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8-15 0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最能引以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的情况就是DKU为你们构建的通识博雅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概括起来我们的特色有:一是新生入学时不确定专业,引导学生围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划分为三大学科领域自主选课。本科专业设置和名称更倾向于问题导向,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和形成自己的学术兴趣,在二年级结束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职业发展自主选定专业方向。二是课程设计上,重点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性大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沿性跨学科的科学技术与理论方法。比如环境、能源、资源、健康、国际关系和市场等挑战性问题,伦理学,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新型材料,大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知识与技术。中国学生还要求要学习道德、法律、历史和文化等国情课,我们也设置了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来吸引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经济等感兴趣的国际学生。三是通过小班授课、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实践体验、社会考察等环节,以及专属学术顾问、同伴助学项目、语言学习工作室、教学与学习中心等学术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这种学习是一种跋涉攀登时的艰辛体验,是批判思维、独立思考和领导能力的训练,是头脑的风暴和思想的启发,是探索成功和创新过程的精神的享受。四是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和机会,通过社会实习、实践和调研,帮助学生探索未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锻炼心智,重识自我和增强自信,目的并不仅仅是要你们将这些能力付诸实践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是要为你们未来在各种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情况下将知识融会贯通为应对变化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方案汇聚了中美两国多所著名大学多年从事通识博雅教育的教授学者的群体智慧,集成了杜克大学、武汉大学优势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和教育理念,通过广泛调研,多方研讨,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形成。方案中提出了“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面向需求、面向问题和面向未来的跨学跨专业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和实现这种模式的七大核心原则,深得中外教育领域专家认可。参加了方案研讨的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威廉.柯比说:“这是自20世纪初中美两国教育界在燕京大学的成功合作以来,21 世纪的又一次成功合作的典范。”
这个本科通识博雅教育方案虽然也经过8个学期的全球本科学期班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声誉,但在规模上和过程上还未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只有通过你们四年的积极参与,在欣赏体验这套通识博雅教育体系的旋律和脉动的精华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发现不足,不断改进、精心呵护,才能使这颗稚嫩娇艳的幼苗成长为支撑DKU通识博雅教育品牌的参天大树,才能使我们的通识博雅教育成为能为人类21世纪的教育贡献微薄之力的共同精神食粮。
同学们,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和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引起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治理模式的新变革,产生新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推动新的文化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生活的迭代更新因此进入了快车道。然而,由于地域、环境、资源、文化与文明的差异,使社会发展变得更加不平衡、不确定和不可预测。面对这种全球性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职前总干事博科娃于2015年底在《反思教育》的报告中提出了“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21世纪的教育要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立足于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以及为可持续的未来分担责任。” 文化的多样性和国际合作正是克服这种不确定性的最佳途径。这也是我们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推进通识博雅教育的原因。不同文化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合作创建的大学是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最具生命力的跨国教育合作新模式。她没有守旧的包袱,多有碰撞的创新,促进思想和人才的跨境交流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同学们,克服挑战的过程就是机遇!DKU给你们带来的新机遇就是她充分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和将来参与有多种选择的国际社会实践实习机会。学校为你们提供了良好的跨多元文化进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的机遇,还将要不断给你们创造和完善跨文化交流沟通的环境,而跨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真正提升就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啦。首先你们要尊重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的同学,今后你们还会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机构去社会实践或调研,同时,作为DKU的主人和主角,你们还肩负着与DKU的教授和员工一道,共同创建DKU的国际化核心文化和DKU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精神的责任和使命。能有这样的机会和肩负这样的使命,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记得哈佛大学通识博雅课程“幸福课”中,泰勒.沙哈尔教授说:“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又说:“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找到了你的幸福!”我理解,这里,工作是为自己的发展,事业是为社会的责任,而使命,是为人类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