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庄里社员

[石门影像] 节选看到的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 0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独大不长久,江苏就是多个核,经济社会小康发达状态估计最接近,广东也是多核,经济持续发达,一家独大有的地方可以,但不是所有,像四川别的小市和成都的人口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它想多核也弄不成啊。像武汉,它别的小市和它差距应该也不是数量级,不要盲目光看样子。整个京津冀抱团成一个牛核時,才是经济发达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5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一直也没重视过中小城市啊?什么承德张家口衡水邢台,这样的城市河北早放弃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都不如南方一个发达县的经济总量,还要怎样放弃?像人口大市保定邯郸之类的,全国排名更落后得很,除了有人口总量的优势,哪还有其他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门老郭 发表于 2017-6-29 22:00
那也是省会,你们永生都没法比,天津?呵呵,石家庄能比那地方差到哪。河北人来石家庄的比去天津的多。 ...

蒙古国的货物都是从天津出海。石家庄比天津可差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7: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河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7: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京津冀一体化到协同发展提出的“第三极” 到雄安新区设立之后的“正定国家级新区”,现在又是一个“举全省之力” 路还长,祝福石家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 0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最简捷的方法是看看这个国家的首都,因为首都是一个国家总体特征与突出特色的集中代表;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省的发展,最直接的办法是看看这个省的省会,因为省会是一个省各方面变化的集中体现。省会在省域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与核心作用,一个省的大发展首先是省会的大发展,一个省的落后首先表现在省会的落后上。如果分析一下,我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西部观念”的突出特征在省会也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是我省未来发展中的重大制约因素。在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征程中,在其他省市加快发展、百舸争游的区域竞争态势中,在全省6900万人民对富民强省的热切期盼中,如何增强省会意识,将省会做强、做优、做好,成为全省发展的“龙头”,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我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树立“省会意识”意义重大

  与全国其他省会相比,我省省会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环京津的特殊区位,以及区域竞争的新趋势,决定了我省省会的先天不足与后天面临的巨大挑战:

  ——— 省会演变与发展的历史造就了石家庄作为省会的根基不牢。河北的省会经历了由天津到保定、再由保定到石家庄的辗转迁徙,始终缺乏对于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从城市影响力上看,石家庄不如天津之强大;从历史文化渊源上看,石家庄不及保定之厚重。作为一个立市70多年、成为省会只有40多年历史的年轻城市,石家庄尚未形成应有的自身特质,省会之根扎得并不牢固。以至今天,省会变迁时常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仍有人对河北省省会的再次迁徙“充满期待、浮想联翩”。

  ——— 近临京津的特殊区位决定了石家庄发展的尴尬和无奈。京津是内嵌在我省区域内的两个国际性大都市,又是环渤海地区的重心和增长极。在大都市引领发展的全球背景下,由于京津两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存在,挤压了石家庄向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影响了省会功能的发挥,甚至在一般省会毫无疑问、自然成为首位度最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资格,在我省也难以形成。长期以来,石家庄时时感到在京津两市“虹吸效应”之下高级发展要素的缺乏,深刻体会到了在“大树底下”发展的苦与累。

  ——— 发展条件与竞争格局的变化使省会面临着更严峻挑战。我省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对矿产资源的依赖、重化工业的率先增长、发展政策对省会的要求等,都对省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石家庄处在发展制造业受阻、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条件不足的两难处境,而全省重心地位的变化、省会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地位不高,又加重了省会发展的压力。

  历史文化认同感不强、特殊的区位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引起了省会中心地位的下降、省会意识的淡薄,这与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相适应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和第一品牌要求不相适应。树立省会意识、强化省会意识,成为省会实现率先发展、引领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树立省会意识,可以进一步确立省会的中心地位,使之成为全省发展的引领者。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省会不仅是一个省的“窗口”和“形象”,更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树立省会意识,增强省会的中心地位,可以在更高起点上发挥省会的“龙头”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带动全省、特别是中南部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我省与京津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展开,因为合作的博弈规则永远适用于强者之间,省会地位的提升、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与京津的互动融合发展。

  树立省会意识,可以促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使省会成为深化改革的探索者。省会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完成新的发展阶段的宏伟目标,更需要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的境界。区域竞争表象上看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的竞争,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竞争,有了先进的理念才能引来这些高能级的发展要素,才能充分发挥要素的乘数作用,而思维方式的转换要靠不断解放思想来完成。如果思维方式不适应而没有意识到不适应,就会禁锢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上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在发展中落后而没有意识到落后,或者意识到了落后但又以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甘愿落后,在发展中就会更加落后。树立省会意识,可以在全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推动省会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地解放思想,增强领风气之先、立改革潮头的气魄和胆略,做深化全省改革的探索者和克难攻坚的开拓者。

  树立省会意识,可以进一步释放省会的发展能量,使之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省会是全省发展要素最集中、高等级要素最多的区域,是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重要增长极,也是环渤海区域崛起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省会意识,可以极大地促进省会及全省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最关键的城市、最关键的区域实现突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形成省会率先发展与全省快速发展的良性互动,沿海区域快速崛起与内陆区域协调跟进的良性互动,促进我省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实现。

  树立省会意识,可以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省会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者。省会是全省各方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树立省会意识,可以促进省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繁荣,切实做到“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真正成为全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者。“省会意识”的核心就是率先发展省会是省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一般是全省的重心,既表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也表现在人口、城市等方面。但省会并不必然成为全省各个方面的重心。从国家层面讲,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就没有被赋予经济重心、甚至中心的功能。从省会角度讲,山东的青岛经济重于省会济南。但省会一定是一个省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心主要是指规模,强调的是大,而中心则强调的是优,突出的是功能发挥,是指挥、配置与调控中心。省会的中心地位主要不是体现在量上,更关键的是体现在能级上。作为中心,省会主导着全省发展的方向,核心资源的掌控,体现的是对全省整体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性。从这一角度讲,省会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由重心到中心再到核心,其功能是由低层向高层递增的,影响力是由弱到强的。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省会更多强调重心的话,那么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阶段后,对省会的要求关键不是重心地位,而是中心地位、核心地位。

  从中心地位、核心地位角度来分析我省的省会,尽管纵向看发展很快,功能在不断完善,能级在不断提升,但横向比较、与先进省份的省会相比、与省会的功能与责任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完成如此重任,关键是树立省会意识,核心是率先发展,率先在各个方面做示范与表率。这既是省会的责任,更是提升省会功能的必由之路。

  ——— 率先发展的意识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做提高发展起点的表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近几年,石家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没有提高,在全省经济发展方面的龙头作用在减弱,如何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省会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所以,作为省会,应树立率先发展的意识,克服和抑制传统的“等、靠、要”思想,坚持更高的标准、追求更高的水平,以世界的眼光、国际的视野谋划发展思路,按照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省会的标准确定发展目标,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发展的倒逼机制,促进各项事业的更快发展。

  ——— 率先发展的意识就是要增强省会的区域龙头地位,做优化发展动力的表率。省会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承担着主导作用,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既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的“龙头”与“先锋队”,以不断壮大的实力、不断增强的活力和不断提升的竞争力,影响、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要成为我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互动的桥头堡,以省会的影响力、带动力促进沿海新增长极的快速崛起,促进我省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这就要求省会应把自身的发展更好地融入国际国内发展的大格局中,增强省会的要素集聚能力,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与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一起,共同构筑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动力体系。

  ——— 率先发展的意识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完善发展模式的表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我省的一项重任。作为省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先天的优势与条件,可以、也应当做全省的示范与表率:率先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特别是近期,把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华北重要商埠”的城市功能,率先构建起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

  ——— 率先发展的意识就是要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表率。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省会是创新资源密集区,要把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率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推进机制创新方面,重点是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把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把政府掌握的资源效用运用到最大化,把广大群众的创业精神调动到最大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赚钱最方便的投资环境,做到“三到位、三有为”:正确引导产业到位,在合理配置资源上有为;在营造发展环境上到位,在推动企业创新上有为;在弘扬先进文化上到位,在城市品牌塑造上有为。

  ——— 率先发展的意识就是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综合发展的表率。省会是发展的先行区,领先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工业化加速阶段,也必然提前遇到“成长的烦恼”: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优化度低,城乡差距与收入差距扩大,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等;省会机构单位多、社会成分复杂,又是各种发展要素流动、交汇的区域,就业矛盾、贫富差距、社会不安定因素等也表现得特别突出。作为省会,必然在协调各方面关系、协调各项事业的发展方面要率先探索,进行综合实验。所以,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精神,创新思路,统筹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全省综合发展作出表率和示范。树立“省会意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 00: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会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一朝一夕推动就能够形成的,需要全省人民参与,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

  ——— 省会意识是在各层面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中形成的。省会是全省人民的省会,是全省人民的共同荣誉。强化省会意识、做强省会也决不仅仅是石家庄市的事情,石家庄是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但没有省直各部门的直接参与和高度关注,没有全省其他各市的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没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省会意识不可能形成,让全省人民满意的省会也不会形成。

  ——— 省会意识是在横向比较与学习借鉴中形成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充分认识到了我省省会与先进省会的差距,充分学习与借鉴其他省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才能以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推进省会发展,也才能充分利用省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成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省会。

  ——— 省会意识是在加大宣传与实际工作互动中形成的。树立省会意识,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将率先发展的意识贯彻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去。宣传是先导,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强化省会意识重大作用的认识,使人们主动地参与到做强、做优、做好省会的工作中去。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机制,把加快省会发展的目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制度机制的推动中实现跨越。

  所以,树立省会意识、强化省会意识,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责任,每个层面、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提高省会的地位贡献力量。全省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发挥优长,共同推进省会发展。

树立省会意识,对省直部门而言要对省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省直部门是全省行政中枢,是全省改革发展的“指挥中心”,在全省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对省直部门而言,树立省会意识,首先要树立我也是省会的意识。因为,省直部门是省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会的应有之义。所以,省直部门应将自己纳入到提高省会意识、建设优秀省会的活动中去,以先进省会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省会建设的先锋队。其次,省直又是发展资源的调控者、分配者,在资源分配、规划、政策制定中,对省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推动省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再次,省直部门站位高,信息量大,决策水平较高,而日常又工作生活在省会,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对石家庄的建设与发展多当参谋,多出主意,不仅要当一名合格的省会公民,还要当一名负责任的建言者,为省会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树立省会意识,对石家庄而言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石家庄是省会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树立省会意识对省会石家庄意味着更多的内涵。一是要求更高。省会是全省第一形象,是全面发展与对外交流的桥头堡,所以,不能与我省其他各市简单地比较,而应该将视野纳入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中、在与先进省会的比较中把握省会的发展目标。二是责任更大。既面临着将省会建设成为我省的第一形象、优秀名片的重任,又要在功能上不断完善,提高影响力和带动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调控中枢。这就要求省会人民要有使命感、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三是任务更重。高的目标、高的要求意味着更重的任务。如何将产业做优,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以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为重要构件的产业体系;如何将城市做强,形成现代化水平较高、特色突出的省会城市;如何将政府服务做好,使省会成为面向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服务一流的优秀服务平台;等等。这些都是省会功能赋予省会人民的历史责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要求、责任和任务,作为省会,应把握当前的机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一是增长方式应由简单的规模扩张,向完善功能、提升档次转变。作为省会,一般不应过多地追求工业项目的多少、经济总量的大小,而应将重点放在质量的提升上,放在增强对全省的影响力、带动力上。二是工作重心应由被动从属向以我为主转变。转变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被动、从属性的意识,肩负起引领全省发展的重任,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发展资源,加快省会经济圈的构筑,增加省会对全省的引领性和带动性。三是发展思维应从自我发展向为全省提供更大发展平台转变。从全省角度来谋划省会的发展,以省会的发展带动全省更快地发展。所以,省会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者;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做提升竞争力的牵引者;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在与世界500强合作上实现突破,做对外开放的引领者;加快完善适宜大发展的软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做培育和做大市场主体的示范者。

  树立省会意识,对其他各市而言要主动参与,全力支持。

  省会不仅是石家庄的省会、省直各部门的省会,还是全省人民的省会,所以,建设好省会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任务,当然,我省的其他各市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重要支撑,其他各市应主动参与和支持省会的建设。一个省的发展既体现在承载全省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省会上,也体现在各具特色的其他城市上。省会是“龙头”,是一个省综合实力、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全省的“名片”。其他各市是支撑系统,仅有名片而没有支撑,省会只能是有名无实,名不副实。只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建设,包括各市的支持,省会才可能建设好。这对其他各市提出了要求,应主动参与,积极建言献策,关心发展,提供帮助,甚至在需要时应“舍小家顾大家”,牺牲本市的利益而支持省会的发展。

  作为有机构成,其他各市应与省会积极搞好合作。从本质上讲,其他各市与省会是竞合关系。既有竞争,这是全省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建设各市的应有之义。竞争是全省繁荣昌盛的“源头之水”,只有各市都发展好了,全省也才能发展得更好,也才能把省会建设得更好。同时,省会与其他各市也是一种合作关系,是在整个省域范围内的分工合作。所以,也要进行省内的“一体化”:既要有水平分工,各市都培育出有自己特色的支柱产业;又要有垂直分工,在各市间建立起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体系,在省域范围内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只有省会与各市形成一个相互融合、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全省的产业体系才能强大,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也才能实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发展的经验充分表明,行为的超前首先是意识的觉醒。全省人民树立省会意识之时,就是省会加快发展之际;全省上下不断强化省会意识之时,就是省会功能不断完善、能级不断提升之际。只要我们顺应时代要求,不断解放思想,让全省人民满意的省会一定能够尽快地形成,以省会为核心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格局也一定能够形成。这既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



河北日报2008年刊载的文章。作者燕昭文,男,1967年生,河北沧州人,抗美援朝战史民间研究学者。多年从事政府决策服务工作,对军事战略学有深入研究。曾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省决策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所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获省优秀青年专家特别提名,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 07:4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客观,讨论帖子质量很高,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 1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武汉、一个郑州,和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杭州+宁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 18:5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斩 发表于 2017-6-29 16:40
火车站建到哪里,中心就在哪里?

比喻,你听不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 07: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的文章,现在看,似乎是越来越弱化了,甚至还不如08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4 17: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庄的困难是有目共睹,虽然在最新的一波城市竞争潮流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排位持续下滑,城市创建的也不算优美,落后产能还是一样落后,新产能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发展。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说城市的区位问题,我觉得这个不是大问题,也不能把自己发展不好往上归结,那天津还说离北京近不好发展呢!但事实证明,这两年天津发展的还不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离得不远,他们是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优点,所以说离得近应该是一种资源,反观庄里没有利用好。
庄里的商业风气感觉也不好,就那么几个企业,当guan的比老板还多,天天死刮烂蹭,讲人情,到最后人情有了,企业都是落后的低能;另外,发现修路周边,建设周边,水电周边,民生周边的所有工程都是被人情面子拿走了,这些财团掌握了大量的资金,但干的都是最低端的事情,垄断了有钱了,但不干好事,拖慢了本该良性发展的商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4 2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智慧之巅 于 2017-7-5 18:37 编辑
yxy996633 发表于 2017-7-2 18:52
一个武汉、一个郑州,和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杭州+宁波。


没看懂,后面的组合都是沿海省份吧,不是他们要均衡,而是沿海的区位和几十年优先发展沿海的政策再加上是重要门户港口,才让诸如青岛,宁波等城市能有跟省城抗衡的经济水平,但这并不是所在省想要的,所以他们现在都在做大中心城市,因为他们知道,多中心就是没中心,没中心就没龙头,没龙头就没有突出点,没有突出点就很难在未来残酷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5 1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没看懂,解释一下,整个省要想强大,仅一个省会是不够的,必须整体强大,那才叫真正的强省,比如武汉强大,不代表湖北是强省,郑州、合肥也是一样,济南不如武汉,你能说山东不如武汉等等,石家庄和济南差不多,你能说河北和山东相比是一个水平,一个省会的发展水平并能代表全省发展水平,我们发展经济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让全中国各区域的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单纯的搞省会城市竞跑,是陷入了发展误区,我们要好好学习发达国家,借鉴人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5 1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各省省会残酷竞争,是个省会城市无奈之举,因当今国家政策,是高岗上填土,你省会城市不强大,整个省没话语权,国家资源要素就不上你那转移,得不到国家重视,就没有政策及重大项目落地,也理解这些省会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0-2 06:02 , Processed in 0.07967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