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2-13 1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杭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与成果转化基地获正式授牌!
1月24日上午,全市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在会上强调,要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 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 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作为余杭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载体,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和余杭区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基地在会上获得了正式授牌。
作为余杭区创新生态圈建设的首圈,余杭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核心发展主线,构建“一心一湖一路”的空间格局、打造“两大三层多群”创新生态、完善“1+2+N”产业培育体系,以之江实验室在智能计算领域“算力、模型、数据”的核心优势,着力构建以之江实验室为核心引擎的创新创业生态。
自启动创建以来,该生态圈在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涌现、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之江实验室“万卡千星”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成功点亮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首期千卡集群、基础万卡集群,发布“三体计算星座”计划;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初步建成,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有序推进,浙大量子研究院、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签约落地;中电海康集团的“陈宗年智能物联创新团队”荣获全省唯一的浙江科技大奖,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28家单位共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33项。
此外,该生态圈深入推进产创融合,通过实施“玉鸟计划”等举措,目前已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5个,其中高能级科创平台示范项目12个。
余杭区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基地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占地128.3平方公里,围绕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核心,同时布局未来信息、低空经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该基地依托阿里巴巴、中电海康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之江、良渚等四大省级实验室和国家级科研设施,构建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
基地倾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示范区,引入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立未来科技城科创联盟,累计为近5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需求匹配服务。2024年,基地成功孵化落地了以青石永隽、神踪科技、微分智飞等为代表的优质成果转化项目65个,技术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在孵化体系建设方面,基地打造155个科创载体,拓展730万方孵化空间,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1家、众创空间35家。此外,基地出台了聚焦人工智能的未来产业专项政策,给予顶格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集聚金融机构1671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助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