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9 13: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t 发表于 2024-2-29 13:40
为什么就不能多搞一条轨道专门走大战快车吗?或者像重庆那样现有路线上开行大站快线,重庆可以做到说明技术 ...

同感,各地现在都有快慢车,个别站设置越行线即可。很成熟的做法不知道武汉为啥见不到,包括虚拟换乘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palandswd 发表于 2024-2-29 13:51
同感,各地现在都有快慢车,个别站设置越行线即可。很成熟的做法不知道武汉为啥见不到,包括虚拟换乘也是

16号线,19号线设计有越行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yanshuitudou 发表于 2024-2-29 09:19
快500公里了,换乘系数与其他类似城市相差快0.2了,都指望一条线包到底,所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其实以电 ...

没必要抱着一个单一指标不放,地铁运营公司的论文写得很明白,武汉换乘系数相比北京、上海、广州低,说明线路直达便捷性好,这是一大优点。



原文如下:
随着网络规模增加,换乘客流增长速度较本线客流增长速度快;随着周边土地协调开发,本线客流增长强劲,两者差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网络换乘客流由2013年的7.2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140万人次,换乘系数由2013年的1.11先增加至1.53,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换乘系数1.7-1.9,处于较低水平,线路直达便捷性较高。



另外论文也说了,换乘车站客流在轨道网络化进程中呈现集中—分散的的变化特征。未来中心城区轨网加密,乘客换乘选择路径增加,换乘车站的换乘客流呈现更加均衡的分布,客流规模不一定逐年递增。


总共是研究了三个站,原文如下:
选取轨道2号线初期形成循礼门、洪山广场和中南路三个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线开通对换乘站点客流影响。当换乘车站相关线路延伸时,该站换乘客流有一定程度增长。2号线南延线建成投用前后循礼门站、洪山广场站换乘客流出现增长。当换乘车站相关线路的平行线路开通时,该站换乘客流有一定程度下降。6号线、7号线、8号线建成投用前后循礼门站换乘客流经历连续四次下降,由13.7万人次/日降至6.9万人次/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2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2-29 14:16
没必要抱着一个单一指标不放,地铁运营公司的论文写得很明白,武汉换乘系数相比北京、上海、广州低,说明 ...

没有环线,当然换乘系数低,和一线成熟线网比毫无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t 发表于 2024-2-29 13:40
为什么就不能多搞一条轨道专门走大战快车吗?或者像重庆那样现有路线上开行大站快线,重庆可以做到说明技术 ...

武汉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专门建设快线和普线。


原文如下:

至2035年武汉将规划形成“环网交织、快线穿城、轴向放射”总规模1300公里的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其中,轨道快线:规划“3+8+3”三个层次,总规模约680公里的轨道快线网络;轨道普线:规划“1+8+8”三个层次、总规模850公里的轨道交通普线体系。

新城线路应采取区别主城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提供服务,加快沿线土地开发进程。

新城区建设强度、居民出行需求远低于主城,根据武汉市新城距主城核心区30km的空间尺度,新城线路运营速度宜在60km/h以上才能满足“30分钟到核心区”的规划目标。新城线路客流强度低、出行距离较长,早、晚高峰客流集中,但总量不大,适宜发展快速、舒适的中运量轨道系统,实现效益和价值双向协同。在新一轮规划的轨道线网中,构建旅行速60公里/小时、“3+8+3”三个层次、总规模675公里的市域快线网络,提升轨道交通通勤效率。(见 盛洪涛、何梅、孙小丽,等.《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 [R]. 武汉,2018,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轨道快线网与普线网在覆盖范围和速度目标上拉开差距,满足居民出行差异化需求。同时协调新城线路建设进程和沿线土地开发进程统一,加强产业岗位、居住人口的集聚,为轨道线路提供客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应该是国博新城隔着三环外面,老关村和东本工厂中间,隔壁是经开永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4: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charles_tian 发表于 2024-2-29 14:26
没有环线,当然换乘系数低,和一线成熟线网比毫无意义。

综合清分模型有关系,环线不一定增加换乘系数。因为严格来说换乘系数并不是个客观统计数据,而是通过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的,模型不同最后的计算结果也不同,不同城市的综合清分模型都是单独定的。
在线网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可以用最短路径法或者最少换乘次数法来计算,但是线网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滞后,再通过简单模型计算会出现越来越多和乘客实际路径选择偏离的情况,就需要用到综合清分模型来计算。

具体感兴趣可以找论文来看,要根据历史数据算路径分配比例还有线路权重。

环线是否对于增加换乘系数有利,要结合是否具有外围地区切向线的特点来分析。比如上海环线的切向线作用比较弱,但是北京属于典型无斜向线路的城市,10号线就为对角通勤减少了换乘。通常环线的换乘系数大于线网平均换乘系数,只是因为在电脑计算的时候容易分配到更高的线路权重。


另外不是一定要有环线才叫成熟线网,武汉现在的线网规模也是世界前列,相对比较成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5: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我国最大吨位的4000吨伺服直驱电动螺旋压力机在武汉研制成功,该设备由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现服役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用于生产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这是我国高性能工业母机的一次新突破。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锻压设备是最重要的工业母机之一,而先进重型锻压设备是一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实力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5: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alandswd 发表于 2024-2-29 13:51
同感,各地现在都有快慢车,个别站设置越行线即可。很成熟的做法不知道武汉为啥见不到,包括虚拟换乘也是

印象中有次地铁控制人员直接说了水平不够。。玩不转这种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Luc_M 发表于 2024-2-29 15:15
近日,我国最大吨位的4000吨伺服直驱电动螺旋压力机在武汉研制成功,该设备由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开发, ...

发动机零部件有进展了,但是武汉缺少民营航天火箭的设计公司,不过现在入场也来不及了,就看看制造基地能不能引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6: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fish333 发表于 2024-2-29 15:16
印象中有次地铁控制人员直接说了水平不够。。玩不转这种规划。

......这个把人整笑了,好好想想再说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4-2-29 13:45
忍不住再补充两句;

他想要的小圈圈本质上是存在的,3+4+7/8号线连起来就是,1+2+7凑合就是委屈下汉 ...

你是不是对我的意思有有误解?我对追求换乘系数毫无兴趣,我的意思既然修了那么多地铁就要最大化的发挥它的功能,那就是换乘,换乘系数偏低只是从侧面反应了换乘率不高,所以2号线爆满,能上50万在武汉都算大线了。你看武汉的分线客流柱状图跟其他城市的分线客流对比。武汉明显分布太畸形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点点都能到达目的地,偏远地区只要能到重点换乘站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6: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4-2-29 12:58
你说得容易,搞得地铁就是在地图上随便画圈圈,现在这个59公里的圈圈都已经被本地人诟病交而不换,你再来 ...

这是12号线还在规划的时候我个人的想法,现在已经有12了,这个小圈当然没有必要了。很显然这个小圈上任意一个站基本上都是武汉的热点区域,换乘效率就要高很多,可以盘活其他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7: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二四年冬-哔哩哔哩】 https://b23.tv/PpQDq2a还能比这更震撼的吗,快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9 18: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家记忆。 发表于 2024-2-29 12:05
怎么南京农大也有一个?https://kxyjy.njau.edu.cn/info/1062/8777.htm

“神农设施”开建!农业领域再添国之重器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12:29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神农设施”)项目在湖北武汉启动建设,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国之重器。



△“神农设施”效果图


“神农设施”将通过自主创新,建成国际最大规模、最高通量、最精准的作物表型组鉴定设施,具备每年50万~100万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关大数据采集与解析能力,实现育种过程的设计性、预见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种效率1倍以上,成为育种技术迭代升级的利器。建成后,“神农设施”将成为光谷科学岛的核心科学设施,引领长江经济带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农设施”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才院士表示,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推动我国全面开启“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育种4.0时代、提前布局人工智能育种5.0时代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在国家种业创新进程中书写新篇章,为我国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配置“加速器”,为育种核心技术变革激活“原动力”。

据介绍,“神农设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牵头,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参与建设。湖北位于亚热带与温带气候过渡地带,适合国内主要农作物生长,同时具备农业科教人才优势。自2018年5月起,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就“神农设施”在鄂落户进行多轮积极沟通,双方在2019年共建作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神农设施”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0-7 18:24 , Processed in 0.12379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