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15 1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_-_H 于 2015-6-15 18:59 编辑
探访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
山西新闻网
作为我省工程建设的重头戏,山西科技创新城首批入驻项目已陆续进场施工。6月10日,记者来到了这里——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是我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头号工程,记者得知首批入驻项目已陆续进场建设的消息后,决定在全面开工建设前先行踩点儿,近距离感受山西科技创新城的整体规划和大体布局,并探访建设中的部分项目。
单程时间约50分钟
6月10日一大早,为能乘坐班车去往科技创新城,记者7点42分就来到了省科技厅。“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已从大楼西侧的会议室大门门脸上取走,该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在一周前搬到了科技创新城。
早8点10分,班车准时从省科技厅大楼前出发了,通过迎泽大街走迎泽大桥引桥进入了滨河东路。近两日来,继南内环街之后,学府街也开始封闭施工,滨河东路的通行压力愈发加大,所以一路南行都走走停停,中巴车过了长风桥后才逐渐好走了起来。汽车继续南行,从祥云桥匝道向东,拐向了龙城大街,不多远驶出,向南进入了通向小店区的太茅路。
太茅路拐唐槐路,再拐电子街,再拐马练营路。七拐八绕下来,使本来对这片不熟的记者顿时懵了。中巴车师傅说这几条路基本不堵,所以多拐了几次。沿马练营路向南,通过三一重工产业园后向东,就是西温庄乡了。而西温庄乡以南的大片区域就是山西科技创新城的所在地。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搬到了科技创新城的核心地带——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楼上。到办公大楼楼下时,时间是8点56分,全程用时约50分钟。
据介绍,创新城主体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的太原晋中两市的交界地带,北片为由武洛街-杨盘街、马练营路、迎宾西街和太中银铁路合围的矩形区域,南片为潇河两岸及大西客专两侧的矩形区域。从北向南分依次是:核心区、潇北产业区和潇南产业区。
记者注意到,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西侧的一片区域已硬化平整,这里将是创新城三大服务平台所在地。
华能要夺“鲁班奖”
正当记者在领导小组办公室内研究地图时,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员工来取环评报告附件,记者决定随车去他们的工地看看工程进展。
华能山西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位于科创城核心区西北角Ⅰ-4-03地块。10分钟车程来到工地,基地建设指挥部的招牌上,还挂着红绸花,两层楼的项目部三面围合形成独立区域,门前两侧甚至铺了草坪,给人以整洁舒适之感。正与施工单位研究场地设置的工程部主任高章平接受了采访。
“我们是5月20号进场开始桩基工程的,到目前静压桩完成了140根(共需建348根),灌注桩完成了38根(共需建397根)。”
据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74960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包括3层的实验中心楼和9层的研发中心楼,两栋楼采用先打桩后开挖的办法建设,因主体层高不同,桩基要求也不相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静力压桩机和两台潜水钻机正在不同的区域工作。“按照进度安排,今年底实验中心楼要封顶,研发中心楼做到3层,明年6月封顶。为争夺‘鲁班奖’,我们是按国家鲁班奖工程目标开展基建工作的。”
高章平还特别介绍了建筑的绿色功能:“我们的项目是按照绿建最高级‘三星’级标准设计的,两栋楼的楼顶要全部安装光伏发电板,容量超过500千瓦,除自用外余电将上网。”刚接受完采访的高章平就被建设单位的人叫走了,他已经吃住在这里十几天了。
山煤2629根桩月底完工
采访完华能,不远处山煤集团热火朝天的工地又吸引了记者。走过去后记者发现,山煤集团无论是研发项目还是工程基建工作都力求细致、精益求精。
当打通山煤集团总工程师李苏龙的电话时,他正在中国矿业大学与专家们商讨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内容。据李总电话中介绍,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初步定为矿山物联网、低热值煤热解、废热、乏风利用等节能技术、第三方采购电子商务平台等。
在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王德龙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到科创城Ⅰ-3-02地块,与华能研究院不同,山煤的“临建”房呈一字型,两米高的围档将整个工地围成方型。工地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硬化。因工地最北侧正是原泄洪渠位置,为长远打算,项目部增加了工程量,将原来200多米裸露的泄洪渠换成了大口径水泥预制管埋于地下。
“我们计划本月将2629根桩全部打完,同时开挖土方6万方。”王德龙说。项目建筑面积共64953平方米,包含两个主体,4层的研发楼和4+6的综合实验楼,计划投资5.5亿元。
怎么能这么快?“我们采用的是水泥搅拌桩,每天一个桩机至少可以打100根,4台水泥搅拌桩机将全部上阵,另外还同时上8辆自卸车、2台大挖掘机,后期还要上4台塔吊,以保证在730天的工期内顺利完成任务。”项目经理杨华介绍。
记者从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科创城首批9个项目5月底前已全部进场,目前临建工程已全部接近尾声。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