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7 0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0后的马叔 于 2020-7-17 09:54 编辑
斑驳的木门上张贴着转移撤离通告,泥泞的村间小道上不见人影,往村子里走上一小段路,浩荡长江突然扑入眼帘,脚下江水拍岸、伸手可及——江水暴涨、汛情告急,位于无为大堤外护圩的二坝镇中路村已成空村。
“江水涨得很快,中路村外护圩群众已于7月12日全部转移。”二坝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一共转移出群众737人,目前仅留极少数防汛人员定时巡堤查险。
受长江上游来水和持续强降雨叠加影响,长江芜湖站水位居高不下。至7月16日中午12时,惠生连圩堤水位已达15.07米,远超14.5米的保证水位。记者采访中获悉,此前惠生连圩中路村段已经进行了一次堤坝加固,随着江水上涨,当前堤坝急需进一步加高加固,方能杜绝管涌、漫堤等险情发生,确保堤坝安全。然而,和江北其他很多村子一样,中路村常住村民也大都是老弱病残幼,前一次的堤防加固已是强弩之末。
阻拦江水“入侵”,为村民守住家园!7月16日下午,安徽武警总队黄山支队100名官兵驰援中路村。
下午1时许,在地方ZF车辆的引导下,几辆装载官兵的车辆沿无为大堤一路驶来。大雨中,官兵们下车后迅速列队,跑步进入中路村。绿色军装、黄色救生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让空寂许久的村庄瞬间鲜活灵动起来。
扛起编织袋,拿起铁锹,装填好沙袋,向需要加固的圩堤行进——官兵们动作利索、配合默契。记者现场看到,原先由沙袋加高半米左右的堤防,又被江水“追上”一大半。官兵们在堤防上站成两排,将传递过来的沙袋一袋袋放进江水里码放整齐、再用脚跺实,救生衣上很快沾满泥水。
带队的支队参谋长房冠军身先士卒,“混”进了沙袋传递队伍里。“抢险一线,没有什么官、兵之分,都必须冲上去。”这名多次参加防汛抢险的“老兵”告诉记者,支队之前一直在黄山抗洪抢险,参加了歙县高考护送考生等多项急难险重的任务,7月15日傍晚,支队接安徽武警总队指令后,抽调140名官兵转战芜湖,中路村堤防加固是他们在芜湖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逆行!”
扛沙袋、抬树桩,身高超过1.8米的詹陈分外卖力,一会儿工夫脸上已满是汗水,快滴进眼睛时,手上沾满泥水的他只能用袖子胡乱抹上一抹。作为支队一中队指导员,26岁的詹陈今年第一次参加防汛抢险,“任务重、责任大、条件艰苦。我是2014年入党,也算是年轻的老党员,这个时候一定要带头干。”
下午4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的医疗队来到堤坝加固现场。“怎么样?有没有人感冒?”这几天一直下雨,衣服都是湿淋淋的穿在身上。“晚上最好能煮点姜汤,或者喝点板蓝根”……医疗队员们忙着和武警官兵们打着招呼,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副主任医师曹晓莉告诉记者,医疗队7月14日来到芜湖,每天在100多公里的大堤上为所有官兵、民兵及防汛抢险人员巡诊,“天气不好,再加上江堤情况复杂,这两天外伤、感冒的情况都很多,我们会尽可能地给予处理和相关指导。”
经过近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100名武警官兵圆满完成了惠生连圩中路村段的加固任务。这时候,让官兵们感动的事情发生了:志愿者们送来了刚煮好的饺子。原来,得知武警官兵要来中路村加固堤防后,江北龙舟志愿者突击队的20名志愿者从当天中午就开始忙碌起来,一下午包了2500个饺子,用餐盒装好后送到了堤坝边。“感谢武警战士们!感谢你们为我们守住家园!”“谢谢我们二坝镇的所有村民,谢谢志愿者们!”现场,官兵和志愿者们互相致谢,情真意切。
江水拍岸,夜幕低垂,武警官兵们坐在满是泥泞的沙袋上,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脸上满是笑意。他们身边,是热泪盈眶、不停道谢的志愿者。这一幕,是大堤边、空村里最美最温暖的风景。
图为武警官兵在传递沙袋。
(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 冯光宇 文 陈洁 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