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4 1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gguo 于 2015-8-14 17:11 编辑
群策群力 逐梦国家级旅游休闲区
——2015环巢湖旅游发展研讨会圆满召开
合肥在线 2015-04-29 03:37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核心提示
一步一风景,景色各不同。环巢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湖光山色曼妙,旅游资源丰富,是合肥旅游开发的核心地区。
今年初,一条长达155公里的环巢湖大道全线贯通,宛如一条翡翠项链,串起沿线的颗颗“珍珠”,环巢湖旅游迎来大发展的新时期。
如今,环巢湖地区,村村有景点,处处是风光,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使得环巢湖地区广受国内外人士关注,成为休闲度假的新去处。
为呼应市委市政府的环巢湖发展战略,在五一假期前夕,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合肥日报承办,祥源控股集团协办的“2015年环巢湖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合肥举行。会议由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合肥日报常务副总编解光平主持;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尹传桂,祥源控股集团副总裁黄桦分别在会上致辞。巢湖中庙、包河大圩、肥西三河等环巢湖乡镇街道负责人分别在会上介绍了各自推进环巢湖旅游建设发展情况。来自部分高校等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环巢湖旅游开发,共商发展大计。
我们不奢望通过一次小型的研讨会高屋建瓴、绘就蓝图,但作为党报,为谱写环巢湖旅游的精彩华章增添光彩,抛砖引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不仅是合肥的、安徽的,也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
现将部分与会者代表发言摘录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魏玉萍——
“三个转变”助环巢湖旅游上台阶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一直在打“巢湖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环巢湖旅游也不例外。那么,围绕这三句话,我们怎样去推进环巢湖旅游建设与发展呢?这是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建议,第一要考虑经济互利,要有互联网思维。第二,项目推动需要招大商。游客到巢湖去看什么?怎么样才能把游客留下来?怎么把它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这需要我们招大商、有眼光。从目前来看,巢湖北岸已经有了一批文化旅游大项目,但如果要做全域旅游的话,我们在巢湖南岸是不是也要布一点儿大项目?此外,环巢湖周边其他地方的一些旅游项目,要不要适当升级?这些都值得我们考虑。我认为,最起码,环巢湖周边的东南西北都应该有旅游大项目,这样,这些点通过环巢湖大道串联,就能形成一个“项链”。
第三,我觉得要整合资源。那么,怎么整合?一是要在“大”字上做文章。规划建设一些大项目,环巢湖周边一定要有锦上添花的工程。二是要在“特”字上做文章,项目不能雷同,要有不一样的景观。三是要在“精”字上做文章。文化旅游项目不求多,但求精,要有一些能填补合肥空白的精品项目。四是要在“全”字上做文章。这不仅要求景点全,而且景点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要全。吃、住的问题,停车的问题,旅游公厕建设的问题等等,都要考虑。
如何让环巢湖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个人认为,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把“一日游”转变为“三日游”。二是要把“本地人游”转变为“外地人游”。三是要让游客“看了就走”转变为“看了还想来”。
祥源控股集团副总裁黄桦——
始终关注环巢湖旅游开发
当前,环巢湖大道全线贯通,使得“合肥环巢湖旅游”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合肥环巢湖旅游开发与祥源集团的文化旅游主业发展战略高度是吻合的。因此,祥源集团始终关注着环巢湖的旅游开发,有愿望、有能力和有信心为合肥环巢湖旅游开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祥源集团以“旅游目的地建造者”为企业使命,以文化旅游为主业,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茶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等相关多元化产业为补充,通过构建集景区观光旅游、特色文化体验、标准化休闲度假服务为一体的旅游消费服务平台,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做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案例和经验。
今年4月,祥源集团积极支持并冠名赞助了“大湖名城 青春毅行”2015环巢湖金色踏春毅行大会。我觉得,这次活动举办非常成功,不仅是一场全民健身的公益活动,更是唤起了合肥市各界人士对环巢湖生态环保的关注与支持,也为巢湖旅游资源做了一次全民宣传。
环巢湖旅游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为环巢湖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助推合肥环巢湖旅游开发迈上新台阶。
巢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时洲——
应注重环巢湖旅游核心开发
对于环巢湖旅游发展,我表达三点想法。
一是点亮大湖。环巢湖的生命源泉来自八百里巢湖,我们要做好宣传策划。首先要完善品牌视觉系统。环巢湖旅游应该形成自己的旅游符号。举个例子,比如,北京长城,地域特色比较明显,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的宣传要有大湖印记。其次是开展旅游标准化,统一旅游团体。再次,我觉得要加强旅游符号的管理,注重媒体的推广。
二是整合线路。环巢湖沿线旅游景点众多,具有线长点多的特色,但是缺少带动。
三是打造核心。目前,环巢湖旅游还没有产生较高的旅游附加值,没有让游客真正住下来、玩起来,大部分还是走马观花。所以,要尽快确定环巢湖核心。我个人认为,巢湖中庙应该可以打造成一个核心,或者作为核心之一。因为,中庙的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升级改造,可以展示环巢湖特色地域文化。
市旅游局局长完颜绍建——
建设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
对于环巢湖旅游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想把环巢湖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
这个概念源于美国。美国建成了很多公园,比如,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而这些公园就是封闭的,需要收费,很多人不能被公园所辐射。于是,美国考虑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一些旅游休闲区。
鉴于此,我们准备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建设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国家旅游局也到合肥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合肥建设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条件基本具备。
合肥环巢湖旅游开发,恰恰契合了国家旅游局推进旅游休闲区建设的需要,并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第一,在生态和环境方面,合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源于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在区划调整后,市委市政府就把环巢湖生态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如今,环巢湖区域已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其旅游休闲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市同步启动实施了环巢湖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提升工程,道路、停车场、驿站、餐饮服务等设施得以完善提升,大大提高了环巢湖的旅游接待能力。第三,抓旅游大项目,尤其是像万达文旅城这样的项目。建设好了,能够使我们旅游休闲业态多元化,并大大提升合肥旅游的竞争力。第四是举办休闲旅游活动,助推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建设。近两年,市旅游局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一些符合国际旅游休闲发展新业态的活动,为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后,我市还计划加大水上旅游休闲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拓展旅游休闲的范围和影响力。
目前,建设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的方案已经拟定,将于近期联合省旅游局,报请国家旅游局审核。
市旅游局总经济师唐建江——
环巢湖旅游迎来发展良机
环巢湖旅游大道全线贯通,为环巢湖旅游全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劲的动力,开启了环巢湖旅游发展新的篇章。我认为,环巢湖旅游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主要有五个:
一是优美的环境带来发展机遇。环巢湖旅游发展最大的机遇是巢湖水体及周围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这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巢湖生态环境改善了,环巢湖自然风光优美了,可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
二是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来发展机遇。环巢湖旅游开发将加速安徽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提升合肥旅游业在全省的竞争力。
三是旅游交通便捷带来发展机遇。旅游发展、交通先行。如今,环巢湖地区交通十分便捷,从广义上说,合肥已形成了“米”字形旅游铁路线。从狭义上说,公路畅通。
四是融入长三角带来了市场与合作机遇。合肥融入长三角后,尤其是,去年被国家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不仅带来经济与交通的融合,同时,也带来客源市场的机遇和区域旅游深度合作的机遇,为合肥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美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带来发展机遇。2013年以来,合肥市积极在环巢湖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批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园区,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让乡村居民享受城市生活,也让城里居民享受田园风光。
肥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查鸿林——
要提升环巢湖旅游开发高度
对于环巢湖旅游发展,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应该把环巢湖旅游提升到像黄山一样的高度,将其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让外地游客到安徽,就是奔着环巢湖旅游而来,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第二,要追求差异化发展。环巢湖十二镇,古镇很多,我们要差异化打造。景点雷同了,我们看多了感觉会很腻,我们要做水的文章、古镇的文章,你要做就要做到位,这样,环巢湖十二镇才有各自的特色。
第三,环巢湖旅游可以开辟多条旅游线路。比如,合肥日报推出的环巢湖旅游手册,就很不错。我们可以把这些旅游景点,综合考虑,形成多条成熟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让游客到合肥来,按图索骥,打一个电话,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
合肥学院旅游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刘力——
环巢湖旅游开启合肥旅游新时代
合肥是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那么,我觉得应该在这个唯一上大作文章。
当前,中国旅游出现了5个“新常态”。即:旅游成为民众生活的“新常态”,休闲度假成为旅游形式的“新常态”,个性化成为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新常态”,散客、自助成为出游形式的“新常态”,网络化成为游客信息搜寻、产品预订的“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启合肥旅游新时代?我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是打造两个品牌。一是产品品牌,即浪漫巢湖。二是节事品牌,即国际马拉松。打造浪漫巢湖,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这是浪漫巢湖的“魂”;二是开发休闲度假产品,这是浪漫巢湖的“体”;三是广泛营造浪漫的意境,这是浪漫巢湖的“象”。在节事品牌方面,可以通过连续举办诸如环巢湖全国自行车赛、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赛等节事,打造节事品牌。
二是建设“两全”旅游。一是全域旅游——城市旅游化;二是全时旅游——夜旅游。在全域旅游方面,一是城市旅游化,二是市民游客化,三是空间立体化。在全时旅游方面,一是一年四季。像合肥的温泉游,就能很好弥补冬季旅游产品的不足。二是一天24小时。主要是要开发夜旅游,可以考虑建设特色街区和夜市,开展夜间旅游活动,营造夜间旅游景观。
三是实现两个创新。一是产品创新,二是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实现传统产品升级换代。要做好规划,让产品有差异,要有各自的特色,避免同质化。二是培育大众化旅游消费新热点。比如,规划建设汽车营地、汽车旅馆、汽车俱乐部等;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游活动;完善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三是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比如,提倡“慢生活”,打造“慢城”。
四是实施两个提升。一是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二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升。这需要完善两大体系: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还要建设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三个项目。
五是要打好一个基础,即生态修复与保护。总体来说,环巢湖的生态环境是非常优美的,一定要注意生态修复与保护,这是开发环巢湖旅游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