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5 13: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十堰机场:
交通:站前道路为单向4车道
航站楼站前道路交通系统,将离港、到港车道,停车场,贵宾区和工作区等紧密连接,使航站楼外部交通形成相对独立的环形区域。 据了解,根据武当山机场建设目标年旅客吞吐量、高峰时段旅客吞吐量及车道上大小型汽车混合行驶的最大通行能力计算,航站楼站前车道设计为单向4车道。
车道中间设置三米宽的人行道作为附加车道,贴近航站楼的两条车道主要供大巴和出租车使用,外侧两条车道主要供社会车辆使用。行车道与航站楼之间设置7.5米宽的人行道,供上车和下车的旅客使用。
楼内亮点:建设乾园与坤园两个庭院
航站楼室内空间开阔宏大,功能布局简洁流畅,空间感受浪漫而清新。室内吊顶采用竹条板和金属板相结合,来自于大自然的竹条板经过防腐防蛀和阻燃处理,浅暖色的竹条板吊顶与室内白色的钢结构组合体现出现代科技和自然以及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可以给旅客带来舒适的审美感受。
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出,从屋面交界之处以及内庭院倾泻而下自然光线在大厅中产生斑驳的光影效果,在航站楼内部为旅客刻画出富有无限想象、充满浪漫诗意的室内空间。
航站楼内部环境设计结合十堰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融合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设计了乾园与坤园两个庭院,把自然资源引入其中,增加自然采光与通风,避免大多数机场航站楼金属屋面开天窗导致漏水的隐患,同时设置雨水回收系统用于景观绿化所需。
庭院的设计营造山水相融的空港环境,体现自然、人文、生态、节能的理念,丰富航站楼的景观效果,提升空港的服务品质,而且在布局方面暗合阴阳,非常含蓄地表达出道家文化洞天福地有乾坤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武当山机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
绿色机场:低碳节能环保
机场是现代城市中用能最密集的建筑之一,巨大的碳排放量不仅源于飞机飞行尾气排放,也来自于航站楼本身的巨大消耗,它的设计直接影响机场跟周边环境与气候的对应。因此,除了生态绿化外,航站楼建设是决定机场是否低碳节能运营的关键。
在空间设计上,结合航站楼的功能特点,旅客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如候机厅等,均采用较低的空间,减少空调的能耗。
采光方面,航站楼采用错层式屋面形成侧高窗并引入内庭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灯具照明,也避免西晒。同时,结合十堰山区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在夜间,可通过开启侧高窗进行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白天制冷的能量。
通风方面,采用回风和自然风的混合空气,在室外温度允许的情况下,新风比例可增至100%。大楼内由自然风冷却,即通过回风和自然风混合的冷风,无需开启冷却机,节省能耗。
在公共交通方面,鼓励使用混合动力巴士,即综合使用化石燃料和附加电力驱动的车辆,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交通途径。作为替代,也可使用生物燃料驱动的车辆,即使用可持续性燃料的车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