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淳良里、堂子巷、古城、七更点、状元坊历史文化街区(添加说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 22:52 编辑

淳良里21号-恽氏砻坊住宅
恽氏砻坊
  据《芜湖市志》记载,恽氏是芜湖县人,至1927年恽天植兄弟五人所开砻坊已有崇发、复记、宝丰祥、利丰、翠丰五家,他们在芜湖县的南乡、麻风圩一带原有2000亩良田,经过10余年苦心经营,又陆续购进1万余亩,其中二房(宝丰祥老板)最阔,约占50%,次为五房(即利丰老板)。南街17号、18号和19号均是恽氏兄弟砻坊所在地。这组建筑群是恽家购于1930年,房屋前后共有五进,青条石的地基,上砌青砖,颇有气势。特别是南街17号,这幢气派的老宅建于1895年,在南街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建筑了。它的外墙是青砖实纳上顶,并且是用糯米稀砌成,因此,虽经百年风雨,至2003年被拆除时依旧牢固无比,除了南街,恽氏兄弟在芜湖其它地方还有大量房产,像西街、淳良里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2-8-4 18:0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 22:44 编辑

淳良里15号-崔家大屋

崔家大屋

      站在九华山路朝着淳良里方向看去,一座极具徽派风格的建筑立刻就会吸引住人们的眼球,这就是坐落在淳良里15号的崔家大屋。最初的崔家大屋占地要比现在大得多。除了15号以外,淳良里11号、13号和索面巷24号、26号也同归崔家所有。能够建造如此规模的建筑,它的主人肯定不会是凡夫俗子。从原房管局档案科查到的房屋登记表上得知,崔家大屋所有房屋的主人均为一个人,名叫崔右箴。


  建造崔家大屋的是崔右箴的父亲,如今,他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了。只知道他是泾县太平县人,曾经在江西某个地方当过一段时间并不太长的知府。然而,面对淳良里15号内那些随处可见的雕梁画栋,人们在惊叹之余,很难相信仅凭一个小知府的能力就能建起来的。据居住在这里的崔右箴的孙子回忆,崔右箴的父亲之所以能建造起如此规模的豪宅,更主要的原因是崔右箴的爷爷,一位曾经当过清乾隆皇帝老师的显贵,就是老百姓常讲的所谓“帝师”,他以帝师身份长期生活在乾隆帝身边,深受乾隆帝宠爱,致仕时乾隆帝赏给了不少金银珠宝,他回到老家泾县后,这些金银珠宝也随他一同回到了泾县。这位帝师去世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崔右箴的父亲拿着这笔钱来到了芜湖,在淳良里建造起一座崔家大屋。  
  崔家大屋占地极广,仅仅淳良里15号一处房产的占地面积就达到322.19平方米,而正门前还有一个颇为宽敞的庭院,青石板铺成的地面百余年后依然洁净、整齐,大门四周水磨青砖严丝合缝,一条条菱形勾缝清晰可见。  
  崔右箴的父亲建成包括淳良里15号在内的崔家大屋后,取堂号“崔种德堂”。寓意“广种善缘,多行德举”之意,并将写有堂号的楠木牌匾高悬于正厅之上,以便家人时刻铭记。据崔家后人介绍,牌匾的背面原本还藏有一只樟木箱子,里面藏有一件乾隆皇帝赏赐的黄袍马褂,还有一道这位“帝师”致仕时,乾隆皇帝赐的圣旨。牌匾、樟木箱子,还有黄袍马褂、圣旨等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还完好地保存着。“文革”时期,在一片“破四旧”的口号声中,崔家大屋也不能幸免,屋内的许多木雕、砖雕均遭破坏,“红卫兵”还爬上高达三米多高的房顶,从“种德堂”牌匾后取出沉甸甸的樟木箱子,他们将黄袍马褂和圣旨全部没收。“文革”结束后,虽然圣旨已不知去向,但黄袍马褂竟奇迹般地又被发还到崔家后人的手中。只可惜当时人们普遍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历尽磨难的这件黄袍马褂被崔家后人东一块西一块地剪下来,成了孩童手中的玩物。这件历经三百多年的文物还是最终未能保存下来。对说到此事,崔家的后人都惋惜不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 22:4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 10:40 编辑

堂子巷   
    芜湖老城区曾有“三条巷子”之说,堂子巷就位列其中。这三条巷子中,也只有它完整地保存下来。只可惜,一条九华中路生生地将其与芜湖古城隔离开,现在的堂子巷孤零零地独立在那儿,任凭风吹雨打,斑驳的门楣已经消磨了曾经的显赫,堂子巷里,除了静谧、安宁之外,似乎只剩下一缕残阳还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曾经的残山剩水。  
    居住在堂子巷里的都是殷实之家,当时许多名人都曾住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像曾经主办过《鸠江日报》《风月谭》的民国著名报业巨子齐宗濂就住在这条巷子中;而堂子巷12号则是民国大律师李成吾的故居;汪子东、汪善诚兄弟俩在这里也拥有大批房产;抗战胜利后,时任新组建的芜湖县银行经理兼常务董事奚国光也曾在这条巷子里居住过一段时日。巷子中的民居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徽式建筑,透出的则是一份皖南民居特有的细腻和柔美:正门都是方方正正的青条石,门槛、台阶用的依然是正正方方的青条石,经年累月之后,棱角早已磨得光可鉴人。端正之中透着一缕妩媚,巍峨之中又暗送着无边的秋波,大门上方的门罩也同样做得一丝不苟。推开两扇厚重的黑漆大门,迎面通常都是“四水归堂”式天井,暗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江南的天气是润润的,特别是每年的雨季,纷纷而下的雨丝有着江南才子佳人一样缠绵悱恻,屋顶的雨水顺着鱼鳞小瓦的沟槽,从高高的槽口飘然而下,嘈嘈切切之余,一道雨帘边浑然天成地挂在眼前,身在雨中,亦在画中。
    说起堂子巷,有一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崔亮功。崔亮功(1881-1953),又名崔之熙,安徽太平人,清末秀才,上海法政学院毕业,曾任山东潍县地方法院院长,后来芜湖从商,在长街开设茶庄,是当时茶叶同业公会主席,1936年任芜湖总商会代理会长。抗战爆发前夕,携家眷回太平,后避居屯溪,被称为“皖南四老”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人民政府聘为市工商联主委及皖南行署委员、第一届市政协委员。崔亮功在堂子巷拥有许多豪宅,这些建筑都被幸运地被保存了下来。
    特别是堂子巷五号,除了大门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被拆除外,其建筑的总体布局依旧完好如初,这幢徽式建筑共三进,每进之间以天井相隔,雕梁画栋好不气派,红彤彤的木板隔墙将老宅映照得通红通红,临街是一座高高的风火墙,挡住了路人的视线,使得这座豪宅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记忆中谈出,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一些老人才略知一二。如今,这里已成了一个十足的大杂院,在那里,天天都上演着《七十二家房客》似的故事。    堂子巷中段的13号是一幢二进平房,这是翟光炽的故居。翟光炽(1902-1957),字佩吾,泾县水东崔村人,曾就学于我市翠文中学,后考入金陵大学,抗战时来到重庆北涪,后应国画大师潘天寿邀请,到设于内迁重庆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英语系副教授兼训导主任,抗战胜利后随校回到杭州,1947年因病回芜。据翟光炽在1951年8月写的自传性材料回忆,其年轻时受《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进步杂志的影响,思想上颇为进步,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如1919年5月参加了由高语罕领导的声援北京“五四”的学生运动,还成为芜湖各校在原“学生自治会”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芜湖学生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参加了芜湖学生援助黄包车夫罢工暨成立劳动大会。1927年又与李克龙、阿英、佘文烈等一起在芜湖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病在此期间与李克农等结下了深厚友谊。
   翟光炽出生于芜湖,先租住于后家巷,其母亲曹氏于1921年购下堂子巷13号这幢约三百平方米住宅。翟光炽从杭州回芜后一直居住于此,直到1957年去世。这幢住宅总体上看还是呈现一派徽式建筑风格,令人惊讶的是房屋第一进朝西横梁上的木雕保存的非常完整。这一木雕能够躲过“十年浩劫”而辛存下来,还要归功于翟光炽的后人。他们深知这一栩栩如生的徽派木雕很快就将在劫难逃,经过多方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他们用毛笔在一张红纸上面书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再用这张红纸将木雕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当“红卫兵”冲进房屋时,面对崔氏家人的这一妙招也无计可施,只能悻悻而回,如今,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一古代匠人创造的艺术精品时,不由感慨万股。翟光炽的后人至今仍然居住素面巷13号中。
    据1985年版《芜湖地名录》记载,堂子巷是因清代嘉庆年间这里开设澡堂故名。然这只能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关于堂子巷的得名还有别的传说。堂子巷静静地躲在那儿,身后是数百年的沧桑。堂前几番情、阶下多少愁,俱付无言中。行走在堂子巷中,有点寂寞、有点清冷。应当感谢堂子巷,因了伊的存在,因了伊的寂寞和清冷,能让我们今天有机会走进芜湖的昨天,看一看旧时芜湖那可人的清秀模样。

翟光炽曾是学生代表前往安庆催办过姜高琦一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6: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23: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 拆了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1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叫堂子巷的有好几个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9 03:48 , Processed in 0.0457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