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30 18: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6-3-30 18:42 编辑
从街道景观风貌来说。严格说这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案,所谓的明清风、民国风,从建筑式样,风格首先就不是太原历史上产生的独有的中西结合式样的建筑装饰和风格。这样的民国风格建筑你放到北京,放到南京,放到上海,哈尔滨等等。都是一个模板形式。并没有体现出继承地方本土建筑的发展而成的风格和形制。有机更新,按照历史上真是存在过的格局风貌有选择的继承发展。(举个例子:像五一路邮局北侧就应该恢复重建原有基督教青年会南北二楼,建筑功能可以改变)。这个要求说高也高,说不高其实也是能做到的。不过考虑到时间、成本、人事变动、原有格局几乎破坏殆尽的情况综合考虑。能在府城真正实质性的弄这种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按照现在这个方案,只能说是让人真实感受大风格意向的景观项目,但不是一个严格,完整或部分还原历史面貌、本土特色的历史片区改造项目。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这个正确的认识有必要在这里强调。
不说那么多了,核心意思就是涉及到历史片区方面的规划一定是要以尽可能挖掘、再构和体现地方性原有建筑形制,特征和细节,并依托与此。(就好比食品街放到北京也没人说不是,反而更是帝都风格)。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