年。他感慨,“你能说这种工作不好吗?你能说这种能力不重要吗?”



意识到投行在高薪光鲜之外的另一面后,像陈墨这样果断作出选择、切换道路的人不在少数。在北大学经济的赵漾曾在一家工作强度和薪资同样出名的投行实习了一年多,最后“身体绷不住了”,胸闷心悸、寻麻疹、肠胃炎全都找上门,断断续续住院一个月。出院后,她很快提出辞职,一心一意准备银行的招聘。



但她很快发现,另一条路也不好走。银行对于应聘者有着非常明确的偏好——



“硕士,党员,北京人。”赵漾言简意赅。


秋招期间徐凯密密麻麻的日程表

04
关于“预期”

徐凯有记日记的习惯。工作尘埃落定后,他收拾房间,翻出了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厚厚三大本日记。



第一本记录了本科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生活。



他在高考后如愿以偿进入一所排名前列的财经类高校,读金融学。翻着日记,第一次穿西装拍职业照的兴奋、第一次到证券公司面试前的紧张一一浮现。



本科的第三年和第四年记在第二本。



他曾详细记录和一位在投行工作的学长的“coffee chat”。对方谈到自己的生活——到全国各地出差如同空中飞人,住高级酒店,吃人均几千的西餐,与身价数亿的企业老板打高尔夫,和国企高层觥筹交错——都令他心驰神往。



看着熟悉的字迹,但字里行间那种带着懵懂的热忱已经远去,徐凯感到恍惚。



随着他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日记也写到了第三本。



他逐渐见到了金融世界更加真实的一面,比如对优绩主义的推崇。尤其是进入2023年后,他了解到多家券商研究所开始推行末位淘汰机制,“听到的第一秒会觉得好残酷,但再一想,从这个地方听到好像也很合理。”



找工作的几个月间,徐凯记日记的频率不高,因为忙,也因为“丧”。他说,就像面对股市,入局的时候每个人都充满信心,但一步步走下来,绝望的情绪顺流而下,一直到底。



2023年11月5日,他整个秋招期间最忙的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他面了四家公司,从北京的东边到西北边再到南边,面试之间的时间几乎都在地铁上度过。晚上赶末班车回到宿舍,他筋疲力尽,第二天醒来后记下了这马不停蹄的一日。最后他写道,“希望有好结果。”



但直到12月初,他仍然一个offer都没有收到。焦虑等字眼开始频繁出现在日记中。他会随手记下投递的岗位。回头看时,他惊讶自己当时“什么都投”,城商行甚至村镇银行都投过。



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是他收到银行录用通知那天写下的。“仔细想想,天天坐飞机、住酒店,这种生活可能也不是我想要的。”墨迹凝住,又继续,“是不是?”



他也在日记中梳理过一些关于职业的思考。



“一切都是预期的问题。”他写道。



预期,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当市场环境震荡,从业者的信心受挫,长期预期被重塑。



徐凯的一个同学放弃了一家内资投行的offer,最后考公上岸。同学解释,他听说了太多降薪、裁员的例子,心有戚戚,“与其说刚进去就被开了,还不如努力进入一个稳定的环境。”



徐凯带着感慨写道,“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懵懵懂懂就可以进入鄙视链中位置相对靠上的公司,对未来预期也乐观,觉得年轻的时候累一点就累一点,只要能积累足够多的资本,努力就有意义。但行情变差,行业偏负面残酷的一面凸显,这时选择进入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职业的“效用函数”,对一份工作的偏好取决于物质回报、稳定程度、成长性、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等因素。对于包括徐凯、陈墨在内的很多人来说,高薪、光鲜、富有挑战性和可能性构成了他们曾经对工作的全部想象。但在逐步感受到行业的寒意后,他们开始主动调低收入和成长性的权重,以换取更稳定、闲暇时光更多的生活。



陈墨庆幸及时调整预期,放弃投行后,他久违地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



他终于可以在周末睡到自然醒,可以每天在夕阳下慢跑,可以和朋友在喜欢的餐厅从从容容地吃完一顿饭,再看个电影。



为了抓住最后的学生时光,他还报名了学校的交换项目,接受采访时正在欧洲游玩。“你看我现在还有功夫出国玩,我要是还做投行的话就得一直实习到毕业。”隔着7000多公里的距离,陈墨轻快的笑声仍然感染力十足。



转换轨道后,同样有人满意,有人彷徨。



对于有朝一日跳出银行体系,徐凯仍然隐隐抱着一丝希望。他觉得,人只要活着,就还可以折腾。“现在行情不好,我选了一个偏体制内的工作,等到未来市场转暖一些,是不是也可以再尝试一下?”



但有时,他悲观地觉得那火光终将熄灭。在银行工作的学长告诉他,很多人刚进银行时都更青睐能发挥和锻炼专业技能的前台岗位,比如金融市场部,但工作几年后,纷纷考虑转岗到中后台部门,如财务会计部、人力资源部。学长开玩笑,“都来银行了,既然这么稳定,不如再‘摆’一点。”



徐凯想,说不准他也会变成一只泡在温水里、不想动弹的青蛙。



前不久的一次校友聚会上,徐凯和同届同学一聊,发现有人回家乡,进国企,有人去了名字都没听过的小私企,他心里挺不是滋味,“虽然刚毕业,但有种一代英雄落幕的感觉。”



在聚会上他还见到了几位在投行工作的学长学姐。“以后就是两个圈子了。”他既羡慕,又隐隐有点别扭,“错开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徐凯、王安琪、谢超、陈墨、赵漾均为化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迎来第5家500强外资银行!●


近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在合肥天鹅湖文化商务区举办开业典礼。


(图片来源: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合肥分行将为各类企业提供包括企业融资、结算清算、金融市场、交易银行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6月13日批复了渣打中国关于筹建合肥分行的申请,2024年1月25日,渣打银行合肥分行获得金融许可证。


(图片来源:微博@南熏门桥北)

据了解,这是渣打集团近9年来,首次在国内新开设省级分行,是其在中国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渣打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的网络布局,还将为全市经济发展赋能,为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渣打银行合肥分行也是在合肥落地的第5家外资银行。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渣打是中国市场经营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之一,自1858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分行以来,已在华连续经营166年。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地区系渣打中国的战略重点之一,目前渣打中国约三分之一的网点和员工位于长三角地区。



对于合肥分行的正式开业,渣打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全球联席总裁兼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总裁、副董事长,中国及日本区域行政总裁张晓蕾表示:“安徽省拥有领先的区域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快速发展,引领着上下游产业链快速聚集,是中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区域之一。”

张晓蕾表示,未来将积极发挥渣打在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市场的网络优势,以及领先的跨境人民币和可持续金融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全面支持安徽本地企业发展全球供应链、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也将支持外资企业深耕与拓展安徽本地市场,为安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安徽楼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2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超500比特量子计算芯片发布★


记者4月25日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向该公司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芯片比特数量的纪录,后续还计划通过量子计算云平台等向全球开放。

测控系统和量子计算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硬件,其中,测控系统会极大地影响量子计算机整体性能。为了验证大规模测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及各项指标,最直接的方式是定制专用芯片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测试。为此,量子创新院定制研发了504比特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国盾量子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


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供图)


量子创新院副教授梁福田表示,这枚定制芯片在集成超过500比特的同时,在量子比特的寿命、门保真度、门深度、读取保真度等关键指标上,有望达到IBM等国际主流量子计算云平台的芯片性能,可以充分满足千比特测控系统验证的需求。

量子创新院研究员龚明强调,尽管刷新了中国量子比特数纪录,但“骁鸿”芯片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大规模量子计算测控系统的发展,并不具备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能力。2021年,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和66比特的“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使中国成为目前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500+比特’量子计算机的云端接入,可以高效承载各领域用户对有实用价值的问题和算法开展研究,加速量子计算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引领量子计算生态的快速发展。”中电信量子集团副总经理王振表示,下一步,中电信量子集团将联合国盾量子,依托“骁鸿”芯片研发量子计算整机,接入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放给全球用户使用。

来源:新华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23: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总部项目正式签约◆


4月26日

在巡鹰出行全民换电启动大会上

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与巡鹰集团

举行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签订仪式

标志着新站高新区

在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上

又迈出坚实一步


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斌,巡鹰集团董事长褚兵见证签约。

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分二期建设完成,主要建设总部经济中心、主营业务产品制造线、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车间、储能系列产品制造、巡鹰出行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智能网联、APP开发)研发中心及生产、产品验证中心、运营服务中心、工程研发总院及公辅配套等。


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效果图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正按照“持续做大世界级新型显示和驱动芯片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全力以赴创建国家高新区,积极构建“2+5”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新能源产业代表企业,巡鹰集团在新站高新区已投资超30亿元,先后建成了动力电池pack及整包系统生产基地、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集团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

为推动“全民换电”模式的普及推广及新能源产业的扩容升级,巡鹰集团将当前传统换电面向外卖、快递等商用群体拓宽到老百姓出行群体,全面开启城市电动出行换电新业务,是打造新能源全新应用场景的重要探索。下一步,新站高新区将携手龙头企业,在“全民换电”模式上持续探索,在行业规范的研究和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争取在全市率先布局一批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换电应用场景,打造“全民换电”新模式的行业标杆和“新站样板”,全力构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新生态。

来源:合肥新站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06: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肥东县与万洋集团众创城签约,总投资50亿▲


4月27日上午,肥东县与万洋集团众创城正式签约。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万洋众创城项目计划选址在肥东县桥头集镇境内,总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10万平方米,计划引入约300家企业入驻。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收约60亿元,年创税收不低于2亿元,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



该项目主要围绕推动肥东县发展服务制造业企业为核心目标,将协助肥东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入园集聚,搭建蓝领生活服务体系、中小企业集群生产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承接体系,解决制造业发展用地难、建设难、招商难、融资难、管理难、服务难等难题。



万洋集团是一家中小企业集群服务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集团拥有投资开发、建设施工、产业招商、园区运营的园区全产业链体系,下设万洋众创城、万洋建设、万洋智慧运营、万洋金融等业务板块。万洋集团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万洋众创城园区超160个,开发面积超8000万平方米,引入制造业企业超18000家,创造就业岗位近100万个,促进千万家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供“赋能平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新路径”,为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夯实“集群基础”。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庐江县:两项目同日投产,总投资约3.6亿元●


4月26日上午,庐江化工园年产1万吨水性涂料及0.5万吨有机化学品仓储经营项目和水基型胶黏剂、光刻胶生产项目双双投产,为园区聚焦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学原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年产1万吨水性涂料及0.5万吨有机化学品仓储经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主要产品水性涂料,采用了先进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工艺,产品技术、性能均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实现年产1万吨水性涂料、5000吨有机化学品仓储经营的产能,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2亿元,年税收约600万元;水基型胶黏剂和光刻胶生产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主要生产水性环保乳液、光刻胶等产品,可实现年产1.5万吨水性环保乳液和500吨光刻胶的产能,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4.6亿元,年税收约2300万元。

来源:合肥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亿元!又一中医药项目落地新站★


4月28日,新站高新区与国材(安徽)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区在培育和发展大健康产业、助推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



区党工委 书 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雨清见证签约。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进伟,国材(安徽)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义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区党工委 书 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为安徽省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会长高俊文、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主任惠燕颁发招商顾问聘书。

该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分三期建成,主要建设国材(安徽)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布局中药材产业基地、中药工业与标准化交割仓、功能性食品与日化产品、健康服务与文旅、中药创新药、中药供应链等相关业务板块,并在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募投资金等方面展开合作。涵盖道地药材种植、中医药研发、中医药制造、医药销售、中药材贸易等板块,将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人才、资金等优势,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雨清一行参观安徽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生态优先,构建“2+5”产业生态体系。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资源,聚焦中医药提取标准化、院方市场化、中医康养等领域,不断探索药品流通新模式,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旌准医疗、佰消安药业、江苏康缘药业、溯远基因检测、李时珍医药集团等项目先后落地。

下一步,新站高新区将构建顺畅有力的联络机制,制定惠企安商的优惠政策,为企业的投资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通过产业发展、业务协同、资本运作、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市规划、科技项目申报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中医药产业链发展跑出“加速度”。

来源:合肥楼市、合肥新站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0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发布!合肥市最新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党 中 央、国 务院和省委、省 政 府 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持续恢复,需求稳步改善,发展质效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77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82.3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835.1亿元,增长2.7%。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菜篮子”供应充足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35亿元,同比增长3%。春耕春播平稳有序推进,蔬果产量稳步增长,“菜篮子”供应充足。蔬菜实现“三增”,收获面积、产量、亩产分别增长0.9%、1.8%和0.9%。草莓收获面积7.17万亩,增长3.3%;产量11.3万吨,增长3.2%。禽蛋、禽肉、水产品、牛奶产量分别增长0.5%、4%、4%和38%。 

二、工业生产开局良好,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较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5%,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9%,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1%提升到65.7%。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产业引领发展,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7%和17.2%。亿元企业贡献突出,294户亿元企业增加值增长15.6%,快于全部规上工业3.6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8%,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增长11.8%、38.1%和1.3倍。

三、服务业稳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恢复

1-2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74.44亿元,同比增长13.9%,较去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新经济快速发展,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2.1%和28.7%。出行服务持续回暖,铁路、航空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长15.9%和30.2%。商务需求明显增多,广告业、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2.8%、55.5%和1.8倍。76户亿元企业实现营收241.58亿元,同比增长20.3%。

四、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智能消费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2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92.01亿元,增长2.5%。线上消费场景推动需求释放,消费商品迭代升级,智能产品消费升温。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2.07亿元,同比增长9.4%。从商品类值看,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6%和9.1%;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3.3%,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7.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百亿项目支撑稳固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较去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2.6%,占全部投资的34.6%,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百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投资额增长93.7%,占全市投资的20.6%,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1%,较去年同期加快40.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1.8%,同比加快9.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继续恢复,投资额增长16.9%,占全市投资的50.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六、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812.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进口257.2亿元,增长14.5%;出口555.4亿元,增长11.8%。全市机电产品出口446亿元,增长11.1%,占出口总额的80%。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87.4亿元,增长18.4%;集成电路出口44.5亿元,增长31.4%;家用电器出口43.2亿元,增长34.6%。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06列,其中,企业定制班列116列,同比增长22.1%。

七、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要素保障有力有效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7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1亿元,下降16.4%;其中,民生支出26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4%。3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8881.61亿元,同比增长6.7%;贷款余额29691.36亿元,增长16.6%。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69.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增长20.5%。

八、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信心持续恢复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3元,同比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0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5元,增长6.7%。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截至3月末,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71.23万户,同比增长9.5%。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但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夯实筑牢,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下阶段,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奋勇争先、实干担当,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来源:合肥市统计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5 07:07 , Processed in 0.05674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