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28 23: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真定府城(三)
繁华盛聚阳和楼
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
对于元代真定城的阳和楼,在经历了500年风雨沧桑后,在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眼中依然是“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
阳和楼是元代真定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建立在高敞砖台上阳和楼“楼阔七楹,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门端门,但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这与元代纳新在《河朔访古记》中记载基本无二:“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门额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定币藏之巨盈库也,下作双门,而无枨臬,通过而已”。建在高敞砖台之上的阳和楼在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眼里,是最能体现宋元时期《营造法式》中“梁架结构最为精巧,襻间替木皆运用自如”的木构建筑。阳和楼从有史可循的元代历经数百年风雨到建国初期仍然保存相对完好,被建筑学家们叹为元代建筑遗存的“奇迹”和“孤品”。
在元代,阳和楼所处的位置是真定城中心的最繁华之地。“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纳新《河朔访古记》)。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繁华景象,是因为阳和楼所在的南大街是真定城历史中轴线,又是人们传说中的真定城“龙脉”的“龙脊”隆起地带(按:明弘治二年.1489年“滹沱河溢,冲坏城墙,大水从城西南角入,从东北角流出。全城居民死亡无数,幸存者仅阳和楼左右数十家”,说明阳和楼位置是城内隆起的最高地带)。宋金元时期,真定城是一座“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宋.吕颐浩《燕魏杂记》)的水乡之城。城内多水,而阳和楼所处于的位置是城内最高的地带,又是南北大道出入真定城的必经之路,居民和商贾相对集中。加之宋元联盟灭金后,元朝将蔡州和汴梁、郑州的居民迁居于此,自然也就有了“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故都之遗风’的繁华景象了。
阳和楼还是一座具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名楼。阳和楼在真定城景观中的有着突出地位,它“横跨子午之逵,尤超阛阓之表。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元代真定人杨俊民《重修阳和楼记》)。就是这样一座让人凭栏望远心旷神怡的高台楼阁,在所有登斯楼者的诗文中尽显襟怀浩荡,浪漫豪情。不但如此,有着“镇府巨观”之称的阳和楼,还为元曲和元杂剧在真定的创生与发展集聚了一批成绩卓著作者。元曲和元杂剧兴盛时期的前期56名著名作者中,真定就有包括白朴、尚忠贤、李文蔚等在内的7人成绩显著。当时,真定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成为元代早期仅次于大都的戏剧活动中心。这些作者时常集聚在阳和楼上,诗酒唱和,研讨作品,相互激励,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如《墙头马上》、《燕青博鱼》等名动北国、脍炙人口的经典力作。
关于阳和楼的修建起始年代。在一些资料中,把阳和楼的修建时间确定元至正十七年(为1357年),所依据的是元代真定人杨俊民撰写的《重修阳和楼记》中“至正十七年春,监郡普颜公、大尹赵公,虑其圮敝,将兴是役……乃选廉能者董之……肇事于三月,毕工于六月”的记述。但是,既然至正十七年的工程是重修,那么可以确定在此之前阳和楼是存在着的,这次只是“虑其圮敝,将兴是役”而已。
“百尺市门起,重过为暂停。毫分秋物色,米聚赵襟形。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拦天宇在,人事听浮萍”。这是元代刘因的《登镇州阳和门》五言律诗,也是阳和楼这座建筑见诸于文字最早的记述。(按:刘因,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生于1249年,1293年去世(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终年44岁)。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前后,也就是说,在他写这首诗的时候,真定城内的阳和楼已经存在,所以他才登上了“阳和门”创作了这首诗。不同的是,杨俊民写的是阳和楼,刘因写的是阳和门,一字之差。之所以有着“门”与“楼”的不同表述,我们还可以从杨俊民《重修阳和楼记》中一窥究竟:“世传此门为子城南门”,可能是因为历经岁月战乱和人事变迁,只剩下“三面无迹,岿然独存”的阳和楼,而不再以阳和“门”称呼它了,这次重修的目的,就是为了“修完古迹,以壮雄郡”,为真定城保存一个标志性的名楼胜景。同样的表述在纳新的《河朔访古记》中也可以读到:“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真定路南关,阳和门外,史丞相遗爱碑一通”,这些都说明,在元朝忽必烈至正年之前,阳和楼确实是存在着的,只是当时按照人们的口口相传,或者叫“阳和楼”,或者叫“阳和门”罢了。也许,它曾经就是真定城当初子城的南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