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KIMI

你对上海近些年摩天发展满意程度调查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6 1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城市高楼不少,但是规划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1: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M2从96年以来,平均在20%左右,对私营企业而言,问题不是保本、保值、跑赢CPI这么简单,问题是要跑赢M2。私营资本最正确、最理性的经济选择是抽出投在实业的资金,转而投入到更符合M2增长方向,从而利润更高的领域,其中主要的就是房地产。依靠出口拉动作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M1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外汇占款的增长,而外汇占款的增长则主要来源于外贸顺差和由此吸引来的资本流入,M1的发行越来越集中到外贸集中的地区,江浙深圳等。由于房产业的存货—房产和无形资产--土地都可以凭借评估升值并通过多种形式套取更多的贷款,而实业的存货却面临贬值且通常不能作为抵押物,生产资料投资更是不断贬值折旧,于是,房产贷款比实业贷款更容易增长,且贷款的增长受有效需求的限制更小。于是,当2001年起房市高涨并成为高利润行业之后, M2的增长逐渐从外向型企业生产贷款的拉动,转向房产、土地开发和抵押贷款增长的拉动,大量高楼拔地而起,经营城市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地产泡沫相当严重,尤其是商业地产,十八代后,政府将会主动刺破泡沫,休整3-5年,以轻装上阵。2016年前,你会发现房地产疯狂的地方,规划的高楼,将只会在纸面上了,烂尾楼遍地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13: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eric321

上海发展缓慢的原因有:
1.经济转型升级定位不明确,制造业流失外地,新项目很少。金融业方面,中央虽然给了一份“两个中心”规划,但实际政策支持却很少。股市国际版、人民币离岸中心和自贸区的构想均没能实现。一些金融业的开放政策甚至还不如深圳前海所争取到的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却已出现“空心化”的危机。

2.“东八块”和“社保基金”事件以后,上海官员求稳心态较重,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市区旧城改造进展缓慢,浦东新区也没有什么新的增长点和改革开放试点政策。郊县的发展还是沿着传统郊区卫星城的思路,没有什么突破。一些郊县的发展还不如苏州下面的县级市,值得检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2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goldcoast


    等政策还不如靠自己 这几年做官的日子太舒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21: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tans 于 2013-3-3 22:43 编辑

其實個人認為,上海不必事事也模仿香港式的高樓大廈林立!
上海應該走自己有特色的城市發展!而且高樓大廈多,也不代表經濟好,或城市先進程度高!
上海,深圳,或廣州,也太模仿香港了!不是高樓多,便是比香港成功!
上海,深圳,或廣州應該發展香港沒有的城市規劃,才能真正勝過香港!
例如可以模仿台灣信義商業區的發展,很有特色,這都是香港沒有的規劃,但也很成功!

台灣有新光三越,,,深圳也可仿傚成立深圳三越,發展百貨區,深圳三越A,B,C,D館等等,這都是香港,甚至全中國沒有的模式,也可吸引更多人流!和給人一種高格調的感覺!

所以總結,上海,深圳,或廣州應該將資源放在獨特和高級的城市規劃,而不是像傻瓜般不斷興建高樓大廈,這種做法很愚蠢,所以上海,深圳,或廣州應該思考如何發展得比香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stined 于 2013-3-4 22:24 编辑
其實個人認為,上海不必事事也模仿香港式的高樓大廈林立!
上海應該走自己有特色的城市發展!而且高樓大廈多, ...
Titans 发表于 2013-3-3 21:33


说的很对,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但也仅仅是内心的一颗种子。
只能说:
1)对于大陆来说,现在依然在走模仿的道路,不会有太多自己的特色。因此自然还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遗憾的是,在自己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先跟上别人的脚步以防落后太多被挨打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2)以前太落后、太屈辱、太贫穷了,所以有机会富了就会伴随一些自卑和不自信,以显示自己的“今时不同往昔”,就会拼命去获取以前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以填补自己失落和空虚的心。

其实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是一回事。指望中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模仿香港或欧美不现实;而指望中国现在就开始摆脱模仿,从自己的文化中发掘一些特色的东西进而实现自己东方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服饰设计、商业、生存哲学、生活理念乃至文明的创新更不现实。
大多这类涉及由低级到高级的问题,个人觉得其实没什么必要担心,一是因为到了一定时候自然会普遍觉醒;二是即便现在担心了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是个缓慢的过程。这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钱或权;需要的是“不努力”,而不是努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或者顽强奋斗之类的东西。
   
说实话,至少现在我宁愿把解决“思考如何发展得比香港/欧美好”这个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台湾身上。欢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2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博有点开伤掉了,不过陆家嘴的整体密度已经接近饱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08: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规中矩,希望能更好些{: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17: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M2从96年以来,平均在20%左右,对私营企业而言,问题不是保本、保值、跑赢CPI这么简单,问题是要跑赢M2。私 ...
leezh2011 发表于 2013-2-26 11:47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这已不关乎政策具体该会如何落实这一转型,关键是,就该这么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出路,地产之路走得太远,对国家会有更大的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7 1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摩天,我喜欢法租界隐秘在梧桐深处的那一抹优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2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喜欢20-40层那种楼,但是一定要比较整齐,建筑质量好、档次高,形成规模,有住宅也可以,比如徐汇滨江,徐家汇之类的,陆家嘴那种畸形,我指的是2-3栋高耸入云的真的很不协调,也不实用,成本由高,只是用来满足虚荣撑面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00+几乎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把一些老房子好好改造,上海做的再精致一点,比什么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应该开辟新的战场,像当年开发浦东一样大开发大虹桥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部在深圳特区的银行:

  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华润银行、中国华商银行、中国科技银行、前海银行、交通银行(国际总部)

  总部在上海的银行:

  交通银行(内地总部)、浦东发展银行






  4、摩天大楼                  

  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都是国际大都会,都是摩天大厦林立的城市,区别就是:


  深圳的摩天大厦更高,更亲民,更后现代,更气势磅礴,更国际化,更能代表中国的国际形象,是全球500强、各大集团和央企中国总部、国际总部或南方总部的自用办公大楼。如:

  999m的全球第一高楼“中国中心”(深圳后海,由中投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在深圳后海投资,未来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全球总部,google“中投公司 中国中心 深圳前海”查询)

  668m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福田CBD,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大华基金、平安利顺货币经纪公司总部),

  525m的华润集团总部大楼(深圳后海,华润集团、华润银行、华润信托、华润金融、华润医药、华润电力、华润水泥等17家子公司总部),

  408m的中海油南方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278m的中国航天国际运营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68m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大楼(深圳CBD),,
  441m的深圳京基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罗湖CBD),
  388m的汇丰银行(大中华区)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200M的恒生银行全球培训中心(深圳平湖金融后援基地)
  366M的交通银行(国际)总部大楼(深圳前海)
  588m的鸿海暨富士康全球总部大厦(深圳龙岗华为科技城),
  532m的佳兆业环球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华强北),
  368m的日航国际金融大厦(深圳后海),
  建筑高度超过350m的腾讯总部大楼即腾讯滨海大厦、百度国际运营总部大厦和阿里巴巴国际总部大厦(这三座总部大楼均位于深圳后海片区),

  388M的华为控股全球总部大厦(深圳华为科技城,双子座大厦,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382M的中国基金大厦(深圳CBD,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公司总部)
  388M的招商银行大厦(招商银行总部,深圳CBD)      
  538m的中粮集团(国际)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20m的中石油天然气总部大楼(深圳前海),
  286m的中铁南方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18M的中国建材国际运营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28M的中信证券大厦(中信证券总部,深圳CBD)
  268M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部大厦(深圳CBD)
  318M的中国生命保险集团总部大厦(深圳CBD)
  208M的中投证券总部大厦(深圳CBD,建设银行国际总部和中投证券总部所在地)

  222M的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证监会投资,深圳南山大学城)
  333M的中国金融监管大厦(深圳后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一行三会南方总部和国际总部所在地)  

  ........(太多了,不列举了)

  以上信息,请google“公司国际总部 南方总部 深圳前海”查询。


  而上海的摩天大楼都是港商、日商和深圳、广州、上海、澳门的房地产商开发的写字楼项目(上海的顶级地标:420m的金茂、487m的环球、规划高度574m的上海中心),用来出租的,缺乏总部气质和国际风范。



  5、体育设施                  

  深圳有很多符合国际最高水准体育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上海的体育设施比较陈旧,仅能符合中国内地体育赛事要求。


  看看深圳的深圳水晶体育场、深圳水晶体育馆、深圳湾体育中心(别名“春茧”)的超现代感和超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设计、建筑理念,再看看中国唯一一个具有360度悬吊屏幕的、达到美国NBA比赛要求的深圳水晶体育馆;

  -------------------------------------------------

  2011深圳世界大运会,

  2011年8月12日20点,深圳湾体育中心(别名“春茧”),开幕式,

  据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奢华、最气势磅礴、最国际化的开幕式,HU总宣布开幕。

  远超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的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1-5套,国际频道),35家省级卫视,93个国家电视台,全球盛大直播!

  值得期待!
  -------------------------------------------------                 

  再看看我们古董级的上海体育场、虹口体育场和源深体育场,汗颜......




  6、金融和经济

  说我的本行吧,深圳和上海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个有证券交易所的城市(深交所和上交所),港交所是全球化交易所,暂且不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齐全(证监会肖主席上台后,有意将国际板也放在深交所,并把深交所打造成为和纽约、香港、伦敦一样的超级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1568家,2011年深交所IPO集资额仅低于港交所,高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只有主板,上市公司数量874家,2011年上交所IPO集资额位居全球第六位。

  排名第6位的上交所要追上排名第2位的深交所,上交所加油啊......


  深圳特区的上市公司数量268家,潜在和储备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基本是金融、高科技、供应链、网络、物流、文化产业、数据分析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

  上海的上市公司数量是134家,潜在和储备的上市公司数量为73家(基本是机械、纺织、小商品等传统行业)

  2011年,深圳人均GDP23.8万元,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上海人均GDP是6.8万元,只是发展中国家水平。(以上数据为GDP/常住人口)

 



  香港(中环)+深圳(前海)+广州(珠江金融城)=全球超级金融大都会

  将代表中国,代表大中华区参与全球金融竞争,引领全球金融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6:55 , Processed in 0.04860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