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20 06: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股市再遇"黑色星期一" 沪指失守2100点 (2012年9月17日)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银行文化艺术专项基金揭牌 2012-09-19
交行上海市分行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把科技企业变成银行“一盘菜” ( 2012年9月17日 )
近日,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一家研发生产高压电机转子变频的企业,获得重生的喜悦。和不少科技型企业一样,这家企业拥有专有技术,但研发投入大,原材料价格又比较高。好不容易有了订单,预付款只能收30%,待到开工时,却没钱买“米”下锅。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经过调研,确认其应收账款都来自国内大企业,按时清偿贷款有保证,于是为该企业提供了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企业的资金窘迫立解。
科技型企业由于风险高,缺乏可抵押资产,一度被排除在银行客户之外。实际上,科技型企业并非不良客户,其中也有不少振翅欲飞的“金凤凰”。一些银行排斥科技型企业,其实是自身服务理念和习惯不能适用于科技型企业。交行上海市分行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一个基地、一个中心、一个产品、五大试点”的全新发展模式,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适合银行胃口的“一盘菜”。
据上海交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服务好科技型企业,首先要“蹲点”考察企业,了解需求。经总行特批,上海交行直接把“交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产品试验基地”设在张江园区,让银行近距离了解科技企业,依托总部在上海的地域和政策优势,缩短审批层级,创新产品一经开发,可以即时投入市场。
为此,上海交行设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协调科技型小企业客户的新产品开发、授信审查审批及风险防控等,还对科技金融试点支行实施管理职能,配套激励措施,实现资源更有效地运用。同时,推出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科灵通”,即为企业提供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充分依托专家团队,探索知识产权交易、投资机构投资价值认定等无形资产未来价值的发现机制,与科技小贷公司、专业担保机构等积极探索业务合作,充分利用上下游客户链的业务机会,多渠道化解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难。
业务推出后,马上就有企业登门拜访。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服务器销售和IDC机柜租赁业务,不久前拿到了一家客户三年期的机架租赁协议。待到建IDC机房时,却囊中羞涩,而且缺少抵押物。交行调研发现,该企业拥有11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经过专家团队认定,以11张证书担保,并追加其下游客户机柜租赁协议的应收账款为质押,最终给予企业15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授信。针对此类企业共性,今年7月,上海交行还推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信用贷款”产品,目前已实现有效授信额度超过1亿元。
为了提升服务团队专业性,交行把“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直属团队派驻支行,让支行拥有科技型小企业直营团队,从而走专业化、细分化道路。经改造后还可成为科技金融试点支行。目前,交通银行已选取了包括徐汇漕河泾支行、杨浦五角场支行、闸北市北工业区支行、新区张江支行及闵行莘庄支行5家支行直接对接大张江园区进行试点。
经过一系列的自我改造,交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与日俱增。目前,交行上海市分行与五大园区签署了总计50亿元的专项额度,用于支持科技型小企业发展。同时,交行携手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再担保公司推出“增信贷”产品,切实降低科技型小企业融资准入门槛,计划年内服务2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