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7-5 1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拓展五大引领型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
据胡立山讲述:
2013年以来,光谷几乎以每年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奔跑,至2016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五大主导产业全部跨越千亿规模。光谷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在于我们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四年来,在产业发展中,我们抓重点,抓引领型产业,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互联网产业、外向型经济、高端智能制造等五大领域,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
光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过去我们提出建光谷的时候,长春市不认可,因为中科院的光技术实际上在长春,武汉那个时候只有邮科院刚开始搞光纤。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拓展和壮大,特别是在原有光纤、光缆、光器件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支持芯片、光显示、移动终端等领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形成了包括光通信、光电器件、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智能终端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从2013年的2685.65亿元,到2017年已经超过5500亿元。中国光谷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分工的知名品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单就光通信能力来说,我们不仅在国内排 在了前面,在世界也是领先的,已占领世界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2016年,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光谷,为我国打破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实现产业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总投资16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T3项目在2016年量产,总投资120亿元的天马武汉项目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再就是智能终端,联想MO-TO项目顺利量产并实现出口。过去光谷没有终端产品,现在我们有了芯片、面板和终端产品,芯片一新型显示一智能终端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
生物医药:从小到大。过去高新区没有生物产业,仅仅是华农有少许生物农业、生物制药,武汉市内一些生物制药公司规模也都非常小。2008年,按省、市要求规划建设武汉光谷生物城,这些年来,我们通过建设专业园区引导企业差异化集聚发展,引进和培育了包括美国辉瑞等世界500强和国药集团、华大基因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布局基因工程、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现在,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六大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已经形成全国领先地位,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三。2013年,光谷生物产业总收入只有512亿元,企业500多家;到我2017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有1000多家企业,产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未来生物医药产业一定是朝阳产业,一定是助推武汉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说,这些年我们在光谷原有产业基础上拓展了新的产业领域,这与高新区干部群众接力创业、持续奋斗是分不开的,也得益于省W省ZF、市W市ZF的坚强LD和大力支持。
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在巩固和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与信息服务、动漫设计与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基础上,东湖高新区还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我在高新区的时候,湖北籍腾讯科技记者雷建平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出了雷军周鸿祎,湖北却消失在中国互联网版图》,深入剖析了湖北、武汉互联网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引起省、市高度关注和社会共鸣,这篇文章对我们触动也非常大。为切实抢抓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我们在光谷软件园的基础上,在花山建立了软件新城,建设互联网产业新的产业基地。2015年6月,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互联网+办公室,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项目示范、内引外联、营造生态,着手有体系有系统地开展互联网+产业发展推动工作。
在企业培育上,我们基本从零开始,培养出了斗鱼、卷皮网等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领军企业,在全国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斗鱼直播,2013年才成立,当时我们下决心把他们从广州引回武汉,最后他们交了2000万元税费才迁回武汉,现在估值已经超过200亿元,2018年税收过亿元。每年的斗鱼嘉年华影响也很大。网络科技公司往往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也大力给予支持,斗鱼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一次直播事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公司存亡,一方面我们在技术上加以控制负面视频,不让它播出,另一方面出台措施办法推动企业建立行业规范。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如果我们不宽容支持,或许就没有今天这家公司了。
比如卷皮网,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夏里峰创办的,主要是做网上折扣购物电商平台,成了折扣细分领域中电商类领军企业。还有盛天网络,在武汉十多年时间,我们持续给予支持,它从两三个人开始,发展成今天的上市公司。可以说,东湖高新区这几年持续地加速互联网产业发展,使一批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培育了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培育了第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我2017年离开高新区时,高新区已拥有互联网企业1800余家,形成了网络直播、泛娱乐、网络商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网络安全等特色互联网+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培育了斗鱼直播、奇米网络、斑马快跑、宁美国度、盛天网络、安天信息、颂大教育、两点十分等一大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助力武汉加快打造成为北京、上海、深圳外的互联网产业第四极。
外向型经济:从小到大。在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发现东湖高新区国际化企业和人才储备不足,国际化环境打造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外向度不高,在全国高新区中国际化排名较后,拉低了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的地位。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们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和开放驱动“双轮驱动"战略,在武汉东湖综保区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拓展外向型经济从小到大。就像前面说到的,光谷不仅要吸引国内人才,还要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不仅要吸引国内企业,还要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国际化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发展。我们对标上海自贸区,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体制机制改革。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制定出台“先照后证"目录,颁布内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的产业“非禁即入"。简化贸易监管流程,在全省实施分送集报、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和备案清单、集中汇总纳税、快验快放检验检疫监管等一系列口岸监管改革试点。搭建服务贸易平台,建设了国际生物医药保税、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发展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人福医药、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等50多家本土企业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创新中心、销售中心,有的还兼并重组了很多国外企业。到2016年底,高新区聚集外资企业7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65家,集聚了100多家世界领先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共享中心,700多家外资企业到光谷投资兴业。同时,我们促进光谷人才、团队走向世界,吸引海外人才团队来光谷创新创业,比如全球激光行业领军人闫大鹏等专家在光谷研发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技术,为东湖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作为东湖高新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这几年向智能制造方向快速迈进,2013年总收入798.5亿元,2015年成为千亿产业,2016年达到1241亿元。当时为了发展好这个产业,我们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关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战略,不搞低端制造业,不发展物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了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是建设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基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基地和港口物流基地,现在天马、华星光电等几大高端企业都在稳步推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集聚了华中数控、武重等等一批领军企业,在这里造出了全球首台超重型高精度多功能复合数控机床,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到卫星零件批量加工等航天领域,研制出世界上工作幅面最大的3D打印机,武重的重型数控立式铣车床、立车机床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当时我们还谋划推出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刺激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我离开高新区后,这个"光谷制造十条"发布实施,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制造业升级,反响非常好。
二十、瞄准长远目标: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据胡立山讲述:
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3年7月21日,ZSJ来东湖高新区考察时,给予我们四点肯定,"一是光谷发展很快,光谷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做了不少文章;二是光谷与大学结合紧密,研究机构与科技人才比较多;三是有自主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比较好,大学产业化做得不错;四是产业特色明显,比如光谷在光电子产业方面特色鲜明",同时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016年5月23日,LKQ ZL视察高新区,对高新区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东湖示范区是国家重要的创新平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很多创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绩突出,涌现了一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双创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特色鲜明",同时指出,"没有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土壤。只有海纳百川的‘谷’,才能延揽八方人才。希望你们不仅做中国光谷,更要做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
为贯彻落实ZSJ、ZL视察指示精神,我们研究提出建设"天下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发展战略,制定加快打造光谷升级版总体方案,谋划推动创新、产业、开放、城市"四个升级”,努力实现"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
2014年以来,对标上海自贸区和硅谷,我们深入开展了六七十项改革工作,形成了八十多项制度性成果,历经3年多的先行先试工作,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ZY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高新区正式挂牌,标志着光谷进入自贸区时代。放眼未来,我觉得光谷要充分发挥ZY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优势,加快建设世界光谷、天下谷。
从我4年多的工作体会来看,光谷的建设发展虽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发展很快,亮点很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与ZSJ和ZL对高新区的要求,与ZY省市要求相比,高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才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成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实现“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发展愿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四年多的工作与光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留下了许多未竟的事业,要说建议谈不上,但有几点感受可供参考:
第一,要持续优化高新区的"双创”环境。环境非常重要,好环境能够吸引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就像深圳,他们就可以说"我们是不需要招商引资的”。所以,光谷要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一方面,就是要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的统领作用,巩固"三办”改革成效,从创新创业者的难点、痛点、痒点出发,来设计和改革政策、优化服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智慧科技新城,道路交通、文化场馆等城市功能设施要建成精品,医院、学校等配套要对标高端,还建房、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也要加快推进,打造一流的硬件环境,建成全球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
第二,要持续聚集高端人才,尤其要抢抓高端人才。人才资源,历史上是我们高新区的优势,但当前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优势不再明显,本地人才留下的不多,外地人才引进的更少。这样的话下一步就要注意发挥两个作用,努力把光谷建成引领创新文化的新高地,感召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光谷。一个是国内高校和人才的作用,留得下;二个是海外高校和人才,引得进。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思路,有新的政策措施来保障,还要有新的平台来承载。比如,人才安居落户,要有具体清晰的措施;在硅谷、伦敦等国际创新尖峰地区,要建好人才招引的平台,开展好国际引才活动。
第三,要持续发展引领性高端产业。没有高端产业的支撑,光谷是跑不远的。所以,我们现在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登高望远,认真谋划接续产业和支撑项目,把光谷建成世界性的新兴产业策源地。这一点,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年前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现在看来是比较前瞻的。今后,就要多抓一些类似的产业项目,不要跟跑,要领跑,要引领技术、引领市场、引领消费,比如智能网联车。只有站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抢占新兴业态的高地,才能引领未来发展,否则难以成为"世界光谷"。
第四,要持续走国际化道路。如果要问光谷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我看就是国际化。现在,光谷开放的平台载体还不多,功能发挥也不够,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也不足,开放创新的深度和高度都有较大差距。所以,光谷未来发展,必须突破这个瓶颈,走好走实国际化道路,建成国际化的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地。现有的平台要用好,综保区要做大做强,光博会、生博会、华创会这些活动都要走向国际化,大力引进和转化全球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大量的跨国大企业,也要支持我们自己培育的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依靠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些也仅是个人认识,不一定妥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持续努力,光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世界光谷"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