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30 0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2020年GDP突破2.5万亿元
总投资5.2万亿推进十大工程 助力“十四五”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崔小远 欧嘉福 卢舒曼
昨日上午,广州市十五届人 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广州市人民政 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十三五” 时期广州GDP年均增长6%,2020年突破2.5万亿元。会议还书面审查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据了解,为推动规划纲要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规划纲要梳理了“十四五”时期十大工程,总投资5.2万亿元。
回顾“十三五”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跃居全球一线城市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广州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增长2.7%,5年年均增长6%,与全省同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和10.1%,高于经济增速。记者另从广州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5019.11亿元。“十三五”期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8560亿元提高到25019亿元,5年跨越7个千亿元台阶。
全球地位不断跃升。广州的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提升到2019年第21位,2020年穗深港联合排名第2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由2017年第37位提升到第21位。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第28位提升到第13位。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历史性跨进第一梯队,跃居全球一线城市。
动能转换显著加快: 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
广州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企业从1919家增至1.2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1%提高到3%。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54.3%提高到59.7%。建成5G基站4.8万座。
城市能级显著提高: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一
广州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7339万人次,从全球第17位提升至第11位,2020年跃居全球第一。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南沙港区三期、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建成启用,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全球第6、第7位提升到第4、第5位。
推进“五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建成通车。广州南站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第一。
城乡品质显著优化: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一线城市首位
“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6个旧村、109个旧厂、44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PM2.5平均浓度连续4年稳定达标,空气质量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优。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乡全覆盖。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4133座。新建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新增森林公园19个、湿地公园1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米,居国内一线城市首位。
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获珠三角片区第一。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约七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3%。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40张。累计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0.32万套。旧楼加装电梯9725台。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新增城镇就业161.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以下。
提前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51.11%和87.04%。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54万个、示范性高中31所。成立教育集团86个。广州地区5所高校1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8所高职院校10个专业群纳入“双高计划”。
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派驻扶贫干部1600多名,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4.59亿元,带动减贫超210万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
城市韧性显著增强: 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到82.5岁
广州医疗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医疗卫生机构增至5552个,实有床位数达9.34万张。人均期望寿命由81.7岁延长到82.5岁。
平安广州建设有力推进。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名列全省第一。
行政效能显著加强: 市级依申请事项98%实现“零跑动”
“放管服” 改革持续深化。精简市级行政权力3237项、精简率42.7%,取消证明事项470项。
数字ZF建设成效凸现,市级依申请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98%实现“零跑动”。
谋划“十四五”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据了解,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时期,将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大幅增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宜居环境功能全面强化,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枢纽之城、实力之城、创新之城、智慧之城、机遇之城、品质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主要体现在“八个新”,分别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城市文明实现新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
其中提出,要打造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典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建成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成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例。
提出15个方面重大任务
据了解,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15个方面重大任务。分别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成国际一流智慧城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引领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同时,强化全周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品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广州样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现代化教育高地;完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健康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
梳理“十四五”时期十大工程
“十四五”规划纲要是“十四五”时期ZF工作的总纲,内容上注重战略性、宏观性和导向性,很多具体工作还要通过26个市级重点专项规划、55个市级一般专项规划、3个区域规划、11个区级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来组织实施。
规划纲要还梳理了“十四五”时期十大工程,包括:科技创新工程、现代产业工程、智慧城市工程、交通枢纽工程、城市更新工程、城乡融合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民生福祉工程、安全保障工程,作为附件,共58个大项,总投资5.2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投资超过2.8万亿元,旨在强化实施支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规划纲要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率先基本实现社 会主 义现代化
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率先基本实现社 会主 义现代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