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并州柳西

[龙城轶事]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主题贴(晋商博物院(山西府衙博物馆)今日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7 2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道徐沟文庙城隍庙会修复么?那么精致的建筑却岌岌可危,真让人心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新闻网讯 这个夏天,居住在老城区的人们发现,那里几乎所有的文物建筑都“有了动静”——里面的居民陆续搬出,文物四周的房子被陆续拆除,而且还入驻了施工队。这次由市房管局牵头,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的修缮工程,今年将集中维修29处文物建筑,这也是太原府城古建筑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修缮,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正是因为太原府城、晋阳古城和明太原县城中大量的文物遗存,太原于2011年初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阳古城考古发掘已进行多年,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也于去年展开,而9平方公里的太原府城里,明清和民国古建筑密布,但大多作为民居使用多年,所以文物修缮难度不小。今年年初,市长耿彦波实地踏勘了府城内所有的文物古建,提出要尽全力保护这些不可移动的历史遗存。集中修缮由此展开。

    此次大修的古建筑有:教场巷22号院工程师住宅、精营东边街17号院牺盟会旧址、教场巷6号和7号院、精营东边街2号院、精营南横街3号和5号院、双龙巷片区、普光寺、古圆通寺、文殊寺、万寿宫基督教总会、西校尉营关帝庙和奶奶庙、皇庙周边、鞭巷书业诚旧址、亨升久旧址、皇华馆历史民居8号院、省议会旧址、浑源会馆、南肖墙关帝庙和浙江会馆、钟楼街120号民居、教场巷关帝庙、靴巷41号民居(万文堂)、靴巷53—61号民居、坝陵北街7号院及双龙巷民居等。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武瑞是方案设计的参与者。他说,这次保护工程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文物本体真实性不受损坏,二是文物历史环境完整性不受损坏。比方说,有一些古建的地面已经低于外面的路面达到1.5米。经过研究,他们认为不抬高地基,因为这个高差就是文化层,原封保留有助于后人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因为大部分古建都作为民居使用,因此首先要做好动迁工作。58岁的老李在位于西缉虎营的普光寺院里住了21年,是那里居住时间最久的住户。不过他马上就要离开这里,搬入位于赵庄的安置房了。“我家在16层,70多平方米,”他难掩喜悦,“一家三口住没问题,还敞亮。”他说,普光寺在上世纪50年代就成了西缉虎营小学办公室,后来周围又陆续建了不少房子,成了学校职工宿舍。近年来这里探寻普光寺的媒体记者、古建爱好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十分关注这个古建筑的命运。据初步统计,此次保护工作将有1083户居民得到动迁安置。

作者:宏亮
责编:张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文物修复保护系列报道之八:钟楼街120号片区正在动迁

   不论是被公布为文物单位的钟楼街120号民居,还是与百年中华老字号乾和祥茶庄息息相关的钟楼街100号民居,这二者的存在,都可以看出钟楼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如今,都不得不说是太原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3-9-4 12:22 编辑

【由来】钟楼街120号民居曾为一处钱庄
    由东向西步入钟楼街,不过100米左右的距离,便会在商铺林立的南面找到钟楼街120号门牌。
    不过,由于现代商铺、广告的存在,致使记者站在钟楼街120号面前也很难发现这里曾经到底有什么特别。然而,循着挂有钟楼街120号门牌的一个小门往里走,便会发现院内的情形完全与外面的现代商业化截然不同。
    记者走进院子发现,钟楼街120号民居为三进院落。据在这里居住了近70年的老住户白大娘讲,此院落曾为一处钱庄。
    而据记者观察,该院落整体坐南朝北,面向钟楼街,便于经营。
    由于资料匮乏,目前有关该院落具体的创建年代、背景、主人,及其曾为钱庄的更多情况都不清楚。
    解放后,该院落被省供销社占用,后来被省医药公司安排职工居住至今。2009年9月30日,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太原市文物单位。
钟楼街100号民居:乾和祥创始人住宅
    紧挨钟楼街120号民居的便是钟楼街100号。据考证,这座民居是百年中华老字号乾和祥茶庄创始人王占元的住宅。
    据乾和祥茶庄现任经理张俐丽讲述,河北馆陶人王占元原为袁世凯的两湖巡阅使,曹锟的“战友”,张勋、张作霖、吴佩孚、陆荣庭的“同事”,解甲归田后,于1917年9月在太原按司街30号开办了乾和祥茶庄。
     近百年后,乾和祥成了山西省茶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在全国与乾和祥有同样级别的也不过八家。
     乾和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钟楼街老字号店铺及老太原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张俐丽说,乾和祥创建时占地1亩多,前有青砖碧瓦阁楼用于经营,后有二层楼用于办公的四合院,古色古香、气势恢宏,在当时太原的商业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张俐丽还特意为记者提供了一张20世纪50年代初坐落在钟楼街的乾和祥全貌图(右图)。
    1987年,乾和祥搬迁至现址,即钟楼街100号对面。2013年6月27日,值此太原文物修复保护之际,乾和祥向太原市政府打报告,恳请在建店原址(按司街30号)恢复乾和祥原店原貌。
    可喜的是,6月28日,乾和祥得到市政府“可统一规划,在原址保护修复乾和祥”的批复。张俐丽高兴地说:“这个批复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乾和祥可以‘回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神秘的地下金库

    走进钟楼街120号院落,不仅可以看到散发着传统气息的木质楼梯、木雕栏杆,更让人好奇的是神秘的地下金库。根据老住户提供的详细地点和方位,记者特意用脚在地上跺了跺,果然有种空空的感觉。有人说,这就是钱庄的地下金库。
    钟楼街120号为三进院落,院院相通,前院的南北方位有两座二层楼,其余10余间皆为平房。
    钟楼街100号为二进院落,有三座二层楼,前院南北方向的二层楼有走廊连接。记者在临街的二楼上发现设有铁制防盗门。防盗门置于普通门外面,直通整个门的上下两面,呈推拉式分别置于墙体中的暗道,门上有两个把手。可以想象,只要将这两扇铁门一拉上,是何等的坚不可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被民居和商铺取代

    不论是钟楼街120号,还是钟楼街100号,民居都遭到了极大的损坏。
    在钟楼街120号院内,记者看到三进院落的民居竟然仅有三四处房屋还保存得基本完整,透过房屋的屋顶、门窗和墙体等可以看出古建筑的风貌,其余的基本都被住户改建得不成样子了。
    钟楼街100号民居为两进院落,整体朝向也是坐南朝北。据了解,该院落在五六年前通过法院拍卖被人买走。现在该院落的房屋有的无人居住,有的被租作商铺。该院落最大的损坏在于对房屋表面的粉刷和屋顶的改建。由于经过大面积粉刷,走进院落,基本看不出古建筑韵味,唯有个别房屋的屋顶和从东侧巷子里看到的青砖墙体,仿佛还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古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展】正在进行动迁工作

    钟楼街120号民居片区涉及到的动迁住户多达120余户,目前动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悉,动迁工作是此次文物修复保护的首要任务,只有动迁顺利完成,才能进行后期的拆除违建、勘测、设计、施工等程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负责动迁工作的太原市房管局非住宅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不停地向住户讲政策、说道理,但个别住户仍然不理解,出现了让工作人员找不到人无法工作的情况。
    在此,记者呼吁住户理解此次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意义,也呼吁与文物修复保护相关的部门能配合太原市房管部门的工作,早日将动迁工作进行完毕,为太原市的文物修复保护尽心出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保护应当利义兼顾
     
    省城太原一些历史建筑悄然变身餐馆会所,争议之声因之而起。质疑者称,商业开发有损建筑物历史价值,文化遗存不应成为个人赢利工具。赞成者则称,许多老房子变身之前已濒临毁坏,商业开发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专家认为,山西地面文物达5万余处,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化保护机制值得考虑。国家文物局官员认为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成,但制定相关政策需要过程,在此期间鼓励创新、允许试验,同时呼吁全社会宽容以待。(《太原晚报》8月27日)
     转型时期的社会,几乎满身都是敏感神经,几处老房子被开发,引来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在这样的时代丝毫不足为奇。
质疑者看到的是商业开发背后的利益驱动,站在社会公利立场上看,这样的警惕并非多余。市场是一部效率机器,但从来就不是道德典范,如果没有缰绳约束,它在日行千里的同时,必然踏毁沿途无数良田。在市场原教旨主义遭到普遍唾弃、兼顾效率公平成为大众共识的今天,市场这个利器,用好了就是福,用不好则是祸。
     但是,不管质疑之声如何锵铿有力,摆在眼前的事实终究不容回避:人无上百年不坏之身,世无数百年不坏之屋,濒临毁坏的老房子,今天倒、明天塌,也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质疑代替不了保护,保护需要真金白银,专家有言在先,政府财力不足以悉数保护,你既然质疑于我,想必自有良策,在下不敏,愿闻高见。面对这样的反问,质疑者又将何言以对?
     如果宁可任其坍塌,也不容与“私”字有染,则这样的质疑者本身就值得质疑:玉碎了历史遗产和社会公利,瓦全的又是什么?往好里说是不负责任的伪道德,往坏处说,恐怕是妒忌之心在作怪。或者,如果你能找到胸怀天下、廓然大公的主儿,舍得毁家纾难,大庇天下文物于将毁未毁之时,而无任何一己之私图,恐怕国家文物局长也得让贤了,但是这样的“傻瓜”比神农架的野人还难找,望穿三秋水,何处可觅得?
       过去的300年内,300种美丽的野生动物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目前仍有近千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而家畜家禽却始终安然无恙,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们对人“有用”。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崛起,所有对人有害或无用的东西,都将越来越难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同理,在一个高度竞争性、日益市场化的社会,无视利益原则、洁癖式、单方面的文物保护,不但不切实际,而且困难重重。
国家收保护之功,个人得经营之利,果能双赢,自是上策。同意文物官员的说法,对创新试验宽容以待,同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市场行为系紧缰绳,保护文物的同时,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守护社会道义。
      (作者系太原晚报记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 湖蓝海

这个报纸是什么报纸呀  资料挺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4 1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6# 强叔


    生活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5 0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市长说:“欣逢盛世,为发掘保护古城,政府在资金上有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5 14: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8# 湖蓝海


这是在哪里?背影不太像耿市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5 14: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9# 强叔


    晋阳古城,那天耿市长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2 1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修复人员正在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我市历史建筑——教场巷22号民居进行修复。据了解,这一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距今约80年历史。为三层结构,其中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地下室原为库房、锅炉房等所在地,一层为客厅、餐厅、浴室等所在地,二层为主人寝室。整个建筑设置了繁琐的管线,地下室锅炉房的热量可以通过墙壁中的管线进入每个房间,整个建筑融合了中式、西式和日式建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于年底全部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2-28 13:08 , Processed in 0.07399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