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9 18: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fc 于 2015-12-9 21:12 编辑
关于这个U型的设计,确实不是很理想,但大家也要科学的去看待人家的设计,为什么人家会多此一举。每个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总有他的缺点和客观的原因,大家要仔细去辩证,而不是觉得不满自己的意,就马上吐槽人家的规划垃圾,小学没毕业。大家看看下面的这张图,会想到什么呢?我也不是专家,但我可以粗略的跟大家说说人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他在设计上的功能考量和理念是什么,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有很多可以接受的地方,而不是大家说得那么不值一文。
首先大家看到的大桥的桥墩之间,是不够宽的,这个客观原因限制了这个通道的设计,两个桥墩之间只刚够4个车道通行,两边的人行道和绿道要建在桥墩另侧边,如果直行通过,两边的桥墩就会成为视觉障碍物,如果突然有人从桥墩中间通道中走出来,会对开车的人增加险情,而且也不美观,加了U槽,好像没什么用途,但会增添驾驶者感官的变化,使这段路更有立体感,会增添一些驾驶的乐趣。
第二,因为车道和桥墩靠着,挤在一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有车辆快速撞击桥墩,会造成大桥损坏风险。建了U槽等于建了两座防护墙,避开将来有车辆撞击桥墩的风险。
第三,大家应该也常去中澳公园游玩过,有观察过公园的游客平时游玩路线吗,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顺着大桥底这条大道来到海边的,所以这个点是游人去到海边要跨过这条路最集中的一个支点,如果将来整路开通后,车流量增加之后,这里就会造成,人车交汇的堵塞点,也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要点。现在加了U槽,有了人行桥,人流车流独立隔离,就会改变这个状况。
第四,大家说到的3米通行能力,大家有要观察到金沙湾段吗,两头都设置了2.5米的通过障碍桥,限制大车通行,因为这条路是观光路的,是限制大车通行的,以后这条路是不准大货车通过的,所以3米的通行能力是够的,即使将来要改变,也就是把天桥弄高点就可以了,很小事情的。而且谁规定观光车就必须双层的,现在的双层车本就属于超标车的,并不提倡的。
总的来说,这个U槽的设计,好像没有必要,但却也是必要的,防患于未然总归是好的。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见笑,其实这条路也不是湛江规划局的人设计的,我倒觉得如果湛江规划局的人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考虑得这么周到,那还真的是应该表扬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