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26 11: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神宗赵顼一方面支持王安石变法,另一方面在东京建祖殿供奉先帝,可见执行新政的艰辛,与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元丰元年(公元 1078年),宋神宗敕建龙兴寺大觉六师殿,此殿供奉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毗婆师佛(胜观佛)、尸弃佛(最上佛)、毗舍婆佛(一切有佛)、拘楼孙佛(成就美妙佛)、拘那舍佛(金寂佛)、迦叶佛(饮光佛)统称“过去佛”。
六师殿位于天王殿与摩尼殿之间的中轴线上,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九间,进深六间。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坍塌,现在仍然是遗址,这座建筑超越了建筑礼制,大概是至今没有重修的主要原因吧。
宋哲宗时代的建筑大多继承宋神宗的思想。元佑四年(公元 1089年)始建慈氏阁,位于大悲阁前面甬路东侧,座东向西,隔中轴线与转轮藏相对,外貌、规模与特征相近。此阁为歇山顶,前出副阶二层楼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结构上采用《营造法式》永定柱造,是永定结构最早的实物例证。阁内供奉木质弥勒菩萨像。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释迦牟尼预言他将会成佛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将继承佛位而广传佛法,故称“未来佛”。
六师殿供奉过去佛、摩尼殿中供奉现在佛释迦牟尼,慈氏阁供奉弥勒未来佛,这竖三世佛在同一座寺院中,体现佛佛相生,更替不已的哲理。至此,北宋皇帝宋太祖、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敕建的宋代建筑群已经形成。
大悲阁、天王殿禀续盛唐建筑雄劲之遗风,摩尼殿浓缩秦汉隋唐千年梁架结构之精华,开拓《营造法式》秀美建筑之先河。
五
隋文帝杨坚非常推崇释迦牟尼,佛教寺院大都创建于隋朝。佛教建筑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会昌显德两次灭佛,寺院荡然无存,时至北宋,宋太祖开始恢复寺院的营造,选择在隋唐时期曾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佛寺进行重建。明清二代,对规模较大的寺院,大多是在寺院的前或后增加新的建筑的方式扩大寺院规模。
天顺七年(公元 1463年)明英宗始建龙泉井亭,位于龙兴寺东北角。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皆为三间,亭为重檐盝殿顶。亭内正中有八角形水井一眼。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御驾亲征被迫来到土木堡,这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迫的将士陷入绝境,最终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天顺元年(公元 1457年)经历过土木之变的英宗第二次当皇帝,可能是为了永远纪念土木堡没有水喝的日子,给龙泉井建设井亭。
明朝支持汉地传统佛教中的禅宗,明初禅宗盛行。正德五年(公元 1510年),明武宗朱厚照敕建弥陀殿,位于大悲阁北面的中轴线上,净业堂、药师殿列于东西两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式建筑。佛坛上供阿弥陀佛塑像,双手又叠置于腹前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净土宗认为“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中包含着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的信心和阿弥陀佛愿力接救助众生的神奇效用。如念念不舍,死后可往生西方净土。佛教信徒以念诵这句敬语作为主要的修行方法和达到目的的途径。西方净土为宝莲花所成之土,往生净土的则必须在莲花中成胎。据此,须弥座上枋就浅雕出莲花化生图案。
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 1486年)在摩尼殿内槽背后的北面,通壁塑一座玲珑庄严的彩绘悬山,碧绿的海水将通壁悬山大体分为三段,形成对称格局,中间为观音塑像。头微向右侧,身稍前倾,身体各部比例适度,姿态优雅端庄。左足踏莲,右腿自然斜压在左股上,右手绕膝轻抚左手腕部。其细眉之下一双智能深藏的眼睛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了感情交流。她那人格化的仪表,亲切和蔼的微笑,一扫宗教偶像的礼制作风,使得整座殿堂乃至整座寺院弥漫了温馨亲切的人性精神。这一艺术上的突破,使宗教概念与世俗生活交融一体,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一艺术珍品,1923年曾于北京山本照相馆购得此像照片,并把它视若佛教美学佳作,陈放于自己的书案上。《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碑文记载,此像为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年)重塑。
明神宗朱翊钧统治时期,为了增加皇帝收入,派宦官在重要城镇和水陆交通线上设立关卡,拦截商人,强行征税,引起了人民激烈反抗,历史上称“江南民变”。为了稳定民心,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10年)明神宗与生母慈善圣皇太后御制毗卢佛像。铜像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像和各层下面莲座叠置而成。毗卢佛结跏趺坐,双手于胸前作毗卢印。三层莲座均至圆鼓形,共雕饰莲瓣千叶,每叶表面浮雕一坐式小佛像,共 1072个,形成“千佛绕毗卢”的造型。毗卢遮那佛是密宗的大日如来,佛教寺院供奉毗卢佛屡见不鲜,这尊毗卢佛像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做工精妙绝伦。毗卢殿原是正定崇因寺的主殿,为了集中保护文物, 1959年迁建于隆兴寺弥陀殿北面,位于中轴线最北端。此殿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大木构架属明、清常见的抬梁式。
六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圣祖玄烨令寺中各殿全部整修。此项工程历经6年,于康熙四十八(公元1709年)竣工。敕修隆兴寺建筑同时,在大悲阁与摩尼殿之间的中轴线上建造戒坛,是僧侣接受戒律的坛场。其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皆五间,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的亭台式建筑,层层飞檐随开间数量的逐层递减而逐层收缩,最上置宝顶。木构架部分,具有明显的清式特点。戒坛上供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像,双身相连,相背而坐于仰覆莲座上,佛像南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接引众生前往西方净土。北为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曾誓言,以满足众生一切欲望,解除众生痛苦,令身心安乐。
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帝亲临瞻礼,目观古刹佛阁巍焕,心中大悦。欣喜之余,他亲书“勅建隆兴寺”,以宋太祖第一个年号“建隆”中的“隆”字,将唐龙兴寺易名为“隆兴寺”。现在保留各殿匾额就是康熙手书的,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上的“勅建隆兴寺”和“天王殿”,“摩尼殿”、“戒坛”、“转轮藏”、“慈氏阁”、“大悲阁”、“弥陀殿”等。最北端是乾隆手书的“毘卢佛殿”。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帝七十寿辰,命重装佛像。在中轴线最南端建造一字影壁墙,三路单孔石桥,更增添了寺院的宏大与庄严。在大悲阁月台下面两座相同的黄琉璃瓦盖顶、重檐歇山式碑亭。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皆为三间。东侧碑亭内为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3年)圣祖玄烨手书《御制隆兴寺碑》。西侧碑亭内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高宗弘历手书《御制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这两座清代亭式建筑体量不大,显眼的黄色琉璃瓦顶表明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御碑亭是隆兴寺中仅有的两座黄顶子建筑。隆兴寺中的其它建筑都是青瓦覆面绿瓦剪边式屋顶,象征佛教中所讲的世间万物。
我们依照隆兴寺中每座建筑的始建年代,建造原因,建筑结构结构特征,供奉佛像的宗教理念以及文物价值等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隆兴寺的建筑思想,从宋太祖开始就不单纯是为宗教而建,它不同于四大佛教名山那里是四大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而隆兴寺是帝王们用建筑语言和宗教形式表述统治思想的精品建筑。寺院的兴盛直接映射当时政治经济发展。
从宏观分析隆兴寺建筑布局。中轴线最南端的一字影壁墙,三路单孔石桥和天王殿组成了隆兴寺的前奏曲。摩尼殿,前与大觉六师殿有天桥相连,后置腰墙与主体建筑群相隔,这种“前通后隔”的建筑艺术手法,更加强调了摩尼殿的重要地位。这是隆兴寺的第一乐章。中轴线上的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它与对称布局的转轮藏、慈氏阁,将清式建筑戒坛,康乾二帝御碑亭揽入怀中。这是隆兴寺的主题乐章。最后是明代建造的弥陀殿与毗卢佛殿把隆兴寺的中轴线向北延伸。
七
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体系,许多建筑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那些无名匠师们,虽然在建筑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奇迹,却没有机会对其创造过程作任何解析或夸耀。每座建筑所隐含的建筑思想往往需要我们耐心的去寻找。
佛教与佛教建筑起源于印度,是早期外来文化,结果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相结合,以崭新的形式,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建筑艺术。艺术创造不可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存在,每次演变都是基于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上,今后中国建筑的发展也不能例外。未来建筑大量采取筋水泥结构和现代工程技术,“宫殿式”木结构建筑显然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如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为现代建筑师的责任。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传承“中国元素”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就像当年王永民面对英文键盘,如何输入中文汉字一样,中国建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会出现的。
八
今天,在世界各地木结构建筑已成为华人华侨居住地的标志,无论是在欧洲国家的唐人街还是美洲国家的中国城,都会看到中国木结构建筑。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建筑第一反映就是这里有华人居住,倍感亲切。
隆兴寺中宋、明、清建筑群的和谐延续,告诉我们现代工业化城市建设不是那种大广场、宽马路的简单复制,首先是历史文化的传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工程材料建设城市,生态化、文化化、科学化三部分集成才叫现代化。我们应该继承古代建筑的思想和传统,多建些大象无形,山川形盛,传诸后世的精品建筑,留给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