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13 07: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时代”首期沙龙活动在沪举办 2012-10-11
前三季进出沪公务机创新高 运送旅客7084人次( 2012年10月10日 )
10月9日从上海机场边检站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从上海口岸进出的公务机多达1317架次,较2011年同比增加近14.2%,较2010世博年的1060架次增加了250余架次,创近七年来的最高值,旅客达7084人次,选择公务机出行已成为登陆上海口岸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据上海机场边检站民警介绍,公务机数量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各大公务机公司纷纷在上海建立第二总部。今年上半年全球四大公务航空会展之一、亚洲最重量级的公务航空展览——2012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会(ABACE)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开幕,吸引参展商超过150家,同时,F1世界锦标赛的举办也引起公务机扎堆出入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前三季度两大国际机场公务机航班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来自美国的公务机,达484架次,占总航班量的36.7%,其次是来自港澳台的公务机,航班量为245架次。
浦东打造“投、贷、保、补、奖”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012年10月12日 )
日前出炉的一份浦东新区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新区为鼓励企业创新,累计投入研发补贴资金3.14亿元,受资助企业393家。巧合的是,在财政杠杆的作用下,受资助企业10年间研发经费投入约314亿元。3亿财政资金“撬动”了企业百倍投入,真正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传统的政府科技投入方式,一般是从财政拿一笔科技经费,请一批专家过堂评审,然后立一批无偿资助项目。实践表明,用这样的“相马方式”来遴选企业,存在着“脱靶”的风险。创新财政科技投入,必须建立有效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陆铭表示,推动财政由“直接投入”向“引导投入”转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引导模式,是浦东以制度创新促进自主创新的一次尝试。“毕竟市场才是最好的裁判,只有赛马才能选出好马。”
既然财政资金“一拨了之”不能帮到企业,那就“拨改投”——通过政府引导集聚创投资本和机构,形成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其实,早在2006年,新区就设立了浦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截至目前,新区先后出资11.65亿元,与20家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合作成立基金21支,规模达到400亿元。在政府引导下,国内外资本向浦东科技企业投资约78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28个投资项目已在海内外上市,中微半导体、聚力传媒、万得信息、凯赛生物等一批科技公司成长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靠风险投资,拓宽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也是主要途径。“拨改贷”、“拨改保”、“拨改补”等一系列改革的chutai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通过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作,浦东试点成立了11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张江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3.3亿元,服务客户95%以上为中小微型科技企业,自2008年11月运营至今,帮助企业近400户,发放贷款约18亿元,被张江中小科技企业称为“身边的银行”。
对中小企业放贷时,银行之所以畏手畏脚,风险控制是最大的考量。为银行“减负”,新区形成了4个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涉及担保资金5.49亿元。其中,区科委先后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科技企业信用互助两个担保专项,累计帮助334家企业获得7.44亿元贷款。与此同时,为鼓励银行开展质押融资业务,新区对银行的质押贷款按照总额给予2%的风险补贴,弥补其因开展业务而产生的风险缺口。
转变财政科技投入,传统的专利奖励也在发生改变。目前,浦东科技基金已设立知识产权资助专项资金,对专利产品或技术销售收入同比增加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最高给予60万元的奖励,同时降低对一般专利申请的资助额度。这一增一减的变化,体现了浦东在提高专利质量和专利产业转化水平上的良苦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