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n137

[综合其它] 楼,不在高,有仙则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中,能看见,双井巷,群艺巷[赵千户巷],西鼓楼巷等,都是老合肥鼎鼎大名的老巷子,里面有许许多多故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解说的很好!!!支持!!{: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tn137


    我发现我罔做20多年的合肥人,老庐阳的巷子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个小文
曾经遍布庐州古城的书院
现代人接受教育的地点和形式很多,而在古代,书院是主要的专供学子们读书或大家们讲学的处所。古庐州城里曾经遍布了大大小小的书院,可谓历史悠久、历经沧桑。至今,许多原址上还弥漫着书香。
    最早的景贤书院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鼎盛时期是在宋代。最初,书院大多为民办的学馆。一些富裕之家、饱学之士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修建学舍,有的还置办学田收租,以充办学经费。后来发展到官府也设立书院,其实已经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作为固定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安徽省历史研究所的翁飞博士介绍说,宋代著名的书院有四个,即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古庐州城里的书院名气和影响力自然比不上四大书院,但也是影响了一大批莘莘学子,而且从时间和办学内容、办学成果上来说,有许多值得骄傲之处。
    在今天的蒙城路与安庆路交口的地方,合肥市六中中校区的校园里竖立着一座纪念碑,是一本翻开的书籍雕塑,上面记载着这里曾经是学宫所在地,俗称文庙。最早是庐州府学,即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而现在的仿古建筑是解放后新建的。
    根据资料记载,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曾经有人撰文说“合肥最早书院为元代所建的三贤书院”,那三贤书院其实就是景贤书院。元朝揭徯斯在《景贤书院大成殿记》里解释说,所谓三贤指的是宋枢密副使给事包孝肃公、太子少保马忠肃公和敷文阁直学士王定肃公。
    这三人中,包公大家都十分熟悉,马忠肃公指的是庐州人马亮,字叔明,生于957年,卒于1031年,宋太宗时的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工部尚书、太子少保。马亮家族在北宋时为合肥第一家族,可考为官的有十几位之多,与宰相辛仲甫、吕蒙正、吕夷简、王珪等都有姻亲,《宋史》里有马亮传载;王定肃公指的是王希吕,字仲行,他虽然是宿州人,但担任过庐州知府,《宋史》里说他“天性刚劲,遇利害无回护意,惟是之从”,也是一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人。
    明朝时,四川省西充县人马金就任庐州知府后,特别重视教育,发展了景贤书院,培养才子。《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文说:“马金所至有惠政,民庙祀之。”时称“天下清廉第一”。
    历史上,那里是几经兴替,屡遭战火。1853年,太平军进攻合肥,一把火将那里所有的建筑焚烧殆尽。后来,还是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重新将其修复。可以说,这里历来都是书生学者以及清官们流连忘返、研疑解惑的场所,留下了庐州众多名人的足迹,包括姚铉、窦默、蔡悉、龚鼎孳、李天馥、朱景昭、蒯光典、李鸿章等。
    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到那里。抗战时,学校迁到立煌县(今天的金寨县),改称“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才重新迁回那里,几度易名,至1956年创办完中时方定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虽然校名屡经更迭,校园数次搬迁,但优良、严谨的办学传统却流传至今。·········文/李云胜
看看文中的景贤书院旧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咦,这不是四中里面的那座建筑吗?怎么楼主文中说是六中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历史上的景贤书院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另有配殿、礼门、崇圣祠等附属建筑,大成殿里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位,两厢配颜子、孟子等人之位。
    翁飞博士骄傲地说,咱们合肥自古“学风优颖,几同邹鲁”,历朝历代都重视书院的建设,每逢盛世或每逢州守尊师重教者,都要对书院进行重新修缮。规模大者如宋嘉定时,书院有房屋三百余间;学事盛者如明弘治间,有殿、庑、门、堂、桥、斋、居、号室,“尊经有阁,明伦有堂,师生有居,游息有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咦,这不是四中里面的那座建筑吗?怎么楼主文中说是六中呢?
栢景湾野狼 发表于 2013-1-26 22:45



    四中撤销了,现在是六中,老名字没拆掉,不知可是老四中人的有意为之,今天去拍个相片,以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处是正学书院,是明朝嘉庆年间由督学耿定向向知府喻南嶽建议修建的,按照《安徽省教育志》上“安徽各县书院一览表”,院址在县学的西边。而《嘉庆•合肥县志》上对原先的县学基础有描绘:洛水桥东,前至前大街,后至后大街,东至庐州营署,西至孝义巷。大家都知道前大街和后大街分别是现在的长江中路和安庆路;那么孝义巷呢,有资料说也叫孝女巷,因为附近有一座忠义孝悌祠而得名,位置在洛水桥东三十米处。而洛水桥就在今天的长江中路和六安路交口;至于庐州营署,据相关专家考证应该是在今天花园宾馆的位置。    这样分析,县学应该在今天安徽省总工会的位置,而其西边,过去有过正学书院。
    还有一个兴建较晚的书院是斗文书院,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文献记载十分简单,为知府王业兴捐俸倡导建,地点在城隍庙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2: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撤销了,现在是六中,老名字没拆掉,不知可是老四中人的有意为之,今天去拍个相片,以资纪念 ...
tn137 发表于 2013-1-26 22:51


惭愧了,信息更新度不够啊,亏我还天天开车从安庆路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庐阳书院
    说实话,在现代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对距离已经十分遥远的书院还真感到陌生。翁飞博士说,可不能小觑书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古时候,读书人能够进入书院学习,那是一件非常荣光的事情。
    书院招收的学生对象与州、县官学还是稍有不同的,州、县官学以考取的秀才为对象;书院的生源一般是贡、监生,还有未考取秀才、年龄较大、已读完“四书”五经的童生,当然,已考取的秀才准备参加乡试的,经过书院考试合格,也可到书院学习。
    历代书院都制订有组织管理、学生待遇和教育教学等各项制度。单是书院负责人的名称就千奇百怪,各朝代、各地区都不尽相同。常见的有山长、院长、洞主、堂长等,以山长之名用得最久、最广。山长以教学为主,兼管院务。山长多是地方上品行端正、学问精通、有一定声望之人或一派大师。元代以后,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山长改由政府任命,成为与学正、教谕并列的学官。同时,政府还定期予以考核、奖励、提升,少数院长还有由地方长官兼任的。
    说到庐州城里的书院,根据《安徽教育志》的记载,先后有五所,而最著名的是庐阳书院。
    1705年,清代知府张纯修在那里创办横渠书院,继改称庐州书院。历任官员和乡绅都慷慨捐赠,康乾嘉年间数次修缮扩大,并划苇荡、学田和典当租息供书院开支。不幸的是在1853年毁于太平军攻打合肥的战火。
    1862年,富绅褚开泰捐资重建。1879年,李鸿章等人提议将府学考棚余屋增修扩为书院,增加学田,李鸿章亲题匾额。到了1902年,李鸿章长子(实为四弟李昭庆过继)李经方捐资助学,在庐阳书院基础上将其改为庐州中学堂,俗称小书院,地点就在今天的合肥九中
    需要强调的是,合肥历史上还有一处大书院,位置在今天省政府的位置,不过那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院,而是府考的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引用的文字,都出自于李云胜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3: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某画家笔下的后大街,有点理想化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3: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转一段小文
庐州府学流传千年的书香
从省博物馆向西,穿过喧嚣的蒙城路,紧挨着繁华城隍庙的地方是一所学校,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合肥四中,不久前刚刚和合肥六中合并。引人注目的是校园内的那些中国传统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散发着浓烈的书卷气。围墙外的路人经过那里时,忍不住都要伸头探望一番,有的眼睛里还会闪烁着一连串的问号。旁边卖报纸的大爷告诉我说,这就是文庙,古时叫,是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
    源远流长的学宫
    “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修改为学宫。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朝时,四川省西充县人马金就任庐州知府后,特别重视教育,发展了景贤书院,培养才子。《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文说:“马金所至有惠政,民庙祀之。”时称“天下清廉第一”。
    历史上,“庐州府学”几经兴替,屡遭战火。1853年,太平军进攻合肥,一把火将“庐州府学”焚烧殆尽。后来,还是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重新将其修复。说起这段历史,不得不说到李府和“庐州府学”的历史渊源。李鸿章20岁时被庐州府学选为优贡,当时,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在京为官,他立即来信催促李鸿章北上准备来年的顺天乡试。李鸿章不负父望。第二年乡试一举高中,但1845年的会试却落了榜。在父亲李文安的介绍下,李鸿章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开始,曾国藩并没有轻易答应李文安收李鸿章为弟子,要先看看李鸿章诗文功夫再说,李文安于是送上儿子的近作,其中有一首写到: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曾国藩看后觉得李鸿章有大家气魄,称其“才可大用”。1847年,李鸿章考中丁未科二甲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以24岁的年龄便走完了八股考试的全过程。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这位李大人的是非功过,但这位从“庐州府学”走出的“李合肥”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为当时的合肥人争了光,以至于有民谚云: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
新学兴起后,“庐州府学”已经是一座空壳了。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入,当时曾以“朝曦读书会”运动响应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而闻名一时,据说,安徽省委原第一书记曾希圣夫人余淑就毕业于合肥女中。抗战时,学校迁安立煌县(今天的金寨县),改称“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合肥,几度易名,至1956年创办完中时方定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虽然校名屡经更迭,校园数次搬迁,但优良、严谨的办学传统却流传至今。
··············文/李云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栢景湾野狼


    你基本猜对了,重开业的书店将会非常特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7 12:23 , Processed in 0.0445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