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16 0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1-16 09:31 编辑
普爱医院
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论医疗临床综合实力,位于解放大道上的同济与协和自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哥;但论及西方医疗在武汉的开拓普及史,恐怕都敌不过位于汉水之畔的普爱医院
普爱医院创设之初可以追溯到同治年间。英国循道会赴华传教士郭修理(英文名为Joshua Cox)在南京太平天国碰壁,溯江而上来到汉口。他在大通巷附近购置地产,布施教义,建造教堂——大通巷福音堂,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救世堂
1864年,总会接纳郭修理建议,增派专业人士协助传教、医疗、教育工作,毕业于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施维善(英文名为Fay Porter Smith)博士应邀前来。他在巷内的一间平房处开设诊所,由郭修理担任翻译,挂牌“普爱医院”开门行医接诊——这时,是汉口开埠的第三年
普爱医院在病患激增的趋势下不断扩大规模,1866年春新院落成,增设妇女疾病专科和女性病室。同年9月,杨公在后花楼居巷购地开办仁济医院,协和百年光华就此展开
四年后,施博士因劳疾不得不回国治疗。教会方相继增派医生,加强医院的诊疗管理力量。此时的普爱医院和大多数现代大型综合医疗机构一样,承担着医疗临床诊治和医学知识教育的功能。在原先护校的讲堂上方曾镶了一块“南丁格尔砖”
1936年,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 南丁格尔在英国的住宅将要拆除,世界各地医护组织纷纷向英方索取从其故宅拆下来的砖,以寄托对南丁格尔的崇敬和怀念。时任普爱医院护士长的施德芬也向英护士大学会提出申请。次年年中,一块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价值的砖块落户普爱医院,这块砖现今仍旧镶嵌在医院的墙上
建国后,普爱医院更名为市四医院,99年经批准,增挂“武汉市骨科医院”院牌,现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老照片相对来说比较常见,来讲一讲新照片拍摄的原委
十月下旬,为寻找普爱医院的旧日痕迹,我绕着整个武胜路院区打了个圈。至救世堂附近,见一幢尖顶的门——正是普爱医院的后门,形式样貌和老照片上的尖顶门倒有几分相似。摸进教堂,里外正在进行翻新装修,又见三两个上了年纪的太婆(疑似教众)。我比着手机上的旧照客气地向她们问询了一番,其中一位活泛的太婆给我讲了刻把钟,表示如今那处门正是老照片上普爱医院院门旧址——这也就是新照的由来。当然这只是口头考证,不足实信
两年前在这里,一位师傅向我抱怨说原先教区的面积相当大,可许多地都给医院“侵占”了去,现在仅留一栋教堂。我没做声,心想:这原先不都是一家人的地皮吗?
查阅资料时,我读到这样一段话:
“郭修理与同住金庭公店(今金庭巷)的杨格非某日登上龟山,鸟瞰汉口,望着繁忙的长江汉江水道,人口络绎的花楼街、汉正街、长提街,商议起两人的传教范围。结果是,汉口沿江地带归杨格非所属的伦敦会,汉水沿线则由循道会包办”
这段画面感极强的话使我想到了另一句: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