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3-4 16: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都市報:
打造“岐江新城”起搏中山城市“心脏”
总部经济区规划范围拟在东区、港口、火炬区交会地带
日期:[2013年1月11日] 版次:[QB02] 版名:[政闻]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条
<p></p>
南都讯 记者肖成 中山市创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独特模式,但一直缺乏一颗强有力的“心脏”,中心城区辐射力不够,因此中山亟须全力提升主城区首位度。近期,中山市有意打造岐江新城,范围大致是城北地带,东区、港口、火炬开发区的交会地带,面积约2000公顷,打造高端服务业平台,总部经济是重点。近日,概念规划专家评审召开,选出了优秀方案,规划快速推进,岐江新城呼之欲出。
进展:已票选出优秀方案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消息说,1月5日上午,《中山市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概念规划》专家评审会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市政府冯煜荣副市长、贺振章副市长、梁泽强副秘书长出席了评审会,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了评审会。评审会邀请了9名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3家设计单位的方案进行了评审并评选出了优秀方案。
上海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的研究方案被评为优秀方案,专家组充分肯定该方案结合珠三角与中山市域所做的研究分析,对方案概念规划理念表示认可,专家组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意见,要求设计单位就研究方案作进一步深化完善。
目标:打造高端服务业平台
据了解,“岐江新城”概念是在2012年上半年首次提出,之前曾提出过白沙湾总部经济区的概念,岐江新城是升级版,规模也有较大升级。由于岐江新城的规划仍未敲定,所以边界也未划定。南都记者获悉,“岐江新城”规划面积在2000公顷左右,未来大致范围是城轨中山站和城轨中山北站之间大片区域,东区、港口、火炬开发区的交会区。
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岐江新城的重点是发展高端服务业,整合招商资源,吸引高端产业进驻,总部经济是其中重点,同时发展金融商务、中介咨询、商贸展销等生产性服务性。同时,也将积极布局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打造岐江新城,提高中山市中心城区首位度,为中山未来发展注入活力。
“我们对岐江新城发展充满信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基本确定,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已基本成型,相信岐江新城的成长速度会比较快。
优势:区位交通得天独厚
为何要打造岐江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但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心脏”,没有形成城市的主中心。“翠亨新区”启动后,中心城区需要一个战略与其配合,岐江新城未来将与翠亨新区进行错位互补、协调发展。相对而言,翠亨新区规划侧重于长远,岐江新城侧重于近期;一个是东进,一个是北拓,都是中山市区位发展战略。
据介绍,岐江新城交通区位和资源环境等优势得天独厚,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远离历史文化风貌区,适合城镇建设开发。
就区位条件来说,近年来,城北地区(主要是石岐、港口)交通设施、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都顺应市场规律,得到快速发展,岐江新城选址刚好位于两大发展轴线的交会点上,也基本位于中心城区东西带状的中心位置。
从交通条件来看,岐江新城位于广珠城际轨道连线上,东边为中山站,西边为中山北站(未来将与高铁站并用,深茂铁路在此经过),直接联系了中山市的两大副中心———翠亨新区和小榄-古镇片区,有利于全市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
同时,港口还有高速公路中山北出口,通过江中高速可以连接深中通道、京珠高速(东线)和太澳高速。因此,该地区也成为中山市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从城市中心滨河景观来看,该地区处于岐江河入海的“瓶颈段”,岐江河从中间穿过,打造岐江新城,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河两岸”城市景观,也有利于两岸交通通道联系,重新塑造中山“滨河滨海”城市新形象。
[高端声音]
在专家评审会上,副市长冯煜荣表示,中山市规划建设的岐江新城位于中山老城服务板块和火炬开发区板块的中间地带,易于沿线城市主干路网承接中心城区高端功能的外溢,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与空间的拓展;且对外交通条件优越,有助于吸引新型高端功能;自然景观资源突出,有利于功能再挖掘和综合利用。
副市长贺振章表示,本次评审会对“岐江新城”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空间布局、形象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讨论。各部门、镇区要尽快完善该规划的意见以书面形式送至市城乡规划局;规划部门要尽快梳理与会各方的完善意见,指导协调设计单位深化调整方案;优胜单位要根据评审意见完善设计方案,推进项目成果评审工作;要加快《岐江新城分区规划》的编制进度,为尽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