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byspt

除了大上海外,下列哪个城市配得上以“大”字著称!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本营{:5_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03: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的帖子真他妈无聊
javascript0 发表于 2011-5-2 13:42



    说出了国人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22: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觉得大吗?大在哪里?人口?经济?区域面积?建成区面积?工业区面积?路面硬化面积?随便来珠三角走走吧,别老停留在历史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16: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4# 弦扣

武汉很大,大在城市面积,大在深沉的历史底蕴,大在雄厚的科教实力,大在有大江大湖,大在大气!
不要一开口就什么珠三角长三角,那儿靠政策的确前进了几步,武汉目前和他们比确实稍显落后,但这并不能抹掉武汉这座城市应有的光辉,如果给予武汉与长三珠三同样的政策,十年后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2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5# T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2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5# TOM


    如果你真出去走走实际上真感觉不出武汉城区有多大,不是你们口中说的土地面积。沿海城市很多是没有农村了,等于土地面积基本可以全算建成区了,当然有些地方也很烂,但相比武汉郊区绝对要好多了,所以完全说不上大。当然内陆城市都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华区,大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0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5# TOM


    政策固然重要  但是 地理资源 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更有优势 这是政策难以弥补的  武汉可以发展的很好 但是 武汉不能承担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任  在百余年前世界还是内陆经济 但现在 和将来 必定是 沿海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21: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很“大”{: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便,大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7: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了称呼    大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在百度、谷歌、有道等搜索引擎上输入“保卫大”3个字后面就会有结果
whw308 发表于 2011-10-29 18:41



    是吗,我收到的是“婚姻保卫战大结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1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w308 于 2011-11-19 10:21 编辑

“保卫大武汉”让中国沸腾起来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9:55 沈阳晚报

  1938年,在武汉,中日双方开始了一场抗日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武汉会战中,日军先后投入兵力约40万左右,自东向西进攻武汉。中国方面参加会战有130个师,共一百余万人。会战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进犯安庆始,到10月25日武汉失守,共进行四个半月时间。虽然武汉最终失守,但“武汉会战”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相持阶段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40多万大军作战略进攻性的大会战了。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汉会战”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从世界局势上看,“武汉会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既打破了日本“北进”侵略苏联的计划,也推迟了日本“南进”的计划,为美国准备太平洋战争争取了时间。“武汉会战”为什么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团结的时期。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

  怒结同心共御外侮
    南京失守,大部分国家机关移至武汉办公,武汉会战时期,武汉已经是中国事实上的首都。在这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大武汉,则用自己的大气魄、大坚忍、大团结,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使命。

  国共大员会商武汉在日军咄咄逼人的全线进攻面前,国共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层面进行了良好合作。

  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委任了陈诚这位主战最力的将军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据陈诚的随从秘书郭大风的回忆录《在陈诚身边的日子里》记载,陈诚曾说,“蒋委员长如果不抗日,我可以领导大家打倒他。”

  早在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当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陈诚还只是一个炮兵队长。作为“下辈”,陈诚登门请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部长。

  在国民党主战派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经常同周恩来见面。其奉命去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时,特地把周恩来与叶剑英请到家里,请教作战方针。白崇禧随后提出的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战指导思想,为蒋介石所采纳。

  踊跃献金支持前线

    1938年7月7日至9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抗日献金运动”在武汉三镇进行。武昌司门口、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前、汉口江汉关右首、世界影戏院门首、中山路水塔旁,人潮踊跃,上至党政军要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陈诚等),下至市井民众,包括家庭主妇、小贩、车夫,甚至孩子们,纷纷前往,络绎不绝。

  在汉口中山路水塔献金点,第8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的夫人郭秀仪女士刚说完开幕词,拿着各式各样的法币、银币、金戒、铜辅币的群众就往台上涌。一位叫黄泽盛的大汉,拖着38把大刀,汗流满面地挤上台去,嚷道:“我没有别的东西,也没有钱,这儿送上几把刀,给兄弟们杀鬼子去吧。”

  孙中山铜像前,有一位断腿的乞丐,腋里夹着一卷破残的芦席,爬上台,将5分钱投到箱中,脸色沉毅而坚决。他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字,却留下了一段掷地铿锵的话,“我是残疾乞丐,这一生是不能为国家到火线上打仗了,我宁愿死也不做亡国奴。”

  各界民众献金踊跃,“多数民众尚抱向隅之憾,纷纷向各献金台致函”,献金活动延期两日,各界献金达百万之多。

  万民高歌同仇敌忾

  为鼓励前方将士再接再厉,也为振奋后方民众同仇敌忾,坚强国人抗战之意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郭沫若出任厅长)举行了大量的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8月9日,武汉三镇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抗战业余歌咏团团长黄民伟(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说:在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指挥下,游行群众齐声高唱由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作曲、沙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激昂的歌声响彻在武汉三镇的天空: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

  汉口蚁社、汉阳兵工厂抗日工作团、僧众救护队、战时儿童保育会等各种抗日团体也雨后春笋般成立了。纷纷上书前线:“我们都已组织就绪,马上就到前方来服务,相信你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精神格外振奋了吧!那也就是日本小鬼子的死绝日子快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10: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7月29、30日,在日军的凶猛进攻下,北平、天津相继陷落。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在日本重兵压境和全国抗日怒潮的推动下,正式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军队于淞沪一线血战3个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沦陷后,国民党政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但国民党的军政机关并未立即西迁入川,而是首先转移到了武汉。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1938年2月,蒋介石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称“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两个条件,就是我们抗战必胜的最大武器。”“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就是被称为“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积大胜”的长期抗战战略。1938年3月29日,武昌珞珈山麓,国立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内,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为期4天的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外政策,这份后来被中国共产党批评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纲领,虽然表现出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的倾向,缺乏真正动员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勇气,但毕竟也表示了国民党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在当时对于鼓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抗日战争进入到以保卫大武汉为中心的武汉抗战时期。对此,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在亲自为《新华日报》撰写的社论中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全中华民族之爱国各抗日党派,应该宣誓:使中国不再闹分裂,使统一战线永远的巩固和发展下去,使大中华民族永远地团结起来,一直达到抗战胜利,建国成功!”“辛亥、北伐、抗战,这三个历史时期,将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3厅厅长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写道:“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剑影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汉,仿佛在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武汉三镇的确是复活了!”6月12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题为《保卫大武汉》的社论,号召武汉人民,积极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着保卫大武汉而参加前线作战。所有愿意参加敌人后方活动的青年战士迅速组织起来,英勇地到敌人后方去工作。6月27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发表《抗战一周年纪念宣传大纲》,正式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7月5日,毛泽东等七名中共参政员在《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动员军力人力财力物力来保卫我们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大武汉”。7月7日,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所作《以全力保卫大武汉》一文中指出:“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7月6日至15日,第1届国民参政会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了“抗战到底,争取国家民族之最后胜利”的基本国策,并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与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8月9日,武汉三镇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在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指挥下,游行群众齐声高唱由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作曲、沙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激昂的歌声响彻在武汉三镇的天空: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国际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9 1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容易搜到 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9 06:32 , Processed in 0.0558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