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 06: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陆家嘴论坛金融界三掌门新角色说新事( 2012年6月30日 )
在6月29日举行的2012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与往年一样齐齐亮相。与往年不同的是,三人虽都是陆家嘴论坛的“老面孔”,但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亮相的身份却已焕然一新。尚福林首次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身份出席论坛,去年此时,他的角色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现在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掌门人,而去年此时,他的身份是建设银行董事长。项俊波也由农业银行董事长转型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角色变了,看问题角度也有不同,三人都很有新事说。
实体经济将是银行转型的落脚点
银监会新掌门人尚福林首先强调的不是监管,而是银行转型发展的问题。他认为,银行应当把发展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上,积极发挥信用中介、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功能,将社会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并约束借款人行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尚福林同时透露,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银监会已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制定了适度前瞻、反映国情、接轨国际的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此举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助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新标准正式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项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要求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应对。
面对银行业发展改革过程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福林认为,首先要完善银行体系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比如小银行应努力发展成为“立足于本地发展、立足于特色经营、立足于实体经济、立足于小微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银行还应当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存贷款等各类产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过度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
资本市场四天一新政?不可能!
“有媒体朋友说,证监会每四天推出一项新政,这是误会。”首次以证监会主席身份亮相陆家嘴论坛的郭树清,在昨天的陆家嘴论坛上笑着“辟谣”。他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但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四天推一项新政?不可能!我们不吃饭、不睡觉也达不到这个结果。”
他表示,推进资本市场科学发展需要下苦工夫。从近期来看,资本市场推新制度,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退出制度的改革。
在郭树清看来,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是高度依赖间接投资。目前社会融资贷款和票据占80%,20%来自股票和债券融资。在这样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中,政府相关企业占有的资源比较明显,中小企业获得的服务非常有限。2011年,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贡献税收约占比50%,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占比60%,解决就业占比80%左右,但参与资本市场的渠道却非常狭窄。他表示:“我们要挖掘银行潜力,积极推动民间信贷规范化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小型、微型企业往往需要的是本金,或是时间更长一点的债务融资。这种服务只能由基础的直接融资来提供,需要我们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在市场并购中发挥资本市场的巨大作用。”
劳动力市场步入“刘易斯拐点”
“中国劳动力市场已步入刘易斯拐点,中国保险业有必要从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大局来谋划保险工作。”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大会上这样表示。
所谓“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项俊波坦言,过去,企业家只要把廉价的劳动力和银行的贷款结合起来,就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实现盈利,但现在,这种盈利机会在大幅度减少。
此外,中国追赶型技术进步模式的潜力逐步消耗。在追赶型技术进步的模式中,政府可以确定技术进步的路径,并提供集中的金融支持。但是当经济体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时,没有人能够事先确定技术进步的路径,集中的金融支持可能带来大量的投资损失。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金融资源跨地域、跨行业的配置问题将更加突出。项俊波说,社会财富分配也正逐步向劳动力倾斜。过去企业是金融业主要服务对象和利润来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者将在国内财富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将成为金融业日益重要的内容。
项俊波透露,中国保监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将着眼于提升保险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提升保险业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他认为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