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13 02: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体经济铸就实力常州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3-9-13 02:27 编辑
史料由常州市档案馆、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提供
常州无线电厂生产的A0007A单边带接收机
6大产业初现雏形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为了贯彻国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我市对染织、针织、铁工、印刷4个行业实行联营,力图尽快恢复生产。
在这一时期,我市启动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最先开始的是对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然后是全行业公私合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1954年4月,刘国钧的大成纺织印染公司在全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成为江苏地区第一批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我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3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经济建设,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化工、电子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1958年后,我市又以轻纺工业为母体,广大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采用“老厂办新厂”、“母鸡生蛋”等办法,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发展新产品,开拓新兴工业,逐步形成了机械、冶金、化工、电子、医药、建材等产业雏形。
“一条龙”
1962年,针对已试制成功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的灯芯绒生产工艺,常州市纺织工业局将11个工厂正式组合成全市首个“一条龙”专业化协作线。
“文革”时期,常州人民坚持生产,常州经济相对稳步发展,并继续按专业化生产原则,发展“一条龙”生产,在原先拖拉机、灯芯绒、花布、卡其布4条“龙”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化纤、塑料、半导体收音机、玻璃钢新4条“龙”,推出了化纤、呢绒、自行车、照相机、单路传真机、塑料包装制品、石油化工、集成电路等一批重点企业和产品,灯芯绒、柴油机等一批“拳头”、“台柱”产品相继出现,畅销国内外。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条龙”又有新发展:拖拉机、塑料2条“龙”发展成公司;半导体收音机发展成总厂;拖拉机公司、常州自行车总厂又与外系统的协作配套厂组成“龙”。
中小城市学常州
群“龙”飞舞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78年,我市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4.86亿元,比1964年增长了5倍,并在全国率先基本解决了市区就业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市在全国69个同类城市中,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
这一时期的常州,工业经济如日中天,这座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兴工业明星城市,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开拓者与领跑者——
197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题为《常州市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一元化领导,依靠群众挖潜力,自力更生办工厂》的报道。
1975年5月,新华社连续播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赢得高速度——评述常州工业的大发展》、《“农”字当头滚雪球——常州工业大发展调查之一》和《“桌子”上唱大戏——常州工业大发展调查之二》3篇报道,着重介绍了我市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977年4月27日,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常州市被表彰为学大庆先进城市,市委书记何冰皓在会上作题为《学习大庆,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的发言。会后,全国掀起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
1981年4月24日至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厥文来常视察,返京后向中央递送视察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报告上批示:“常州是全国城市中一个典型,希望全国一半城市都能像常州一样,吸取常州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改革城市”、“工业明星城市”闻名全国。
科技创新助推二次腾飞
改革开放后,常州工业发展迎来了春天。1992年,市区工业总产值达36.12亿元,职工人均创造产值1.2万元,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1530元,名列全国第三。在8条龙的基础上,常州继续产品创优,至1985年,常州有5个产品获国家金质奖,44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常州始终将兴办实体经济作为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基础: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
近年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又成为了常州企业二次腾飞的原动力,常州企业家们“闯关东”、“走西口”、“趟长江”,开启一次次“科技长征”,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我市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开放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嫁接本土企业资源和外来创新资源,形成“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的区域创新布局,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先后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引进1500多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直接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州转化及产业化。全市高新技术产值达3500亿元,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特色产业。
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9.3亿元,增长11.3%。输变电、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30.3%、9.5%、8%、15.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