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holas56

为什么南宁不抓住机会布局新赛道,人工智能明显互联网时代后的第三代赛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0 1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qianfeng 于 2025-3-20 19:43 编辑
blizzard1972 发表于 2025-3-19 22:40
南昌有不少高校校区在九江共青城,这个地方在南昌和九江之间,距南昌市区直线60公里,是九江代管的县级市 ...


所以有很多人说广西的管理是南辕北辙,所以落后:口口声声说搞东盟合作搞外贸,然而资源却堆到与东南亚国家反方向的武鸣、堆到不是海港城市的雁山大学城,
有人觉得是顺着历史渊源做大做强,有人觉得是放不下历史包袱所以拖慢了发展。
理想的发展,是大学布局在良庆区、钦州多建几所大学,搞南宁钦州一体化(虽然有大山 难实现“同城化”,但是经济应该高度融合、交通往来应该很频繁很方便),形成外贸工业带、形成真正的北部湾城市群。

共青城、永修县是九江市的,不是南昌市的,
南昌的大学布局没错,战略重点新区的红谷滩区与新建区约有18所高校。其中核心区的红谷滩区就有6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工学院。而且是江西高水平的高校。
而南宁的战略重点新区核心区良庆区有几所高校?目前只有一所,而且还没建成。

江西的布局也有缺点,共青城的大学,好多都是布局在乡村,既不靠近共青城城区,也不靠近工业区,这样的规划,就像把大学生困在经济商圈之外的牢笼,大学生毕业了不外跑才怪,所以一些江西人说:大学生一跑就跑到省外,所以有环江西经济圈。
如果如果大学布局在共青城与杨家岭工业区之间,或是杨家岭工业区与永修县城之间,大道一边布局大学,一边布局房地产,那工业人享受大学红利、房地产也享受大学红利、大学生也享受更好的社会实践环境与就业环境,那估计会发展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1 12:0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1 12:05 编辑

南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提到:推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本科院校,对标推进南宁学院创建为南宁大学,建设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筹建南宁理工大学。

第一个南职升本,进度已经完成。南宁学院创建南宁大学,虽然遥遥无期但至少是有进度的,联合实验室也建成了。
唯独最后这条筹建南宁理工大学最是虚无缥缈,连块地皮都不能解决也想学别人建大学,真是志大才疏。拖拖五年又过去了,再过十年生源减少到时连建的必要性都不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1 18:3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2 12:59 编辑

真要想干,可以先借鸡生蛋,类似深圳技术大学在筹办期间借深圳大学办学,一旦校区建成、获得教育部批准,即可独立招生,以免因为地皮的问题干耗着白白浪费时间。财院2004年开始设本干了20年到现在都还没得改大,可见按常规流程办大学的周期之长。
最佳的借校对象是西大,主要是起点高,西大又是刚刚收回行健学院,有较多的可用空间,而且当年西大吞了广西工学院,现在有义务协助重建独立设置的工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1 19:2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搬迁,不然我觉得这是目前南宁新增大学最快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1 20: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得太简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1: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5 11:51 编辑

解放后广西的高校特别缺钙。当时师资最强的是广西师范学院,1953年他接收了原国立广西大学的50多位教师和3000亩的校园(将军桥原西大校址)。西大1958年重建时,分配到的教师大多是别的学校刚毕业的毕业生,重建西大的实际校务负责人郑建宣奋斗多年还是为没能将西大重新打造成国 家重点大学感到遗憾。
南宁师范也是,1978年刚成立时地方特别小(当时明秀仅100亩,跟一个普通中学差不多,现在想想占地大对后续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又特别缺老师,广西教育学院留给南宁师范的一百多位老师甚至有2/3没在大专院校任过教,别的兄弟院校也不轻易借调给你,毕竟百废待兴自己都不够用。1982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开始毕业,南宁师范才慢慢解决老师不足的问题。不像桂冶、桂电那样能从部属的中南矿冶学院和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调配师资。
恢复高考后广西有部办高校的就桂电、桂工、桂航、桂陆、桂空,全部设在当时的三线建设腹地桂林。南宁从来没有过一所部办高校,你要拿他和其他省会动不动就十几所的相比肯定是不公平的。

举隔壁湖南省为例,他2000年前就有这么多部办大学:
1、军 WEI直属的长沙工学院(今 国 防 科 大,双一流/985/211
2、教育部直属的湖南大学(双一流/985/211
3、央行-直属的湖南财经学院(1986获硕士单位,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
4、冶金部直属的中南矿冶学院(即中南工业大学,今教育部直属中南大学,双一流/985/211
5、核工部直属的中南工学院(中南工学院,2000年下放,今南华大学,位于衡阳)
6、铁道部直属的长沙铁道学院(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并入中南大学)
7、卫生部直属的湖南医科大学(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并入中南大学,今湘雅医学院)
8、中包总直属的株洲工学院(包装第一高校,2000年下放,今湖南工业大学)
9、煤炭部直属的湘潭煤炭学院(南方唯一煤炭学院,1998年下放,今湖南科技大学)
10、交通部直属的长沙交通学院(1986获硕士单位,2000年下放,今长沙理工大学)
11、电力部直属的长沙电力学院(2003年下放并入长沙理工大学)
12、林业部直属的中南林学院(2000年下放,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有了上面的阵容还有些部办专科的都不屑列出来

湖南省属第一大学是湖南师范大学(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2:2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2 22:27 编辑


桂电当年叫无线电学校时他同时还是一个兵工厂,军工代号“611”厂,对外号称“漓江机械厂”,一边上课一边生产军火,为军队生产过不少军用装备。80年代后才实行厂、校分离。1980年桂电成立时,编制是地师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2 23: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4 14:32 编辑

还有广西师范大学,他是80代广西高校中研究生最多的学校,几乎顶得上西大+农学院之和。千万不要被他的名字所蒙骗,他现在的学科涵盖13大门类,妥妥的综合性大学。他的马学做的好,校友出官多。

如果当年西大没有和农大合并搞211的话,现在广西排名第一的大学八成是广西师范大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09:3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发展需要资金、人才、制度、文化的支撑,先天不够,后天来凑,而这个后天又需要背靠强大的地方经济实力支持,你经济不行没实力支持高校,高校当然发展不起来。经济不行,人才也不愿进来,本土人才也要外流。经济不行,地方ZF就会感到对高校需求不足,认为必要性不足,没动力去建高校,不想搞也没实力搞。一切的一切落后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不好,谈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09:4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历史原因,南宁的先天就不比桂林和柳州。先天因素又影响了经济发展,也不是国  家资源重点支持的城市,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又拖累高校建设,造成今天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4 12:43 编辑

当年国家卫生部直属的11家医学大学,有九所参与了教育部985高校的合并,大部分实行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建,有一所被下放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十一里路 于 2025-3-25 11:07 编辑

  1998年的GWY机构改革中,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 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九个部门改组或组建为国 家经贸委管理的九个国 家局。GWY决定,对这些部门所属共211所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93所、成人高等学校72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46所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1999年,《GWY关于进一步调整GWY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除教育部以及部分特定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GWY其他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原电子工业部直属五所高校,机构改革后
 1、(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双一流/985/211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双一流/211、特色985
 3、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0年下放浙江省,现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0年下放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下放北京市,现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3年从冶金工业部分出后独立组建,1998年撤销。期间曾下属10所高校,它们分别是1.中南工业大学、2.昆明工学院、3.北京冶金机电学院、4.长春师范学院、5.南方冶金学院、6.桂林冶金地质学院、7.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8.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9.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10.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中南工业大学,1998年改隶教育部,现名中南大学(位于长沙市)。
 2、昆明工学院,1998年下放云南省,现名昆明理工大学。
 3、北京冶金机电学院,1998年下放北京市,现名北方工业大学。
 4、长春师范学院,1998年下放吉林省,现名长春师范大学。
 5、南方冶金学院,1998年下放江西省,现名江西理工大学(位于赣州市)。
 6、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8年下放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名桂林理工大学。
 7、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下放吉林省,现名北华大学(位于吉林市)。
 8、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下放吉林省,现名长春工程学院。
 9、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下放浙江省,现名嘉兴大学。
 10、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并入中南工业大学。

原航天工业部下属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从现在的划分关系上看,前四所划归工信部,后7所划归省市直属。
 1、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年改隶国防科工委,双一流/985/211工程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年改隶国防科工委,双一流/985/211工程
 3、西北工业大学,1999年改隶国防科工委,双一流/985/211工程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年改隶国防科工委,双一流/985/211工程
 5、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999年下放江西省,现名南昌航空大学。
 6、沈阳航空工业学院,1999年下放辽宁省,现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7、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下放河南省。
 8、华北航天工业学院,1999年下放河北省,现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位于河北廊坊)。
 9、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下放四川省。
 10、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下放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11、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下放陕西省,现名西安航空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师范大学因为人数逐年增多从50年代末就开始追求扩建校区。1960年桂林市划拨东郊3000亩的土地给他建猫儿山分校,这个校区建了10年,可惜在1970年被调拨给从北京迁来的一机部电科所使用,后来再怎么追都追不回来,可见借出去的东西想要拿回来真是比登天还难,自治区因为没法调解只能拨尧山原越南阮文追军校(即现在桂航的校址)给师大作为补偿。1976年师大又在三里店接收到原越南九二学校的校址(即现在的育才校区,约800亩,和西乡塘的西大差不多大,1975年越南学校全部撤走后,该校址拨给广西师大使用)。现在的雁山校区2005年开始建设,作为主校区有3000多亩,非常大。

南宁师范学院1978年刚成立时占地才100亩,跟一个普通中学差不多,还没南宁三中大。虽然后来不断向周边征地扩建,但直到21世纪他的占地面积也没能突破200亩,2003年收了长岗岭的南宁民师才增加了一倍多,但两者加起来也不足400亩。狭窄的办学空间严重制约其发展,五合校区建设的滞后也导致其错过了不少大好时机。现在的武鸣校区2017年开始建设,其作为主校区也才1500亩左右而已,仅为广西师大的一半。

可见原先占地就大对后来的发展很重要,广西大学现在就没有地皮的烦恼,以后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警医院原来是农大的地,因为小越白眼狼,504医院迁来,也是拿不回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3-31 18:14 , Processed in 0.04091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