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31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国家地理CNG 于 2021-3-31 23:56 编辑
5号线客流没有什么单独开贴大篇幅预测的意义。目前个人看法是,开通初期3个月,平均客强在0.4-0.55左右,客流18-24.5万,高峰日(适合太湖旅游日)0.6左右,较4号线开通初期客流强度大。
1、从本线来看,全线除渎川桥站,没有大客流站点,也没有纯粹的无人区站。这与1和3号线有本质区别。1号线全线各个站点都有促进客流向上发展的作用,3号线受线位和用地类型影响,全线绝大多数站点都会抑制客流增长。而2和4号线既途径多个持续稳定大客流供应点,又途径多个尚未进行地产开发区域。
2、 5号线没有直接经过一处商务集中区或科教创新集中区。而1-4号线均有途径。5号线缺少一个类似星海广场、时代广场、东方之门、团结桥、宝带路、狮山路、月亮湾、松涛街等能在上下班高峰时期集中爆发客流的站点。只要有1处,日客流可增加2-5万人次。
3、 5号线虽然都位于建成区,但沿线覆盖人口“不温不火”。124号线途径的市区段,均有持续稳定大客流供应点,而5号线经过的新市路,虽然属于客流廊道,但沿线没有重要商业中心,覆盖的居住区人口稀少。这一点,请各位通过百度热力图查看。另外,金鸡湖大道沿线居住小区容积率均达不到2.5,各站能产生的客流,甚至没比1号线走湖底隧道好多少。从石城站-斜塘站,长达近20公里的线路穿城而过,人口却覆盖不足。3号线还有个矮子里拔将军的东方之门能供应大客流,而5号线沿线甚至还没有一处。
4、 最后再来谈谈公交客流方面。孙武路段,只要不是去1号线直接能到达的地区,基本都会选择换乘5号线。那这样的客流究竟有多少呢?目前孙武路691和快11两条主干线,加上506 692等次干线日客流超过1.5万人次,在木渎换乘1号线的超过1万人次,预计50%以上都会换乘5号线出行。木渎段,游4 511 38 622等线路客流将大幅下滑,原先去往人民路、火车站的客流都会转移到5号线。市区段,原先与5号线平行的公交有39和935,日客流超过1万人次,但并非主要交通走廊,2016年两线因地铁施工改道后,新市路两侧居民日益减少(可从949 529等线路客流严重下滑推断),市区各站本线进站量将显著小于124号线。而金鸡湖大道段,虽然确实处于客流廊道,但根据公交布设情况,金鸡湖大道绝大多数客流都是要去高教区和独墅湖产业园的,146 178 141 118 218 207 快线5号 27,无一例外,日客运量超过3万人次, 而只有148是向北走。148日客流仅1000余人次,而5号线在斜塘站改向北行,就和3号线葑亭大道居民多数要去火汽车站一样,5号线目前无法满足金鸡湖大道绝大多数居民向东的出行需求,同时金鸡湖大道本身覆盖人群不足,导致5号线在金鸡湖大道客流廊道上的特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最后,东沙湖和唯亭区域,几乎都是潮汐客流。所以综合来看,5号线客流并不会像之前很多人说的,能分流很多1号线的压力,开通1年内客流不会超过1号线。
5、进站量最大的5个站点预测为:渎川桥、大治桥、斜塘、新市桥、葑亭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