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UILAUSHAN

改造设计方案出炉!七十余载,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即将华丽变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4 0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书店,听到这个名字就有些回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0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飞子322 发表于 2023-2-13 23:06
感觉以环宇荟开业为节点,姑苏区开始从被人诟病的“大县城”“城中村”转变为小资、轻奢、有腔调的有艺术气 ...

未来还有仓街,期待姑苏区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08:5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口那卖手机的店要不要搬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08: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墙装饰跟古城风格不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我以前读书时候暑假去新华书店,整个店面里都是站着或者坐在地上看书的人,这个画面估计再也不会出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09: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有男生最爱的金庸江湖,也有女生追求的琼瑶式爱情故事,很多作家的名字贯穿了孩子们的整个少年时代。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上网购书,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沈晓军依旧保留着逛新华书店的习惯,在他看来,实体店看书更有阅读的氛围感。
  有了女儿后,沈晓军就将这一宝藏去处分享给了女儿,如今,逛书店已经成为了父女俩的默契。“对我来说,陪伴女儿挑书看书,和她讲述爸爸小时候的故事,将我儿时的‘游乐场’分享给她是件幸福的事!”
  82岁的银发老奶奶:新华书店是陪伴我大半个人生的朋友
  “我看着这家新华书店成立、翻新和大改造,心里特感慨,今天再来逛一圈,也算是见证它新一个里程碑!”出生于1941年的沈金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苏州人,新华书店相伴于她的人生,而她也见证了书店73年的风雨兴衰。
  1950年,苏州新华书店观前街书城开业,沈阿婆8岁,刚上小学。“那时候苏州还没有其他的综合性书店,所以新华书店开业的消息一出来,可以说是全城轰动。”
  自此,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就成了“书虫”沈金梅的“秘密基地”,只要得了空就会约上三五好友去书店看小人书。“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办法买书,我们坐在书店一看就是一整天,特别开心。”
△1950年春 书店从察院场迁到观前街166号
  在一本本的小人书里,她和书结下了特殊的牵绊,阅读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是受沈金梅的影响,她的小孙女也尤其爱看书。只要是寒暑假,就拉着奶奶天天来新华书店,一待就是一下午。
  “新华书店从我8岁时就陪伴着我,如今我的小孙女都20多岁了,它依旧在这里。”沈金梅感慨:我的人生和新华书店好像有某种不解之缘,对于我来说,这里不仅是看书阅读的地方,更是陪伴了我大半个人生的好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员工:这家书店就像是我的孩子,希望它能成长得更好
  “希望通过这次升级改造,这家书店能有一个展现的开始,重现往日的繁荣。”高戟是新华书店的一名老员工,20多岁起进入书店,一待就是40年,明年就将退休。回忆起与书店的种种过往,高戟既不舍又欣喜。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高戟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新华书店观前街书城观前书城工作,先后做过仓库管理员、美工、科技图书管理员等职务。在书店忙碌了近半载的他,经历过书店4次装修改造,也见证了书店的发展与繁荣。
△高戟老照片
  “这家书店在1999年经历了最大的一次改造,书店从两层直接改建成了五层。那一年恰逢观前街改造成步行街,书店及其周围都焕然一新,感觉就像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书香伴韶华,浮光繁华中,这里留下了一代代人成长的身影。

△90、00年代新华书店照片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网上购物成为大趋势,来书店的人渐渐变少了,高戟看在眼里,苦在心里。但好在年轻员工不断加入,让书店不断更新迭代。如今,高戟与年轻员工们赶着潮流探索起电商书城、直播卖书等形式。
  “虽然很多读者不常来了,但是一定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这里时寻觅一本书的欢喜。我们想以改造为契机,用新模式、新风貌再次唤醒苏州市民们对新华书店的这一份记忆,为我心爱的书店的未来发展献上一份力。”高戟满心期待地感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0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前街166号,7月再会!
  共期!73岁的“新朋友”
  再见!“新”华书店!
  一座书店,背后是一座城、一城人的温柔陪伴。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作为姑苏城的文化地标,见证着几代苏州人青春,也承载着这座古城的文脉记忆。
△1949年5月创建
  1949年5月,在人民路666号的三层楼空房里,观前街的新华书店成立,当时的它还被称为新华书店苏州分店。据悉,新华书店开门当天,吸引了无数市民排队买书。书店内人流如织,收款处也大排长龙。哪怕营业时间已过,人却依旧满屋。
  1950年新华书店迁至观前街166号,这一年,它改称为支店。之后,新华书店又经历了多次改名,1958年改称江苏省苏州市新华书店,1961年改称苏州市新华书店。
△1970年代末建造的中心门店(观门)
△70年代新华书店照片
  1999年10月8日,新华书店扩建为“苏州书城”,云集了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提供的6万多种图书。自此,观前街新华书店成了苏州书迷们的“看书天堂”。
△90、00年代新华书店活动照片
  诚然,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是一家具有历史感和回忆的“老”书店,但它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与大众的需求,更是一家敢于求新,善于求变的“新”书店。
  自成立营业开始,书店经历了多次升级改造,不断推陈出新。书店经过装修整顿,不仅书籍种类划分明确,还贴心地开辟出吴文化区域和一块儿童文学的天堂。此外,在装潢上,更是将“江南文化”融入其中。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感,书店还在书架间设置阅读坐席,让读者们告别席地而坐。书店内部更是增设了咖啡馆,与书籍区域衔接,满足读者们的多重需求。
  对于敢于求新的苏州新华书店观前书城来说,目标远不止如此。为了让观前书城成为观前商圈核心亮点之一,这这次闭店焕新致力于将新华书店观前书城打造成具有融合苏式设计、全新复合文化商业生态综合体的现代化文化MALL,构建全新的阅读场景和生活美学,塑造新文化潮流综合体的“姑苏样本”,让书香飘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0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向效果图
  新华书店就像一种文化印记,传承了几代人的思想与过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无数人。因书店而聚拢的人气,提升了苏州这座城的人文温度,馥郁的书香也成为了人们心里“最江南”的历史记忆。书店的迭代换新,让苏州这座书香之城 ,迸发出源源不绝的城市活力。
  2500年的苏州因书香而致远,暂别是为了更美好的相逢。当两千五百多岁的苏州古城,遇上七十多岁的观前书城,我们期待一个崛起于古城里的文化MALL向新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一直去新华书店有时不是为买书,更多时候去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因为人实在太多,好多人站累了就干脆坐在地上看,一待就是半天,今天看到哪里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来,明天继续......好怀念这美好的少年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飞子322 发表于 2023-2-13 23:06
感觉以环宇荟开业为节点,姑苏区开始从被人诟病的“大县城”“城中村”转变为小资、轻奢、有腔调的有艺术气 ...

对,要的就是这种赶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碗粥 于 2023-2-14 10:29 编辑

很多人对新华书店的主业有误解,书店只是它的副业。
苏州市所有教育书籍体系的产品几乎都经手新华书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0:3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这里有没有人知道,原来新华书店是在马路对面的,那时候最欢喜的是陪小朋友去买新出版的小人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0:3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外立面和观前有点不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4 1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fxn1973 发表于 2023-2-14 10:37
这外立面和观前有点不搭吧

玻璃幕墙很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8 00:45 , Processed in 0.04919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