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7 07: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航取消明日浦东往返冲绳航班 航班号MU2045 MU2046 MU287MU2882012-08-25
加快吸引全球金融资源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五头并进” ( 2012年8月25日 )
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8月24日召开。上半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喜人,亮点纷呈。截至6月底,上交所债券成交 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约占同期上交所证券交易总量的60%;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2192亿元,同比增长78%;中国人保、太平洋和平安三大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均落户上海,上海航运保险保费收入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会议透露,上海新型金融机构稳步发展,商业保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本市争取在三季度批准首批外资商业保理试点企业。
会议透露,上半年,上海克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挑战,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业,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期货市场方面,继白银期货合约挂牌交易之后,国债期货正式上市的准备工作稳步进行、原油期货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此外,多个重大金融市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保险交易所、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系统(CIPS)等都在积极推进;市场托管清算功能也继续增强。
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上海的金融开放和创新稳步推进。随着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下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全面放开。同时,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运行平稳;利率互换电子化交易确认和冲销业务推出,受到市场主体欢迎。此外,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境外主体继续增加,人民币投贷基金募资成功,沪港金融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上海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未来3年,本市金融机构将滚动提供6600亿元融资支持,支持包括十大实体产业中的科技型企业、潜力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本市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多部门制定了《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暂行办法》,监管部门指导推动的 “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此外,金融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继续推进;航运保险集聚效应继续显现。
上海金融机构创新和发展步伐加快,功能性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全国性金融机构、国际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影响力较大的金融机构不断落户上海,如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成立、韩国央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和浦发硅谷银行于日前相继开业。同时,上海金融机构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截至6月底,上海地区35家基金公司获得专户理财业务资格,15家期货公司获批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六批17家企业获得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资格,基金总规模150亿元人民币,使用外资额度达20亿美元。
上海将继续优化金融环境,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深化金融法制环境建设、大力鼓励金融创新、集聚培养优秀金融人才并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会议还部署了下半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工作。
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海事船首度访美 将开展联合搜救演练( 2012年8月26日 )
8月25日上午10时20分,中国海事公务船“海巡31”号在嘹亮的汽笛声中,驶离上海外高桥码头,踏上远赴美国夏威夷的航程。这是中国海事公务船首次出访美国。
据了解,“海巡31”轮离开上海后,将航经中国东海、大隅海峡等海上要道,预计9月4日抵达目的地——美国夏威夷。中国代表团将在夏威夷停留5天,其间将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就中美海事安全管理、海上联合搜救、交通安全与灾害救援协调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还将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桌面推演和现场演习等活动,以提升海上搜救行动的协调能力。此外,中国代表团还将开展“海巡31”轮开放日活动,让夏威夷市民、学生等社会各界参观中国海事船舶。
中国海事局副局长曹德胜表示,此次出访是中国海事公务船首次搭载直升飞机远航,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在海事管理专业技术领域中的交流合作,增进两国间的友谊和互信,共享两国间海事安全和安保建设成果。按照计划,“海巡31”轮将于9月10日结束在美国夏威夷的访问,启程返回珠海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