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fmarco

[时讯] [2013.01.06]--[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启动轨道三号线前期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6 14: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3号线优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4: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州路改单行!!必须得改了,都成什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4: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新闻是不是复制粘贴后,改了下日期?
老是展望,脖子都抻成长颈鹿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5: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五号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5: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3-01-06 来源: 安徽商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1/06/c_114265246.htm

新桥机场正式启用、地铁2号线全面建设、环巢湖大道竣工通车、合肥新十中开建……昨日上午,合肥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合肥市长张庆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合肥人过去一年的“好日子”,2013年合肥人将过得“越来越好”,“大湖名城”今年将在做好扩大有效需求、做大做强产业、推进城市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十个方面发力。

  经济好声音 “加速度”

  合肥人腰包将再鼓一点

  2013年,合肥人的腰包将再鼓一点。按照合肥市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该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0%以上;节能减排达到省控目标。

  诞生一批超50亿元项目

  2013年,一批超5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将在合肥诞生,主要围绕巢湖综合治理开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城乡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0亿元。围绕建设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加快华南城、南翔万商、宝湾物流、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区。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伴随着南车轨道车辆制造维修、TCL冰洗生产基地、江汽-纳威司达发动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合肥今年将再打造一到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继续做强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家电、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加速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建成国家家用电器产品质检中心。

  启动“中科智城”规划建设

  目前,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未来将组建一批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申报未来网大科学中心。推进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省市联手,推动语音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提升实体化、开放式运作水平。进一步完善“一中心、三基地”成果展示、创新服务等功能,加快二期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启动“中科智城”规划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5: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商报]蜀山区将建三大主题公园

2013-01-06 来源: 安徽商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1/06/c_114265431.htm

从今年开始,合肥市蜀山区将连续5年每年拿出3000万元,作为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进董铺水库水源地保护村庄搬迁和土地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北部生态区建设。此外还将集中建设中心村(居),完善农村配套公共基础设施。

  从今年开始,蜀山区动工建设三大主题公园(清溪路公园、科学院路与樊洼路交口东北角董铺水库南岸湿地公园、植物园南扩),培育民族村(梁墩)、整治特色街(大铺头科学院路)。(陈明 许建军 汪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5: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理念深刻转变 合肥高新区开放创新谱新篇

2013-01-06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1/06/c_114259686.htm

内容摘要

    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合肥高新区建区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带领全区人民,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立区宗旨,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抢抓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多重政策高度叠加的战略机遇,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快速推进合肥创新平台和城市西部组团建设,着力改善民生,集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跃升至第12位。

    发展理念深刻转变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责权清晰、考核明确、运转协调、效率第一的管理体制;坚持创新开放的理念,注重产业的整合与集聚,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实现了园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五年预计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66.3亿元,年均增长21.9%,实现工业总产值2761.7亿元,年均增长28.2%;实现工业增加值737.2亿元,年均增长2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2.2亿元,年均增长24.9%。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48.02亿元,年均增长19%;完成招商引资524.1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五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项目是生命线的理念,紧盯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格力、美的、大陆轮胎、长安、晶澳、美国3M等重大项目,实施“重点企业发展计划”、“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支持企业上市、海归创业、鼓励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等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帮助企业争取各类资金3亿元以上,为600个项目办理免收费1.12亿元。区内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增至109家,超百亿元企业增至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频节能技术引领家电产业高端升级,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格力公司在高新区累计总投资达56.3亿元,三洋公司新建年产400万台节能电冰箱项目一期竣工,格力商用空调、美的中央空调建成投产,家电产量占全市家电四大件产量的半壁江山。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扩张升级,长安集团30万辆微车改造项目;公共安全产业确立了全国领先地位,与电子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全球“首个开工、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示范网项目启动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异军突起,全产业链推进,阳光电源入选“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和“世界新能源企业500强”,晶澳太阳能、美国3M、中建材等一批龙头企业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快速聚集,区内企业增至305家,《黑脸大包公》等优秀作品走出国门。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建设联通共享的区域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全省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务”中心,合肥创新平台一期55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全省科技创新展示中心和高新区展厅建成开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微电子测试平台、动漫渲染平台、软件评测中心、家电工程研究院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和中国技术成果交易所、深交所等高水平中介机构入驻,国家家电质量检测中心快速建设;孵化基地入驻企业205多家,入驻率90%,孵化基地二期7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将于2014年3月全面建成。量子通信、腾讯、美国思科等知名企业入驻,国家火炬计划合肥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成功获批。

    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与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深化与中科大、合工大、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技38所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组建公共安全产业研究院、家电工程研究院等实体性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光伏发电、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力支持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融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培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建设。区内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基地增至14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8个。海外留学人员创业项目获得立项16个。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2011年专利授权量1850件,增长167%,工大高科荣膺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和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高新技术企业301家,占全市的50%以上。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43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5家(全省6家),企业拥有有效专利突破1万件,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8.8亿元。

    强化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孵化服务前伸、后延、深度拓展,区内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已建成孵化器、加速器面积10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目前,在孵企业近1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毕业企业300多家。

    强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搭建科技融资平台。培育上市企业14家,累计募集资金96.47亿元;政府引导的风险投资基金国安、高科、兴皖等4只总额13.2亿元;常年在区内活动的风投公司20多家;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启动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试点和新三板试点工作,形成了政府资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上市融资、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融资体系。

    加强人才服务,弘扬创新文化。高新区制定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引进海归创业团队36个,支持项目资金达1.05亿元。坚持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四创电子等13家企业引进外国专家48名,占全市的52%,企业院士9人。在企业中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大气创业、高端发展”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开展创业培训。高新创业园为在孵企业举办市场营销、项目申报、人力资源等培训100多期,受训5000余人次。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城市面貌深刻变化

    五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即以王咀湖、柏堰湖为核心的研发、孵化、商住、办公综合服务区,以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为两翼的产业区)和多层次规划体系,加速推进创新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和南岗科技园建设,发展空间迅速扩大,增至12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3.76亿元。新增新建创新大道、长宁大道、望江西路西延段等市政道路108.59公里,合芜蚌试验区核心区主干路网体系形成,示范区、合作区、建成区的交通全线贯通。新建10万吨/日的供水加压泵站1座,新建供水管道88.1公里,供水能力由6万吨/日增至16万吨/日;新建220kV变电站1座、110kV公用变电站5座(含企业自管2座)、35kV变电站11座、10kV公用开闭所9座、建设污水管道114.57公里,供热管道更换6.4公里(新建1公里),天然气管道49.85公里,新增供电线路179公里(含企业自管121公里),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年来,高新区始终牢记执政为民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努力让全区老百姓在加快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2008年以来建成、在建的拆迁恢复点项目共14个,总建筑面积301.6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6278人;建设廉租房1916套(建成892套,在建1024套),约占全市总量的29%;建设公租房18121套(建成8912套,在建9209套),约占全市总量的24%。新建各类幼儿园、学校增至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至4家,引进了安医大一附院高新医院、合肥七中、中加国际学校、体育活动中心、祥源城市综合体、新华&华纺商业综合体、东航安徽总部、长安汽车综合体、香港志荣酒店、富绅五星级酒店等公共服务和现代服务业项目24个,总投资293.5亿元,为产业发展、人才聚集和人民生活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持。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0.54%,完成村村通水泥路70公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先进水平,重点排污企业达标率、危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新增公共绿地面积约166万平方米,园区绿地率达42.4%,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共绿地达18.36平方米。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创建平安高新,园区和谐稳定,连续九年没有发生命案。

    当前,高新区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自我加压,敢为人先,勇破难题,按照“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战略定位,聚焦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心无旁骛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聚焦示范区,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发展与城市西部组团建设的双跨越,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到2015年实现GDP700亿元(集中新建区,下同),工业产值2000亿元,在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跻身全国十强高新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新城,为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背景资料

    正在建设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省市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进科教与经济相结合、打造江淮硅谷的一号工程,自项目启动以来,高新区严格按照省、市领导指示精神及专题协调会议精神,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进行部署,分管领导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度并全面做好现场服务工作。

    在征地报批阶段,一期575.74亩土地从上报征地材料到获得省政府批文仅用了23天,开创土地报批速度最快纪录。在水电等现场配套方面,在2012年7月28日综合主楼项目开工前一周,高新区已全面完成场地清表、通讯线路拆除、10kV供电线路迁移及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报装、现场临时办公场所建设、施工道口开设等各项工作;在学生公寓(住宅产业化)项目施工时,从接到任务开始,3块DN80mm水表报装到水表安装通水仅用1天半时间,400kVA变压器及配网供电线路架设到位并通电仅用4天时间,新开三个施工道口仅用1天时间,开创了“合肥速度”。在现场服务方面,高新区抽调专人24小时进行全过程服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皖北三市进千亿。。。。
看来统计局要发力了
一般进入千亿,发展就会进入快车道了
3号线不是轻轨么,要开工的话估计完工的也快
最最期待还商合杭啊 快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19: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三号线快点上马啊,合肥需要一番地铁大建设啊
吴戴卫 发表于 2013-1-6 11:40



    是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路过蒙城北路那个所谓的汽车俱乐部吧?看到凯迪拉克和尼桑都建好运营了!就在路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提滨湖700+的广播电视观光塔了,难道这个项目真的黄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chcbszxd
    额 为什么要对没影子的事感兴趣呢。
     那个早得很,合肥目前不适合搞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商报]肥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

2013-01-06 来源: 香港商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1/06/c_114268615.htm
近日,肥东县安徽天信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24家农业企业正式被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认定为2012年度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至此,肥东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农业产业化「双百双千」(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0家、龙头企业营销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标圆满完成。岳德连许庆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商报]合肥包河工业区转型跨越夺第一

2013-01-06 来源: 香港商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1/06/c_114268614.htm

在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的2012年度全省152个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合肥包河工业区名列第十一位,位居安徽省县区开发区第一位。

    近年来,合肥包河工业区围绕“二次创业、转型跨越”主题,以“招大引强”为主抓手,全面打造现代都市产业园,经济社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到2012年底,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5亿元,招商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00亿元大关,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实现税收超1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

    新兴业态引领园区转型

    去年以来,该区始终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上,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引进总部经济、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和新兴产业,推动园区转型“加速度”前进,招商引资总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一大批体量大、质量优的重点项目纷纷落户。

    在总部经济上,引进了安徽省在册企业中注册资本最大、高达32亿元的中国神皖能源公司安徽区域总部、中铁十三局华东区域总部等;在电子商务产业上,打造了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包河互联网产业园;在产业地产上,园区与联东集团、中国轴承协会、清华紫光等企业达成意向。目前,中国产业地产第一品牌联东集团,将投资100亿元在园区兴建产业综合体,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年税收超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在文化产业上引进了安徽茶博城、皖新传媒总部、金鼎盛世、合肥报业全媒体产业园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商贸综合体上,引进了投资超百亿元的南翔万商智慧汽车城,投资百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也正在洽谈之中。

    “包河智造”推动园区升级

    为加快园区升级步伐,包河工业区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一方面以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另一方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全面推动“包河制造”向“包河智造”转变。

    汽车是包河工业区发展工业的重要支撑点。围绕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车前、车中、车后经济,特别是围绕汽车研发,与上海交大等十余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全面推进汽车核心零部件先进技术“升级换代”。目前,园区共有与汽车相关联的产学研科研中心9家,全国唯一的安凯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已经开工,巨一自动化机器人、恒信发动机配件等科研水平都居全国领先地位。作为新兴业态和新生力量,以新能源汽车、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撑的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火车头”,预计全年实现产值52亿元,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30%,高于全区规模工业增速23.1个百分点。园区还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据统计,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安徽省创新型企业3家,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11家。通讯员黄晓玲 记者龚舒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6 2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5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被媒体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EAST)项目又获得重大进展,东方超环中性束注入系统实现100秒长脉冲中性束。

据悉,此轮实验获得的长脉冲中性束引出,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中国在中性束注入加热研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国家发改委大科学工程“东方超环”(EAST)辅助加热工程项目的中性束注入系统(NBI)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初步验证了系统的长脉冲运行能力。

中性束注入系统是国家发改委资助的大科学工程“东方超环”(EAST)辅助加热工程项目的两大辅助加热系统之一,完全由中国自行研制。该系统涉及精密强流离子源、高真空、低温工程、高电压及隔离技术、远程精确测控、等离子体和束诊断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轮实验中,中性束注入系统团队按实验计划仅利用10天的调试,即获得束能量30keV、束流9A、束功率约0.3MW、脉冲宽度100s的长脉冲中性束引出,实验在成功测试MW级强流离子源性能的同时,也验证了NBI各子系统具备100秒的长脉冲运行能力。

目前该实验结果的获得,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已基本克服重大技术难关,为中性束注入系统在2013年投入EAST物理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EAST装置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胡纯栋吴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8 01:14 , Processed in 0.04628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