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徐捷

从旋转餐厅看上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1 18: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角度不错,可惜能见度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徐捷


    这一组图片,其中倒数第二张里的工地是什么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天池


不太清楚,感觉南市那一块像这样的待开发地块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youdi


  那是让人不敢想象那是现在的上海,但那可是原来的上海。
zhonghewitt 发表于 2012-2-21 12:54


这句话相当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anog
深刻是深刻的。。。1949年以前的上海除了南京路、外滩等中心区域拥有大体量建筑,其余的地方都是以石库门或里弄为主的建筑形态。在共产党掌权之后,社会商贸发展停滞,可以说在之后的三四十年内上海是处于一个零发展阶段,原本可以在这段时间进行的大规模都市开发没有任何进展,中心区依然是大片低矮破败的旧居,宛若一座死城。而现在说直白点,就是在大举还清这四十多年欠下的债,应该讲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烙印的、代表城市个性的老建筑要是妥善保留(上海也做得很好),但城市毕竟是城市,中心区不搞大规模商业开发,疏通路网和完善城市功能,而一味守旧,这还像是城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youdi


  那是让人不敢想象那是现在的上海,但那可是原来的上海。
zhonghewitt 发表于 2012-2-21 12:54


说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5: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徐捷


    国际一流的眼光中那些8,90年代的灰土高楼才是破房子 没有老房子 上海至多变成一个放大版的曼谷 连香港也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徐捷


    认为保留个别重要的老建筑就是做得好的是中国人 整片保留巴黎 罗马古城原貌的是欧洲人  认为建高楼造大马路就是城市化的是中国人 为老建筑不懈保护赋予其重要历史意义的是欧洲人 认为商业开发就要拆除老房子的是中国人 为不破坏老城把cbd造在拉得方斯的是欧洲人  所以欧洲是现在的欧洲  中国是现在的中国,接收着前者在价值观 文化 艺术上全方位的支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9: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捷


    认为保留个别重要的老建筑就是做得好的是中国人 整片保留巴黎 罗马古城原貌的是欧洲人 ...
skycc 发表于 2012-2-22 15:27

    上海的外滩源、外滩万国建筑群、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步高里、田子坊、旧上海屠宰场、杨树浦发电厂、静安寺、龙华千年古刹。。。太多太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与象征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记忆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这里不再熬述。你说的像巴黎、伦敦、罗马百年以上的老建筑可以说个个都是像外滩建筑群那样的经典建筑,而且早在百年以前就已横亘于街道两侧,气势恢弘,只要将内部的电气化设施、卫生设施改造一下即可使其拥有现代建筑的所有功能,怎么可能用全新的建筑取而代之呢?而像上海的平凉、董家渡、原上海站北广场的那些“坚持”到现在的棚屋,那里的居民早已苦不堪言,即使改造也不能使他们的生活恢复到正常水准,那怎么办,只能拆了,以新易旧,即惠及了居民,同时又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像日本有个词叫“再开发”时常出现,旨在将中心区精致的旧建筑“垂直化”,直接在其上头兴建超高层建筑,实现城市的再生,这点倒是目前上海所欠缺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徐捷

错了 建筑的经典与否 价值几何都是人所赋予的 一幢房子你善待它100年 他就自然而然就是经典 反之 长期过度使用毫无养护 再光鲜的房子也会变成棚户 这就好比解放初期故宫差点也被拆掉一样 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但对真正尊重历史的人来说 他们看我们也就和我们看以前要拆故宫的人差不多 你需要把上海的历史建筑一一列举出来本身就说明了它们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中的稀有品 你要是到了巴黎 不会有人告诉你需要去哪里才能看到过去 因为只要你身在那里 所见即是历史

再者 欧洲包括伦敦在内的许多地方二战中都变成废墟 你所看到的许多建筑都是战后重建的 它们并非有几百年的历史 但它们的使用者尊重历史 所以他们历久弥新 并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建筑就是当前中国的一个写照--自己的遗产不珍惜 当垃圾一样扔掉然后再去加倍崇拜人家的东西 过去几十年人们迫于基本的温饱生存问题 无暇估计建筑的保护 现在我们有了物质资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了 但包括现代化改造的问题在内 所需要替换的不是建筑本身 而是我们看待和使用他们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1: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都市风范,不过,有些感觉也很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1: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捷

错了 建筑的经典与否 价值几何都是人所赋予的 一幢房子你善待它100年 他就自然而然就是经典 ...
skycc 发表于 2012-2-22 20:27

那倒有劳你给上海的城市规划者们支个招,怎样让那些为百姓诟病,为外国人唏嘘的棚户重新焕发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巴黎?
为什么欧美的观点就是对的,上海的目标是东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skycc


    上海出掉老房子就是放大版的曼谷说出来纯粹是打自己的脸,为什么21世纪以来的摩天新建筑不能成为上海的新代表,石库门殖民建筑文化就一定比未来2020自主国际金融中心形成阶段的建筑文化强吗?外国人别有用心的不建议上海大拆,我们就一定要追随?殊不知弄堂的居民怨声载道,都在等着拆迁,住新居。
石库门保留一部分是那段历史的纪念就可以了,大片的遗留简直是对市中心寸土寸金的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2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那些棚户区可以学习东京建设高道路密度低建筑高度精致型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0:53 , Processed in 0.05486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