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支持真定

对石家庄的历史发展写了一篇介绍短文,大家看合适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8 15: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2-10-18 15:00
你这段引文说,汉初刘邦沿设恒山郡,郡治迁元氏。我觉得国家初建即迁建郡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知道你 ...

西汉初刘邦三年公元前二0四年,韩信率汉军从太原至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赵军,追赵军于元氏城南诋水,活捉赵王歇,斩陈余。从此赵国灭亡,史称泜水之战。就在当年刘邦得到捷报后,下令在元氏城內设置恒山郡。下辖周边十八县,公元前一七九年汉文帝刘恒即皇位,为避帝名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这就是常山郡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8 15: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22-10-18 15:30
西汉初刘邦三年公元前二0四年,韩信率汉军从太原至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赵军,追赵军于元氏城南诋水,活捉 ...


我是说准确出处,是史记吗,哪一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8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22-10-18 15:30
西汉初刘邦三年公元前二0四年,韩信率汉军从太原至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赵军,追赵军于元氏城南诋水,活捉 ...

关于汉初恒山郡治所的迁移,武帝有强烈的作案动机,那就是侵夺诸侯国领地,壮大ZY财政,而高祖当时又是匈奴又是异姓王,国家多事日理万机,并无明显的作案动机和关注兴趣,况且代王陈狶谋反事件(196BC),刘邦亲临战地,发现当地的战略价值,并改东垣为真定,把该地的重要性从小的地区层面提高到国家边疆的战略层面,如果202BC建国时他曾经迁郡治元氏,那他这个时候更有可能把郡治重新迁回来。然而并无这样的记载,所以我推测刘邦时代恒山的郡治一直都在东垣和真定,并无迁移,只是改了个名字而已。当然如果你发现直接历史记载则另当别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8 1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2-10-20 07:40 编辑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2-10-18 15:41
我是说准确出处,是史记吗,哪一章节?


另一种说法,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恒山,治所在东垣(今石家庄市东古城附近东垣遗址公园)。西汉时,汉高祖沿郡置,之后为了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称常山郡,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一带。不过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时,分郡治真定县(即秦朝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迁移到元氏县(今元氏县西北故城村赵云路),统县18,隶属冀州刺史部。《史记·孝武本纪》载:"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市起点溯源  为 什 么 是 东 垣 ?

  

在石家庄市历史源头大讨论中,就石家庄城市源头,博友们给出了多个答案,有“石邑”说,有中山国都城“灵寿”说,有恒山(常山)郡治“元氏”说,当然还有“东垣”说。

究竟哪个正确?

我认定“东垣”说。在探究石家庄市历史源头时,一直坚持石家庄市的源头是东垣。这在1999年编著出版的历史文化专著《石家庄城市发展史》、2009年出版的《石家庄历史文化百题》、2011年出版的《回望滹沱河》、2012年出版的《东垣传奇》,都坚持这一定论。

为什么是东垣?

历史不能戏说,不能妄言,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和根据。根据在哪里?根据就在历史深处。

让我们循着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足印,去寻找,去把握吧。

                 一、历史的选择

为什么是东垣,而不是其他古城?

我们先用排除法。

这里有一个概念问题。是谈石家庄区域的城市源头,还是论作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石家庄市?概念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由于现在我国区划体制的原因,“市”已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城市”概念了,而是具有了作为行政区划概念的建制市。具体到石家庄,也就是人们习惯用“小石家庄”和“大石家庄”所区分的不同概念。

所谓“大石家庄”,即作为行政区划、包括22个县市区的石家庄区域。考察这个区域的城市历史,正如我在讨论文章之一《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所论述的,是中国古代城垣密集的区域之一。那么,在这一区域,最早出现的城垣,是商代的台西。当然,由于现有的考古资料,特别是文献资料不足,我们无法认定台西作为城垣的规模、功能如何,所以,一度只把其作为城市的萌芽。而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在滹沱河南、封龙山下建造的石邑,在秦汉时,成为石邑县治。至于元氏古城,则是在汉代了。而作为政区治所出现的城垣,最早的当属中山国都灵寿。相比较而言,无论是作为城垣,还是作为政区治所,东垣都要晚于石邑、灵寿。

但是,为什么石家庄市的源头,偏偏落到东垣头上?

这就涉及到城市的另一个概念,亦即“小石家庄”。一般人们习惯称呼“石家庄”,即指的就是原有的城市意义上的石家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石家庄,和20世纪初以前的石家庄村,更不是一回事了。而人们争论不休的石家庄历史的长、短,正是指的这个意义上的石家庄——滹沱河流域的中心城市石家庄。我们展开讨论的石家庄市的源头,也是指的此石家庄,既不是作为大区域建制市的石家庄,更不是作为村庄的石家庄。

在这个范围内,在这种“市”的概念基础上,再来看石家庄市的源头,就非常明确了。无论是灵寿、石邑、元氏,都和现在的石家庄市没有起源、传承关系。尤其是灵寿城,当赵武灵王在公元前299年攻占灵寿后,国仇加个人恩怨,怒火中烧,一把火把这座显赫一方的城市烧了个干净。所以,以此论证,把它们排除在石家庄市的源头,是自然而然的了。

余下东垣,也不是矬子里拔将军,把“起点”、“源头”的桂冠随意安到头上的,东垣成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石家庄市的历史进程起点,是历史的选择。

我们不妨先简要回顾一下东垣的历史。

    东垣作为城邑,其起源,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中山国建造的城垣,其产生和存在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1年中山桓公复国以后,屈指算来,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都是和战争连在一起的。中山国在这一时期建造的这一批城邑也不例外。早在中山武公复国后,逐渐强大了的中山,和南北两个大国赵、燕争锋频发。特别是到了中山国的灵寿时期,中山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周边国家的纠纷就格外多了起来,尤其是和赵国,不断发生摩擦。于是,在和周围大国的抗衡中,发挥重要防御作用的城邑便应运而生。特别是东垣城,雄踞滹沱河南,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成为中山的战略要邑,在和赵国的南部边境争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 年),赵国在和中山交界处建筑城邑鄗(今柏乡县固城店)。鄗和东垣一样,也是一座战略要邑,位于古槐水北岸,地当南北之冲,是战略耍地。可以想见,东垣和鄗这一对相距不远的两座城垣,遥遥相对,是赵和中山对峙的前哨,在这一带发生了拉锯战,双方曾在鄗多次发生争夺战。最为激烈的一次,中山引槐水围鄗,差点就攻占了鄗。连赵武灵王都说:中山引水围鄗,不是社稷神灵保佑,鄗就让中山人占去了。

正因为东垣是战略要地,所以,秦国灭掉赵国后,在原赵地实行郡县制,设立恒山郡,郡治就选在了东垣,正式拉开了东垣作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帷幕。我们说东垣是石家庄市城市的历史源头,正是依据这一历史史实。 



             二、中心城市的历史跨度

从东垣作为恒山郡治所起,至隋代真定县北迁安乐垒止,东垣城作为中心城治,经历了郡、国治所两种形式,整整延续了约千年。

             (一)郡治

东垣城作为郡治,有两个时期。

一是恒山郡治所。那是在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在赵地推广郡县制,在滹沱河流域设立恒山郡,辖域相当于今石家庄市及保定西部,北抵恒山(今阜平县神仙山),治所设在东垣。由此拉开了东垣作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序幕。  

东垣作为恒山郡郡治,时间短暂。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诸侯国恒山取代了恒山郡。西汉初,公元前204年刘邦恢复设立常山郡,将郡治设到元氏故城,东垣降为县治。到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钦命将东垣更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真定取代东垣,东垣之名成为历史。

二是常山郡治所。三国曹魏时,常山郡治从元氏迁到了真定(东垣),东垣又回到了中心城市的地位。两晋时,城垣扩张,城垣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方圆数百里内的名城。直到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把常山郡治从滹沱河南的东垣,移到了滹沱河北的安乐垒。北齐又一度迁回真定(东垣),隋开皇三年(593年),废常山郡。真定(东垣)作为常山郡治,先后长达约370年。



         (二)诸侯国都

恒山王都

秦王朝灭亡,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大封诸侯王。封张耳为恒山王,东垣是都城,仍保留这座城市政治中心的地位。张耳就国,遭到生死之交的好友陈余忌恨,拥兵向张耳发动进攻。张耳吃了败仗,丢弃封国,投奔了布衣时结交的好友汉王刘邦。

恒山王国昙花一现。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张耳跟随韩信、攻赵,进行了有名的“背水之战”,斩杀陈余、赵王歇,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又过了两年,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张耳去世,张耳的墓葬可能在距东垣故城西南约四五华里现市区小沿村一带。这里地表原有大土堆,仰望有连云之势,俯瞰状如磨盘,故称云盘山,上世纪50年代,高大的封土约高15米左右。1978年7月在此基建施工时,发现了一座西汉贵族墓,经考古部门发掘,出土有铜缕玉衣残片和部分铜器,并发现了一方印文为“长耳”的铜印。据考证,在秦汉之际,作为姓氏的“长”与“张”通用,据此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恒山王张耳的墓葬。

真定王国

  东垣第一次作为诸侯王都城,就这样只存在了大约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到再一次成为诸侯国都,时光又飞逝了一个世纪。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下诏废常山国,析常山的真定(东垣)、绵蔓(今鹿泉市北故城)、藁城、肥垒(今藁城市城子村)四县立真定国。封常山王刘舜的儿子刘平为真定王,都城真定城(东垣)。当时,真定国有37126户,178616人。真定王传位六代,到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国,真定(东垣)城降为真定县治。东垣作为王都,前后共计140年。之后,在三国曹魏时,又有短暂的封国时期,到西晋再次废国,时间只有11年。  

(三)东垣,正定的前身

  东晋末年,北方大乱,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滹沱河畔,和后燕军生死搏战,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较量,拓跋珪克真定(东垣),占据了滹沱河两岸。公元398年六月,拓跋珪议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就是在398年这一年 ,拓跋珪兴致勃勃地登上常山郡城真定(东垣)城,向滹沱河北眺望,隔河而踞的一座城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这座城堡名安乐垒,是一座军事堡垒,大约建造于公元350年,是前燕大将慕容恪进攻冉闵(内黄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占据的常山郡城真定(东垣),隔滹沱河,在河北岸修筑的军事堡垒,其位置在今正定县城。

  此时,拓跋珪面对坚固的城堡,又闻其名为“安乐垒”,兴致所至,萌生出了改变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历史命运的主意。《元和郡县图志》17卷《河北道恒州》是这样记载的:拓跋珪 “北望安乐垒,嘉其美名,随移郡理之。” 拓跋珪为什么这么喜欢“安乐”这个地名?他是想起了首都盛乐,从北盛乐,到南安乐,寄予了在中原扎根的宏图大愿呢?亦或是长期征战,厌倦了,这时希冀安乐呢?

总之,不管拓跋珪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因了他的一念起,就把常山郡治从滹沱河南的东垣,移到了滹沱河北的安乐垒。到北齐天保初(公元550 年),常山郡再次移治到真定(东垣 )。隋开皇三年(593年),废常山郡、赵郡,直接由州辖县。由于常山郡行政建置撤消,真定(东垣)由郡城降为县城。此后不久,又将真定县治北迁到恒州城安乐垒(今正定城)。东垣(真定) 这座雄踞滹沱河南岸的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历史。正可谓“君王一念起,郡城渡河忙。东垣成历史,真定续辉煌。”  

从此 安乐垒,这座十六国时期修筑的军事堡垒成为一郡之首城,在此后的一系列战争中,不仅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而且不断地得到扩建和加强,成为一处新的名城重镇。开始了石家庄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新纪元,迈入了石家庄古代中心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真定(正定) 阶段。

历史进程表明,从东垣到真定(正定),城治由滹沱河南岸到北岸,这种格局变化,不过是城治搬了次家,没有实质性变化。由此得出结论,东垣乃正定的前身,正定(真定)是从郡治到城名,全盘继承了东垣(真定)。



  三、考古证明东垣故城的存在

   作为石家庄中心城市源头,东垣今安在?

   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水带走了千年时光,也把东垣(真定)古城的雄姿带进了历史尘封中,在滹沱河南岸,昔日东垣雄踞的地方,如今已是禾稼飘香,高楼林立。

    东垣(真定) 故城遗址位于现今石家庄市区滹沱河河南岸的东古城、南高营一带,北隔石太高速公路与滹沱河相望。对东垣(真定) 故城遗址,上世纪50 年代、80 年代分别做过调查,2004 年以来,文物部门进行了局部考古钻探,初步查明,故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北城墙因地势原因两度转弯,城址东西长约2 公里,南北宽约1.5 公里,面积约3 平方公里。城墙基宽约20 米。

近几十年来,在故城遗址,不断出土和发现文物。 1963 年在城址内挖排水沟时出土成批半两钱范、泥碗、陶马。在城址附近,陆续发现过战国货币窖藏、汉代五铢钱范及铸币作坊遗址。1980年,文保部门在距东垣故城遗址约1公里的柳辛庄村南,发掘清理了一座东汉贵族墓。虽然被盗扰,但是,仍然在墓中发现了铜器、陶器、玉石器、五铢钱等。其中,铜器中的铜熨斗,柄制成龙头形状,应该是贵族使用的奢侈品。特别是墓中出土了完整的玉衣片共76 片,成方形或长方形,均为白玉质料,每一块的四角都钻有圆形小孔,不少小孔内残留有铜缕的残段。从该墓发现的铜缕玉衣片及五铢钱推断,墓主人应是地位相当高的真定国贵族。在汉代,盛行玉衣殓服,根据人物的级别,规定用不同的材质连缀,有金缕、银缕、铜缕、丝缕。其中,帝王级为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铜缕玉衣残片出土,在河北省内,目前还是唯一的一次。   

    在城址东墙外有北魏至隋代定林寺遗址。在故城周边,有汉代名人墓葬—— 赵佗先人墓、张耳墓。  

    和故城遗址并存的,是当地延续下来的和东垣古城有关的村落、地名,如东古城、西古城、高营,以及城角寺、城道沟、城坡口、西城坡、城疙瘩等,让后人感受到东垣古城的存在。

   2011年12月、2012年2月至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又先后两次对东垣(真定) 故城遗址部分地域进行了勘探调查,发现城垣、护城壕、窑址、水井等遗迹222 处,确定遗迹时代与东垣故城为同时期。   

    省市文物部门对故城遗址进行了历史文化遗存定量评价及评分,列为一级历史文化遗存,河北省正式宣布东垣(真定)故城遗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晋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兴废,历史定格:东垣(真定)是石家庄中心城市的源头,是石家庄城市文化的发祥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22-10-19 11:01
石家庄市起点溯源  为 什 么 是 东 垣 ?

  

刚查了一下史记高祖本纪和韩信传,都记载了背水一战斩杀陈余和赵王歇的事,但都没有提迁恒山郡于元氏的内容。猜测应该是元氏县的自我宣传行为,正如90年代正定县宣传部门为发展旅游制造“北方三雄镇”说法一样,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拓跋珪迁常山郡于安乐垒绝不是什么君王一念间的事,拓跋珪是从山西初入河北的,这时它的主要敌人是南方的东晋政权,他怕的是晋军北上而河北中南部无险可守,于是把常山郡城迁往滹沱河北以期对可能的敌人展开半渡而击,另外还可以对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势力形成幽州中山和常山的三道防线,是深思熟虑而不是心血来潮,这也是虽有北齐和唐初的短暂反复而隋唐两朝又于596年和621年两次把常山郡迁到滹沱河北并最终形成定制直到清朝灭亡的原因。哪有那么多的偶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4: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2-10-19 13:08
刚查了一下史记高祖本纪和韩信传,都记载了背水一战斩杀陈余和赵王歇的事,但都没有提迁恒山郡于元氏的内 ...

"拓跋珪是从山西初入河北的,这时它的主要敌人是南方的东晋政权"-----------慕容宝北逃之后邺和滑台还有慕容德 当时东晋孙卢起义建康都危在旦夕 还顾得上跨过南燕后秦来河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4: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2-10-19 15:01 编辑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2-10-19 13:08
刚查了一下史记高祖本纪和韩信传,都记载了背水一战斩杀陈余和赵王歇的事,但都没有提迁恒山郡于元氏的内 ...


如果如你所说,那更证明东垣(真定)地位很高,在汉朝前期长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13年)是恒山郡、常山郡郡治所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c75665 发表于 2022-10-19 14:41
"拓跋珪是从山西初入河北的,这时它的主要敌人是南方的东晋政权"-----------慕容宝北逃之后邺和滑台还有 ...

那就改成防范南来之敌吧,我觉得滹南迁往滹北当时是一种必然。在滹北一可联络定州对南来之敌(还可以是西来)半渡而击甚至是毁灭性打击,二可和定州形成共同战线,彼此救援,对北来之敌形成第二轮甚至是第三轮消耗。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镇定(正定和定州),确实是高,实在是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5: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22-10-19 14:57
如果如你所说,那更证明东垣(真定)地位很高,在汉朝前期长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13年)是恒山郡 ...

东垣作为石家庄地区的行政中心共有三个时期,210BC左右-113BC,265或281-398AD,550-596AD。此后就基本没有县级建制了,直到近代石家庄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5: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2-10-19 15:40 编辑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2-10-19 15:11
东垣作为石家庄地区的行政中心共有三个时期,210BC左右-113BC,265或281-398AD,550-596AD。此后就基本没 ...


之后一直到清朝,石家庄地区的中心乃至于河北的中心就转到滹沱河北岸的真定(正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6: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石邑早于战国东垣,真正的城市源头应该是石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7: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2-10-20 07:37 编辑
hengyi 发表于 2022-10-19 16:50
春秋石邑早于战国东垣,真正的城市源头应该是石邑


石邑还真不算,石邑和东垣都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谈不上更早,而且石邑城和石家庄也没有传承关系,而且石邑城很早就毁了。而东垣—真定—正定—石家庄是一脉相传的,没有断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9 17: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22-10-19 17:34
石邑还真不算,虽然石邑更早,因为石邑城和石家庄没有传承,而且石邑城很早就毁了。而东垣—真定—正定 ...

石邑城对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2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2-10-20 07:41 编辑
hengyi 发表于 2022-10-19 17:48
石邑城对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决定性影响谈不上吧,旧石邑城和东垣属于同时代的中山国,起源属于同一时代,只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提及,算战国时期和东垣一样的城池。之后就消失在历史中,没怎么被提及了。后石邑迁移到石家庄振头附近,而且这个石邑城的名称也就存在了400年左右。也没什么大的历史事件和此地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9 11:05 , Processed in 0.04633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