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2 13: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lin008 于 2011-1-12 14:47 编辑
这些项目放在哪一年都能搞,现在苏州最缺的两样:
升格副省
财政独立
哪任书记敢为民请愿?定为其树碑立坊,名垂千古。
目前体制内,形式主义谁都会走,就像这块“民不能忘”碑,从当初的民间筹资修建变成了如今的官方自导自唱,意义发人深省。环顾市府上下,真正能从苏州大局出发的官员能有几个?真正对苏州有感情的官员有几个?真正通读过《苏州府志》的官员又有几个?
那些宣传部的,连苏州是以“园林胜”还是“市肆胜”都搞不清,至于太湖,《说吴》,阖闾城,就不赘言了,龟缩之下,不见旧痕,徒增新伤,这班人马才是名副其实的“苏空头”。
那些规划局的,死守着苏维埃式的美学,高压线之下的老三区已经完全无经济可言,所有规划都唯“限高”为是,世茂运河超高双子塔和谐,苏纶场超高和谐,石路西扩超高和谐,胥江府超高住宅和谐……若不是说拙政园借景,恐怕这北寺塔早晚也要拆掉的;
那些发改委的,恐怕更是连何为“天下四聚”都说不上来,什么苏州?升官跳板尔,税收来源尔。周立波在《笑侃改革开放30年》专场的时候有过这么一段:“很作孽的,我们上海财政收入的87%全部交到国库去了,什么概念?上海人应该觉得自豪的,我们有理由有优越感。也就是说,你一年下来你赚了100元,你87元全部交给国家了,最后剩下13元上海人在弄一年,然后87元再交上去,记住是13!”直辖市尚且如此,那地级小市苏州岂不是13都不如了?活脱脱一个翻版的“江南重赋”,上海、杭州好歹给足了甜头,苏州、无锡这边连味道都闻不到。
话说奖惩分明,也不是说地级市中有了一点成绩就要新设副省级城市,这样无限制增加也是国家资源浪费。但这城市建设上的特权更不能搞世袭罔替吧?一些副省级(含计划单列),给了便利经济还上不去,就要下来反思,该承担的经济账就承担起来,等各方面有了条件再上。而对于那些出色的地级市,有了成绩就给个几年财政独立的机会,好好发展一下自己的基建,升级一下公共服务,也算是犒劳该市百姓的辛劳(做官难道不是为民吗?不然三、五年下来,书记拍拍屁股是去省府任差了,老百姓还用着柴油公交车,妥当吗?)
记得那老话怎么说的:“好吃懒做一朝丧,金山银山也会空”。现在的铁帽子王们一边吃着地级市的财政,一边又不用负担省里的责任,这大锅饭也太好吃了吧?
最后,因言获罪的“吴人尽反”先例在明朝已经有过,谢绝跨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