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9-26 2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7位院士齐聚西子湖畔参加杭州“两个先行城市实践”座谈会
9月23日,17位院士齐聚西子湖畔,参加杭州“两个先行城市实践”座谈会。这场一年一度的院士杭州行,今年成为了首届杭州人才日的一项重点活动。这17名院士,或是杭州籍,或在杭学习、生活、工作过,来自计算机应用、化学工程、医学分子生物、云计算技术等领域。这群全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的“最强大脑”。省 委常 委、市 委书 记刘捷讲话。
座谈会上,院士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潘云鹤、高从堦、李兰娟、杨华勇、陈大可、谭蔚泓、陈云敏、房建成、孙立成、王坚、徐世烺、高翔、冯长根等院士各抒己见、坦诚建言,畅谈家乡发展变化感受,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紧扣“两个先行城市实践”,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刘捷向院士们长期以来给予杭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杭州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取得这样的成绩,凝结着在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大家不仅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更是杭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力量。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我是一名杭州人,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为杭州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感到高兴。在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较好的城市为数不多。过去3年里,杭州从全球12位,上升到了全球第9位,这是很厉害的。未来5到10年,是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所以杭州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完全可以在全世界做得更好。
我认为杭州要有人工智能管理产业链。要把杭州的产业链、全国的产业链、全世界的产业链,都能够在杭州建立产业链大数据。然后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自动查找薄弱环节、优势所在,推动产业链逐渐变成数字化平台。变成数字化平台以后,它本身会变成一个产业链,而且这个产业链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传染病)学家。杭州这些年发展很快,也是最具幸福的城市之一。尤其这次抗疫当中,杭州做得非常精准,所以大家在浙江、在杭州能够感觉到非常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记得,浙江曾在2005年率先提出,要加大建设“卫生强省”,杭州市相应提出建设“卫生强市”。从非典再到新冠肺炎的应对,杭州市在卫生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前边,我相信还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说可以建设传染病领域的研究基地,打造生命科技协同创新转化的研究院,充分利用国 家重点实验室资源。我曾经提出过“五个人人”,人人有健康体检,人人有健康档案,人人有电子病历,人人有家庭医生,人人得到健康保健服务。杭州可以在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上下下功夫,让智能化助力全民健康。
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杭州近两年的发展令人振奋,已经有两个国 家级的大科学装置在建设。不过,杭州是引领未来、走在中国前列的城市。这两个大科学装置还不够,我期望杭州能培育更多的大科学装置。
杭州还有15个国 家重点实验室,能不能发展重点实验室,来支持成果转化?因为科研院所主要做的是“0到1”的事情,而实验室出来的东西,能不能马上在工厂、企业应用,就是“1到10”“10到100”的事情。杭州能不能错位关注,并给出专门资金支持,争取建设更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创新中心等。这种国 家级的机构如果能够在杭州,形成一支成果转化的队伍,那么杭州科技创新的品质和档次将再上一个台阶。
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医学专家。2019年,我来杭州工作,新建立了一个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这是中科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直属研究所,也是第一个落地杭州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大家知道,杭州是以数字经济著名的。去年,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旗帜鲜明地强调生物医药的重要性。我觉得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杭州能否在生物医药领域成为领头羊,决定了杭州自身的发展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建议在杭州的高校,联合起来办一个中国的健康研究院,杭州有这个经济实力,也有这个吸引人才的能力。
陈云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我是1979年到杭州上大学,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也是杭州市的粉丝,每到一个地方,我就说要回到长三角,长三角首选杭州市。
我特别感谢杭州市对超重力场大设施的支持,这个设施从组建到将来运行、研究,都要融入杭州。现在,大设施解决了“0到1”的问题,但“1到10”的事情是接下来要解决的。所以,我希望杭州市充分利用国 家大科学装置,把它产生的成果,从“1到10”的层面,借助研究院来实现,让这个设施真正融入到杭州市。
房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作为一名正在扎根杭州科技领域的“新兵”,我到杭州才不到一年,去年9月才到杭州,但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已经感受到了杭州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重视。现在我们在杭州建设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依托大设施,把相关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集聚起来,再加上配套的资金,就可以支撑相关产业发展。比如传感器,杭州的滨江已经有了一个传感器的小高地,将来可以把高端传感器作为一个高地。
关于城西科创大走廊,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地域的,而应该形成科技创新大平台,变成一个城市的名片。比如说北京的中关村,辐射到整个北京市。浙江大学在杭州的西北面,我所在的滨江、萧山是在东南面,要“两翼齐飞”,都飞起来,相信杭州一定会越来越好。
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从小学到博士的所有教育,都是在杭州完成,同时我也是在杭州评上的院士,我与杭州的联结非常深厚。总之,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杭州不但是一个引进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刚才潘云鹤院士谈到杭州人工智能排名的事情,我想再替杭州说一句话。就我自己从事的云计算这个产业,全世界只有两个城市,一个城市叫西雅图,一个城市叫杭州。这两个城市的企业占了全球云计算的80%左右,这是杭州一个非常独特的基础。
现在,杭州正在努力打造城市大脑2.0,我觉得数字化创新改革要离老百姓近一点,杭州东站的停车改造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我了解到,在2019年以前,只有10%的车可以在30分钟之内离场,而在今天,这个数字超过80%,从2019年改革以来到今天,东站为900多万车主提供了停车服务。像这样的数字化改革可以造福更多老百姓。
徐世烺: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我们院士在这次交流中,都比较关切“1到100”的问题。关于“0到1”,杭州市已经解决得很好了,接下来如何实现“1到10”、“10到100”的跨越?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多元化搭建产学研平台。其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希望杭州全市各部门协同联动,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题。除了这些,我希望杭州市继续提升对外传播能力,“酒香还怕巷子深”,我们可以依托新媒体传播技术,向世界展示杭州形象,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来杭。
高翔: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我也是出生在杭州、读书在杭州、科研在杭州。我今年53岁,在杭州53年,见证了杭州的城市发展,看着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优秀人才汇聚到了杭州。今年,在杭州市的支持下,我们把能源与碳中和省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建在了滨江区。我觉得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极大的挑战。挑战同时带来机遇,杭州市要尽可能依托实验室,依托杭州拥有的人才、多学科,更好地进行能源和“双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杭州已经有一批能源企业,但我认为它们还比较分散,没有实现充足的联动,杭州市可以拔高战略目标,来实现产业的创新与融合。
冯长根: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 家安全生产专家。我现在在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工作,就在萧山,来杭州的几年间,我感受到杭州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我了解到每年有大量青年毕业生来到杭州,如何留住他们、让他们为杭州“两个先行”建设添砖加瓦极为关键。
就我个人成长经历来看,毕业的头五年,是一个人科研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杭州市能给这些来杭年轻人提供“像学校一样”的条件,从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支持,培训他们、引导他们,让新杭州人能够未来留在杭州,十年、二十年,持续为杭州发展做出贡献。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