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2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医团队点对点帮扶两年多,打造出一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2-05-31 09:29
       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为期两年的精准帮扶,省医将心血管病、肿瘤、肾脏病、老年病四大重点专科全盘无私“嫁接”,让当地的相关急危重症不出省、不出市的在当地享受到广州高水平医疗。帮扶共建的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还于近期列入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成了江西省首批、赣南首家入选的医院
       这是赣南老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重大民生项目取得的标志性进展,也是广东省人民医院作为对口支援输出医院取得的重要成果。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教授透露,占地267亩、规划床位达1200张的新院区业已奠基动工,计划于2024年6月正式建成使用。
       两年派遣80名专家入驻
       四大专科重症外转率大 大降低

       余学清表示,在广东省 委、省政 府和江西省 委、省政 府,赣州市 委、市政 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2019年12月14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签署框架协议;2020年5月13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市立医院整体委托广东省人民医院管理,成为赣南老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落地的重大民生项目。
       随后,推动赣州市立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建设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分中心、全国知名肾脏病中心,打造全省领先学科,加大联合科研和成果转化力度,实现整体整合型医疗服务新模式等科研成果在赣州落地。2020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正式揭牌,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医教研管”四方面进行倾力帮扶,拉开了粤赣两院深度合作的序幕。
       自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立医院共融合、同奋进,打造对口支援新模式,输出医院“真心干”、当地政府“真支持”、输入医院“真配合”,一起奋斗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建道路,并取得了当地市民的信赖认可,心血管病、肿瘤、肾病、老年疾病的外转就医率分别从2019年的16.6%、22.0%、18.2%、12.1%,下降至2021年的12.8%、19.2%、15.5%、7.2%。
       两年多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后派驻了七批共计近80名专家团队入驻赣州医院,覆盖了省医90%的临床科室,工作时间1年至3年不等。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还想赣南柔性帮扶专家300余人次,每个周末都有专家奔赴赣南,通过引入了一大批优质医疗资源,开展技术、管理等系列合作。全面托管以来,省医赣州医院开展了75项新技术,填补省、市空白16项,疑难手术达800台次,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增长314.28%,介入手术台次增长164.5%……牵头成立了赣州市心脏瓣膜病、肾脏病、烧伤创面修复医学等区域医疗中心。赣州市立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位前进了149名,列500强。以赣州市立医院为龙头整合章贡区全区13个公立医疗机构,组建江西省首个城市医疗集团——赣州市立医院医疗集团。
       未来五年,实现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赣州医院成立于1924年,将于2024年6月迎来百年院庆。2020年12月20日,该院位于赣州沙河片区的新院区正式奠基,2022年3月6日正式动工,在267亩的土地上高标准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到2024年院庆时投入使用,百年老院将于新院区绽新彩。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院长李勇介绍,通过“全托管+一体化”管理模式,两年来,逐步实现两院在“管理、技术、品牌”同质化;通过对标输出医院的省医,推动“管理、技术、品牌”三平移,赣州医院积极打造心血管病、肿瘤、肾脏病、老年病为核心的四大诊疗中心。粤赣两地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也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广州专家为当地提升了医疗水平,而赣南患者的参与也让一些高水平的医疗课题有了更深的触角。
       余学清指出,从一年到十年的目标与工作计划都已确定,5年实现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10年内进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国考”前100名,“更重要的是,让赣南百姓大病不出省,重点专科的外转率下降70%!”在他看来,群众的满意与福祉,是省医追求的目标,更是初心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首家!南方医院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AICU正式启用
2022-05-31 19:15:44 来源: 南方Plus 广东  
       只有在手术台前才能看到麻醉医生?你的观念已经过时了!麻醉医生能做的事,远比一般人所了解的多得多。
       5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新的麻醉手术中心投入使用,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AICU)也正式启用。据了解,这是华南地区首家AICU,是由麻醉医生“坐镇”的监护治疗病房,更注重收治与手术麻醉相关的重症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麻醉手术中心随处可见“黑科技”
       达芬奇XI双控手术机器人、Stryker 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Sinovation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4K3D和荧光腹腔镜……南方+记者走进南方医院全新的麻醉手术中心,仿佛走进一部制作精良的医疗职业剧,目光可及都是“黑科技”。
       南方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李国新介绍,该麻醉手术中心共有手术间60个,是国内单体楼宇面积最大的手术部之一;其中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合手术间2间、核磁共振成像(MRI)复合手术间1间以及一体化手术间10间,配备高端麻醉工作站等高端医疗设备,能开展器官移植手术、术中唤醒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实时导航下腹腔镜手术等尖端外科手术,是目前国内设施设备、技术力量最为先进的麻醉手术中心之一,每年可完成手术室内手术7万余例次。
       南方+记者走访发现,该院新外科楼的4至7层均为麻醉手术中心,其中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的手术区在4楼,神经外科、心脏外科、骨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科的手术区在5楼,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甲状腺、乳腺科、烧伤科的手术区在7楼,6楼则主要是办公和日常区域。
       麻醉手术中心内“科幻感”十足:各类墙面上都有平板显示器,有智能化的人员行为管理系统,可实现人员追踪定位、规范行为准则,有效协助手术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内设有微创手术中心,配备各类高精尖内镜设施设备,以满足微创外科快速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还设计了集合创伤急救、手术、重症监护为一体的骨科手术中心。
       在略显冰冷专业的场景中,该院同样强化人文关怀建设,在中心内设有术前患者等候室、儿童等候区等,让患者尤其是患儿在术前能得到陪伴,缓解紧张情绪。
       AICU为加速康复理念打好基础
       当天,位于7楼的麻醉后重症监测与治疗病房(AICU)首次投入运营,这也是华南地区的首家AICU。南方+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病房已开放床位14张,配备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液体输注站、血气生化分析仪、床旁超声、可视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多功能床和信息终端等设备。
        AICU的全称是“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是对与手术、麻醉相关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加强监测和器官功能支持的单元。与综合ICU(重症监护病房)不同,AICU主要收治与手术、麻醉相关的重症患者,收治范围包括高龄、婴幼儿、ASA Ⅲ级以上、四级手术术后需加强监测的患者以及术中、术后出现特殊情况仍需继续实施呼吸、循环支持的患者。
       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克玄介绍,一般而言,患者在AICU监护治疗不超过24小时,即可转到普通病房,“有了AICU后,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保障安全和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早从2018年开始,国家七部委“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及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等文件就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AICU,以加强术后监护与治疗,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刘克玄说:“如今在外科领域有一个理念叫做‘加速康复外科’,就是通过整合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加速患者的康复。AICU就是践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
       AICU的建立也打破了“只有在手术台前才能看到麻醉医生”的固有观念。除了在术前全面评估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麻醉计划,术中全程参与手术和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规避手术风险隐患外,麻醉医生能在术后完善镇痛并关注手术对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影响。麻醉医生所擅长的疼痛管理、气道管理、循环管理、内稳态调控及急救复苏等,也能惠及AICU中的危重症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 14: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jwwgzjwwgz 发表于 2022-5-12 21:41
5000+VS4000+个医疗机构?数据准确?

      三和肤浅得可怜,只会看这种很表面的东西。当然,如果你们要拿这种东西去自吹,然后黑一下广州,我没意见。

      私人诊所、美容院也是医疗机构!

      真正的医院,文中写得很清楚,渔村只有广州的一半不到,医护技术人员数量也相差很大,质量就更不值一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 14: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十四五”时期医疗卫生重大工程和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3 1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登记临床研究项目1.5万项 全国最多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2-06-03 10:09
       6月1日,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论坛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行
       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 广东纳入首批试点
       据了解,去年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海南先行试点,实施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
       今年年初,广东省卫健委发文,正式成立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这是国内试点工作首批、省内首立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中心牵头单位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单位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事务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共11家单位,质控中心办公室设在珠江医院。
       钟南山、侯凡凡、宋尔卫、高天明4位院士担任顾问,省卫健委党组书 记、主任朱宏任中心主任,省卫健委副主任汪洪滨任中心副主任,珠江医院院长郭洪波担任执行主任,珠江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丁长海任秘书长
       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全省临床研究规范管理的协调工作,掌握全省临床研究情况,对全省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技术核查、监测评估、咨询分析、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同时承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委托与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广东登记临床研究项目1.5万项 全国最多
       “临床研究需要有严格的标准,临床工作者如果只是通过观察、经验证实它(药物或治疗方法)有效,还是远远不够”,作为中心的顾问,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了临床研究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他提出,临床研究质量的提高,是创新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广东应成为有着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的省份,“希望能在珠江医院的牵头协调下,广东能够做出自己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体系,做出一些创新,做出一些模板在全国推广”。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司长杨青在线上致辞,他指出,根据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统计,广东省登记的临床研究项目已有1.5万项,在全国范围来讲数量是最多的,“要想对1万余项的临床研究开展有效的质量控制,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机构是很难实现的,广东省卫健委这次成立省内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十分必要,相信将能够在整体提升广东省临床研究能力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控制是科研创新的压舱石和定盘心”,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汪洪滨在致辞中表示,借国家试点契机,要致力开好支撑体系建设新局、开好规范管理新局、开好创新转化新局、开好支撑发展新局。
       具体而言,将争取通过1至2年的努力,建立全省临床研究行政监督内部管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培训与服务支撑机制,营造规范有序、协同高效、利益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促进临床研究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的原则,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完善临床研究组织管理体系,等等。

      规格还挺高的,四位院士担任顾问,省卫健委主任亲自担任中心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9 16: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中医界再添大咖!仝小林院士工作室落户省中医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2-06-08 21:43
       6月8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行“仝小林院士科技专家研究室、仝小林名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
       据悉,仝小林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医内科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机融合中医“调态”西医“打靶”策略,首提“态靶辨治”,通过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方药量效学科,为中医经典名方开发,推动中医走向“量化”时代奠定重要基础,并在临床危急重症、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2020年12月,被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授予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达灿院长表示,仝小林院士科技专家研究室、仝小林名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的成立,是广东省中医院在“十四五”征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助推器。医院将认真学习好、传承好、应用好仝院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新力量。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局对研究室、工作室的建立表示祝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仝小林院士先后奔赴三省九地及香港特区等疫情一线指导救治工作,提出从‘寒湿疫’论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策略,构建社区防控‘武昌模式’,开展覆盖防治全程的临床研究,牵头制定第三至九版国家新冠肺炎中医方案,协助香港中医药界以‘三易’(易懂、易行、易得)为防治落脚点,制定并推出新冠诊疗的‘四个方案’,为中医药参与疫病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徐庆锋说。
       据悉,广东省中医院通过师带徒、建立名医工作室等柔性引进的国医大师32人,全国名中医6人。通过建设名医工作室,着力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整理继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现共建有95个工作室。同时,医院还引进多种学术流派,成立了17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加强挖掘流派的学术思想、临症经验和特色技术,推动临床运用,推进中医思维内涵研究与诠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项目封顶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8日电 (郭军 林嘉嘉)5月27日,由中建四局承建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举行新门诊综合大楼封顶仪式,意味着该项目建设即将进入新阶段,并距离正式投入使用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据了解,南医五院新门诊综合医疗区(第一期工程)是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门诊楼、污水处理站、感染楼组成,其中门诊楼由塔楼和裙楼组成。该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动工,由中建四局华南建设公司按照精品工程标准进行打造。项目建成后将对提高粤北地区医疗整体水平、改善从化区医疗条件、方便群众就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南医五院作为坐落在从化区的首家“三甲”医院,致力于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全力守护从化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据南医五院主要负责人介绍,新门诊大楼项目是南医五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项目。在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从化区委区**等各方重视和帮助下,项目经过一年半努力,提前圆满完成建设主体结构施工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成果。(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4: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_GZH 发表于 2022-6-2 14:18
三和肤浅得可怜,只会看这种很表面的东西。当然,如果你们要拿这种东西去自吹,然后黑一下广州,我 ...

无语,你这加戏走火入魔了吧…一个中性问题,非要表达什么意念正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2 14: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家“多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中心”落户广州
南方日报 2022年06月11日 22:02:30
       6月11日是第六个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日。近年来,我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器官短缺依旧是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6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中心”挂牌建立。这是全球首个可实现对离体多种器官(肝、肾、心、肠等)进行功能评估,并对功能受损器官进行修复的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离体器官可在体外继续“正常工作”一段时间,以便移植手术医生评估其质量,并争取手术时间;一些原来“不可移植”、质量较差的器官还能在体外得到修复,以提高利用率,应对器官短缺问题。
       让离体器官“以为自己还在体内”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而器官的质量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直以来,器官移植都采用体外的“冷保存”技术,影视剧中常能看到医生用“保温箱”装着冰块和器官迅速转移的情景。
       但采用冷保存技术的器官处于低代谢状态,不具备正常功能,移植手术医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功能评估,器官质量如何、能否移植只能靠移植医生的经验判定。
       针对这一难题,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发明了体外多器官维护系统(Life-X),可替代人体为离体器官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灌注压力、流量、温度、氧合及营养支持。经不断优化改进,目前该医疗器械已经更新到第五代。配合该团队研制的多种器官养护液,建立离体器官的养护技术体系,肝脏可产生胆汁、代谢乳酸,肾脏可产生尿液、代谢肌酐,心脏可以持续跳动。简单而言,就是让离体器官“以为自己还在体内”,保持正常的活力与功能。
       何晓顺介绍,目前,该系统可以让多种器官在体外安全地维持数小时,足以满足一般器官移植手术的时间需求;在实验室条件里,肝脏甚至能实现离体存活一周。
       多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中心挂牌成立后,将成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支撑平台。“一方面,我们让器官移植变成一类安全的手术,让过去无法评估质量的器官变得可以评估,确保移植器官的治疗,避免无效移植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另一方面,一些质量不太好、原来无法移植的器官,经过体外培养和修复有望变得可用,提高了供体器官的利用率,能部分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何晓顺说。
       该团队基于多器官维护系统建立的离体器官养护平台,为离体器官功能检测、评估提供了可能,通过大量的大动物实验和临床弃用供体器官离体灌注实验,首次建立了供肝、供肾、供心等质控标准,根据这个新的质控标准评估器官近150例,符合标准的器官移植后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器官浪费。
       “不可移植”器官可在体外修复
       除了在体外培养器官外,何晓顺团队正探索在体外修复那些功能受损或者不满足移植条件的器官,让原来一些质量较低、“不可移植”的器官变得“可用”。该团队先后构建了功能受损的边缘性肝脏、肾脏、心脏及全腹腔脏器等多种器官体外修复技术体系,成为了国际上唯一能掌握多种器官体外修复技术的团队。
       何晓顺介绍,目前在体外修复器官有3个主要的应用方向:“首先是对供体肝脏的去脂肪培养,在体外把脂肪肝的程度减轻,达到一定的标准再实施移植,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次是对一些缺血和损伤严重的器官,过去不能直接使用的,现在可以探索通过药物干预、营养物质补充等多种方式,让供体器官的损伤得到修复,然后再移植。最后是干细胞治疗,动物实验结果很理想。”
       根据不同损伤类型,该团队制定了特异性的养护参数与养护液成分,成功修复超高龄(>80岁)、重度脂肪变性(大泡型脂肪变性>60%)、总胆红素>200umol/L供肝等国际公认的不可被移植器官,并取得了良好的移植疗效。国际专家认为“是改善移植预后的重要进展”。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提出了“器官医学”新理念,即在器官水平上研究和治疗疾病,并在人类疾病器官模型、大脑离体研究、活器官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医学发展有望进入精准研究器官功能及治疗器官疾病的新阶段,同时向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研发及医学教育等领域实现转化,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器官医学产业化项目获得科技部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初创组全国总冠军。
       何晓顺表示,多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中心的挂牌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技术正快速迈进“2.0”时代,更预示着“器官医学”新世界大门的开启。“这里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由中国的医生团队来引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6 14: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项目进入征地阶段
2022-06-16 10:46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从化区有关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已正式进入征地阶段,这意味着该项目距离正式动工建设又迈进了一步
       项目总规划床位800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项目选址在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东风地铁站出入口东侧地段,建设目标为三级甲等、专科特色鲜明、覆盖妇女儿童所有疾病谱的区域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项目总规划床位800张,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分步建设。一期用地面积约58.5亩,开放床位500张,总建筑规模约9890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68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202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综合楼、医技楼、住院楼、科研行政综合楼、实验室、后勤保障楼和地下室等建筑及室外配套工程。
       据了解,早在2018年,从化多次与广州医科大学开展交流研讨,并一致决定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实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双方随后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完善共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项目正式实施。
       一直以来,从化区妇儿医疗资源存在非常短缺且分布不均的突出问题。过去,辖区内产儿科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一家医疗机构。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以后,产儿专科服务能力愈加显得捉襟见肘。为加快缓解从化区产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现状,2021年12月,从化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提供产儿科住院服务,标志着全区妇女儿童医疗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为适应新时代下的生育政策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
       建设一家高水平的妇儿专科医院,补足广州北部产儿科医疗服务上的短板,是顺应群众期盼的需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大 大缓解从化以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患者看病难和病床紧张等问题,更能满足北部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产儿科医疗服务需求,也是消除从化区域内重大医疗安全隐患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从化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东风村致力打造广州最美生态商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所在的城郊街东风村位于流溪河西岸,是交通位置便利、生态资源优越、人文资源丰富的一块宝地:东风村内殷家庄被列入广州历史文化保护风貌区,村内古树名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保存良好;地铁十四号线、“一桥两路”等项目相继建成,为该片区打造立体多维交通网络;随着公交站、绿化工程等配套建设不断优化,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东风村片区逐渐建设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地。
       “随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的落户,东风村片区的功能布局将更趋完善,同时也为该片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城郊街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地铁站周边区域配套,东风村旧改项目成为从化区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改造范围总面积419.32公顷,其中建新总面积103.89公顷,拟建设7所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有绿地公园和文化少年宫等公共服务设施。未来,东风村将通过旧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特色民宿、医疗保健、精品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一个从化文旅、商业“新地标”,致力打造广州最美生态商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1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 家医学中心需具备非常“6+1”特质,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共论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月18日 20:13 羊城晚报金羊网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6月18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携手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联合举办的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大会聚焦全球医院高质量发展热点难点,涵盖医院战略发展、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内容。美国哈佛医学院、BWH、MGH,英国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欧洲医学教育联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0家世界知名院校和国内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的负责人与知名专家齐聚云端,共话医院战略发展。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与云端结合模式,14家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联盟单位负责人等8万多人在线上收看了主论坛直播。
  国内外医学管理和学术领域著名专家出席开幕式和主论坛
  大咖云集,聚焦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 员黄洁夫表示,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的医疗系统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大量的临床研究推进医学的前沿发展,在临床治疗、科技创新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也给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与中山一院共同举办这次会议,意义非凡,国内外同行需要更多的合作、交流与理解,共同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介绍,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是美国综合性学术医疗系统Mass General Brigham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哈佛医学院的主要教学医院之一。
  国 家卫健委体改司许树强司长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政策性指导。他指出,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围绕“一个中心”,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一条主线”,通过“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高”和“三个化”,着力从“五个新”推动重点工作。许树强司长强调,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国 家医学中心须具备非常“6+1”特质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作了题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科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演讲,提出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六个关键要素:领导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创新是驱动、合作是加速器、体系是保障、成功靠文化。他介绍了中山一院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进行了三个方向的探索:一是打造创新平台体系,凝练学科融合发展新方向。二是创新人才引培模式,增添学科发展新动力。三是建构科学的数字化、多维度、分类别的立体评价体系。
  肖海鹏院长介绍,国 家医学中心须具备以下非常“6+1”特质:一是疑难重症诊治和应对重大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心;二是医学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三是医学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中心;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五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中心;六是党建和优秀文化守正创新中心。基于六大中心功能,国 家医学中心将在人民健康事业上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13: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咖云集
https://m.mp.oeeee.com/oe/BAAFRD000020220618694975.html
       南沙院区启动在即
       中山一院这样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随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即将启用,新院区的总体推进程度和中山一院一体多翼的发展格局将拥有雄厚的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受益。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在广东省支持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大学科平台。中山一院还将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点的新院区,打造为医疗、科研、评估、教学、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医学中心。依托新院区,医院将围绕精准医学的五大方向,围绕六大攻关重点,搭建肿瘤、心脑血管代谢、大数据人工智能、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肠道微生态、感染与免疫等平台。新院区内,还将建设国 家医疗大数据中心和公共卫生大楼。本部、南山院区加上黄埔院区的国 家脑科学中心建设,中山一院一体多翼、各有侧重、特色发展的总体蓝图已现雏形。“中山一院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在大湾区、华南、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辐射影响力的医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4 1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新城核心区将新增一家800床三甲医院
2022-07-03 17:51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项目进行环评公示,其中透露,将在白云新城核心区建设一家8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推进优质医院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该项目位于白云新城核心区地铁萧岗站东侧、蓝天新苑小区东南侧、黄石路南侧、白云大道西侧。规划总用地面积47243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1栋5层的医技楼、1栋5层的门诊楼、1栋9层的西北塔楼、1栋10层的东北塔楼,1栋9层的西南塔楼、1栋8层的东南塔楼。设计等级为三级甲等医院,设置床位数800张,门诊量按2400人次/天。项目总投资为319779万元。该项目地下负四层,共设置有2616个停车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是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一体的大型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由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新城附近目前仅一家三家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质量医疗资源缺乏;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东”战略部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国 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优质医院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医疗平台,广东省人民医院提出在白云新城筹建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6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埔首家三甲妇幼医院“交钥匙” 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
2022-07-06 10:10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黄埔区首家三甲妇幼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一期)工程迎来“交钥匙”时刻。据悉,院方正紧锣密鼓进行收尾工作,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项目位于黄埔区长岭居片区,邻近地铁21号线长平站,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规划设置500张床位。
       该院承担市、区两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临床医疗业务立足广州、辐射华南区域。
       预计投入使用后可实现每年门诊、急诊与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能力55万人次(日均门急诊量约1500人次),住院服务能力3万人次,将打造成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领域的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区域妇女儿童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缓解东部片区妇女儿童“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3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了!广州团队领衔开发的AI能对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
南方都市报APP  健闻
原创
2022-07-12 17:11
       一个“高深莫测”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识图找癌,还能通过肿瘤的影像精准的分割其边界,指导临床医生哪里能切,哪里该留。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吴小剑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自主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的人工智能临床解决方案,源于其开发的结肠癌病灶自动精准分割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弱监督-半监督框架。
       相关研究结果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算法顶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 MedIA 《医学图像分析》)发表
。吴小剑教授为通讯作者,喀地一院邹小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晓凡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院高峰副研究员、钟敏儿博士、孟晓春主任与喀地一院田序伟主任为共同第一作者,喀地一院马依迪丽·尼加提主任等为共同作者。
       CT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其断层扫描似的影像技术能让细微的病灶无处遁形。而基于影像的自动分割技术能够辅助医生精确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组织的关系,帮助疾病诊断、图像引导手术以及医学数据的可视化,为临床诊疗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前,能否实现全自动的、精准的病灶分割是决定医学影像在临床使用效果的关键。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先进的分割方法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肝脏、心脏等器官相比,肠道肿瘤的形态、位置的变化大,因此,肠道肿瘤的自动分割任务难度高。特别是结肠癌,因病灶分布范围大、解剖结构复杂,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的病灶自动分割,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肠癌精准诊疗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
       由吴小剑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邹小广教授团队、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协作完成的结肠癌病灶自动精准分割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弱监督-半监督框架,只使用稀疏标注的病灶分割:医学图像的联合弱学习和半监督学习技术,实现了人工智能的“火眼金睛”。不仅阅片准度、速度提升,还能对结肠癌影像片实现自动、精准的病灶分割。
       据介绍,基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为肠癌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已经有多项研究实现了病人的疗效预测、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但这些应用无不依赖于精准的病灶分割。此次SOUSA技术的开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结肠癌的自动分割,为加速肠癌人工智能精准诊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自动化标准化的精准影像信息处理将有效地降低经济、时间和人力成本,为精准诊疗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具备极大的临床转化应用前景。
       本研究中,团队充分利用了弱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的优势,提高了人工智能的学习效率,减少了假阳性的预测,显著提高了病灶分割的准确度。
       团队利用来自中山六院和喀地一院的923例有标注结肠癌CT影像和2670例无标注结肠癌CT影像作为结肠癌病灶自动精准分割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弱监督-半监督框架的训练数据集,并利用417例结肠癌CT影像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自动分割效果优于现有的弱监督和半监督学习模型。与目前先进的方法相比,广州团队领衔研发的人工智能在每个数据比率上都达到了最佳性能。
       受中山大学选派,自去年6月27日起,现任广东省援疆医疗队队长、喀地一院院长、中山六院副院长吴小剑投身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援疆期间,吴小剑立足当地学科建设,发挥该院团队特长,以结肠癌病灶自动精准分割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弱监督-半监督框架这一粤喀合作成果切实助力喀地一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3 10:45 , Processed in 0.05166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