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6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湖泛舟 于 2024-4-6 22:33 编辑
★6733家中国上市公司,为何集中在这些城市?★
*接近半数上市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成都、无锡、宁波等十座城市。
*在前十城之外,合肥、东莞、常州、西安、嘉兴、青岛、济南等城市,上市公司数量逐年累增,五年新增量都在30家以上。
*重庆、武汉、郑州、泉州等城市,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但并未妨碍其跻身“万亿GDP城市”。
来源:南方周末
岁末年初,各级地方 政 府 纷纷晒出2023年成绩单,并发布2024年 政 府 工作报告。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的发展新目标。
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在很多城市已经遥遥领先。以一线城市为例,2023年北京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到地区GDP的42.9%,上海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已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
贡献这些数字的,是大大小小的创新企业。它们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跑步向前。
在过去三年里,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持续追踪以上市公司为主的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和科创发展。以2020-2022财报披露为准,5000家左右有披露研发情况的中国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美国)的年度研发投入总和,约占到同期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的3/4。
在它们背后还有着更为丰富多元的产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队列组合成产业、经济发展的骨骼和脉络。
近半中国上市公司出自十座城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A股、港股、美股市场,有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注:此处统计不包括港澳台)的上市公司,合计6733家(注:同一家公司多地上市,只统计为一家),按注册地看,它们分别来自中国的291座城市。
拉近了看,其中有接近半数上市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成都、无锡、宁波等十座城市。
这十座城市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更是占到整体上市公司的六成以上。
▲(刘宇宇/图)
此外,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从公司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公司发展三大维度近三十个指标研制的企业科创力评价体系,基于可信、可溯源数据,评选出的“中国企业科创力100强(2023)”榜单中,这十座城市的公司也占去了70个席位。
从整体看,这十城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是相称的。这种集中的态势,也塑造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从常住人口看,十城聚集了中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中国五分之一的GDP。
无怪乎地方 政 府 要将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公众公司,在公司经营和治理上更为规范,能够通过公开市场募资获得更多资金来发展壮大,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潜能所在。
当然,这十座城市的上市公司和经济发展情况也是有区别的,它们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北京、上海、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在500家以上;第二梯队是杭州、苏州、广州,上市公司数量在200-300家区间;第三梯队是南京、无锡、成都、宁波,上市公司数量在100-200家之间。
很多人想象不到,杭州的上市公司比广州多了42家,2023年就连苏州也超出广州3家,排在了第五位。江苏省的实力不容小觑,苏州、南京、无锡三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都排在了前十。
苏州的上市公司数量猛增,一方面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引入外资生产制造企业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方面颇有建树;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科创板的“助攻”。苏州近五年新增的上市公司中,有四成(55家)是科创板公司,在科创板截至2023年底的全部566家挂牌公司中占比近一成。
相比之下,与成都并列第八的无锡,低调得有些过分。无锡近五年新增上市公司主要是半导体、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其中,半导体公司数量最多,11家,占比两成。
无锡是在北京、上海之外,近年来半导体人和电子研究员打卡最多的城市之一。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无锡就成立了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此后,无锡通过引入SK海力士、英飞凌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发挥本土产业协同配套效应,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孵化出封测龙头长电科技、射频龙头卓胜微等。华润微、力芯微、芯鹏微等半导体企业登陆科创板,为无锡贡献了1/4的新增上市公司数量。
成都是前十城市中唯一一家西部城市。它的上市公司数量几乎是厦门的2倍、珠海的3倍。“少不入川”的说法显然已不再适用,至少从上市公司的募资活动看,资本、人才、企业“争相入川”。
宁波以132家上市公司排在第十位,产业特色鲜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是宁波的第一大产业,共有1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数量已占到行业的一成,若将电机、电池、橡胶、金属材料等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企业算在内,整个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50家。
近五年,过半新上市公司也来自这十城
这十座城市,不仅存量上市公司数量多,从最近五年(2019年-2023年)的新增情况看,更是领头羊。
▲(刘宇宇/图)
五年里,十城合计新增1338家上市公司,在全国2449家的新增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54.63%)。
如果再聚焦一点,同期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新增744家上市公司,占到了全国的三成(30.38%) 。
上海和北京,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前,保持领先地位并不出奇;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庞大的上市“后备军”。
源源不断冒出的新上市公司,持续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资源和能量,通过它们的研发活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开拓产业发展的边界,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以北京为例,央企云集首都,确实给了它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从北京的上市公司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占了1/4,这也是北京数字经济一骑绝尘、领先其他城市的重要原因。
不过,一些新变化也在发生。在最近五年里,不管是上述三城还是十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在整体中的占比,都在持续下降中。
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的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合计109家,在整体新增中占比超1/4(26.59%),比五年累计新增的占比减少近4个百分点;十城合计198家,在整体中的占比接近五成(48.29%),比五年累计新增的占比也减少了6个多百分点。
这一数据背后,反映的是越来越多城市加快追赶步伐所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
在前十城之外,合肥、东莞、常州、西安、嘉兴、青岛、济南等城市,上市公司数量逐年累增,五年新增量都在30家以上。青岛在近五年上市公司数量接近翻倍,东莞、西安、济南、常州的五年增长率也在80%以上,合肥、嘉兴均达到75%。
▲(刘宇宇/图)
这些现已拥有50-100家上市公司的19座城市,依托现有的产业、人才、资源禀赋,高举科技创新的旗帜,势头正猛。
还有两成上市公司在19座城市
上市公司数量50-100家区间的城市,共有19座。截至2023年底,它们合计有1405家上市公司,约占整体上市公司数量的两成(20.99%)。
其中八个城市拥有上市公司80家以上,长沙有92家,以1家的优势排在武汉前面;重庆、天津两大直辖市以87家并列第13位;合肥近三年每年新增8家,目前排在第15位,与绍兴、厦门并列;东莞则是珠三角地区除广州、深圳以外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共83家。
▲(刘宇宇/图)
西安在最近五年里新增上市公司34家,新增量、总量不及常州(同期新增36家);在“强省会”战略支持下的福州、济南,目前上市公司总量分别有66家、56家,福州不及厦门,而济南也低于同省的青岛、烟台。
重庆和天津这两座直辖市,上市公司数量上不分伯仲,但经济总量拉开了不小距离。2023年重庆GDP超过3万亿,达到30145.79亿元,是天津的1.8倍(16737.30亿元)。
▲(刘宇宇/图)
重庆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2022年重庆电脑产量就占全国的两成,手机占全国产量的1/20,2023年汽车产量全国第二,但是缺乏头部企业。
从上市公司整体市值、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强度等指标来看,天津都是强于重庆的。天津还拥有3家科创“排头兵”,中科曙光、海光信息、三六零均入围中国企业科创力排行(2023)TOP100。
而天津还在承接北京的企业转移。根据天津市**工作报告,2023年,市场化机制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天津新设机构就达到1793家。不少企业选择把研发留在北京,将制造生产迁入天津,承接相关产业链转移,也能吸引和孵化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对于天津而言是强链、补链的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会。
同为中部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和合肥的竞争颇为激烈。三地**都明确提出了有关上市公司数量的目标:长沙到2025年新增上市公司不少于40家,武汉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60家;合肥2026年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40家以上。
▲(刘宇宇/图)
从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情况看,这三座城市你追我赶。从2020年开始,合肥明显开始加速,逐步缩小与长沙和武汉的差距。
▲(刘宇宇/图)
若从上市公司科创指标看,武汉各项科创指标均高于长沙和合肥。根据南方周末企业科创力数据库,武汉2023年入库的企业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强度等多项指标上都高于长沙和合肥。
▲(刘宇宇/图)
在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科创力TOP100(2023)中,武汉和合肥分别有3家、2家上榜,长沙还没有企业入围。
武汉原有的工业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优先条件,现在也正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像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光器件、光芯片、光模块、光系统、光纤光缆等已经全覆盖,正在逐步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合肥起初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引凤筑巢”引入长三角、外资龙头公司,逐步形成合肥优势产业,又进一步通过产业投资平台,注入新兴产业的力量。
当然,长沙也在持续发力,继续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联智慧产业城、三一科技城、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同时还发力传媒,要用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创新,做数字视频和媒体融合。2023年,长沙高调宣布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和自建研发中心两手抓。
武汉已官宣2023年GDP为20011.65亿元,按照长沙和合肥目前披露的GDP增速,它们的GDP分别约在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在产业技术、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的较量中,谁能抓住新兴产业的机遇,把握住产业转型的机遇是关键。
这19家城市的发展,既有“强省会”指挥棒下全省范围内生产要素“中心化”,也有区域科创高地的溢出效应,同时也在事实上带来了全国范围内的“去中心化”结果。不管怎样,它们都是科创各要素的流动、集聚的结果,也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
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与当地的产业生态、科创生态密不可分,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近些年,科技创新赋予城市前所未有的活力,新增上市公司是其中一个侧影,GDP则是另一种写照。
2023年,中国“万亿元GDP城市”再度扩容,新增常州、烟台至26个;广州、重庆迈上“3万亿”台阶,广州反超重庆,重回“全国第四”,杭州与武汉新晋级“2万亿俱乐部”,杭州还越过了武汉,排到第8位。
▲(刘宇宇/图)
当然,上市公司不是科创的全部。2023年26个“万亿元GDP城市”中,郑州、泉州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到50家;GDP前十城市中,重庆、武汉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未能排进前十。
可见,重庆、武汉、郑州、泉州等城市,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但并未妨碍其跻身“万亿GDP城市”俱乐部。
从整体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看,郑州以重工业、物流业为主,泉州以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等轻工业为主,重庆和武汉的经济结构中,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在GDP中的占比更高。
大量未上市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支撑了这些城市的经济活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2022年,郑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48%、总数突破5000家,泉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700家、总数超2300家,重庆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
所有大公司都是从初创企业发展而来。这些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城市科技创新生态中的一员,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树,是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代表无限可能。
地方 政 府 可以用 政 府引导基金去投资,可以招商引资,但毕竟不可能亲自下场经营企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非公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无论是各种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还是上市公司,有着冒险精神、风险自负的企业家们,才是各种新模式、新产业的探路者。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海、南京等城市,2023年GDP增速不及全国,且未达到2023年的预定目标。接下来,让企业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施展和发挥,以科技创新抢占新的产业制高点,是其必然之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