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zsummit519

苏州发布全年GDP数据,24653.4亿元,做好变化的准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8 16:3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gjldx 发表于 2024-2-6 09:14
昆山说转型很多年了,培育出新兴的大体量产业和本土企业集团了吗,本土企业还是靠好孩子这样的童车企业撑 ...

昆山已经有48家上市公司,不要老是只知道台资,外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17: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府尹 发表于 2024-2-5 15:13
考公应该限定本省的岗位只能本省户籍考,不能全国巡回着考,就像古代南北榜,不能让某一个籍贯的官员比例 ...

冷知识,我省省考很多城市是有户籍限制的,如果未取得硕士学位,苏锡常镇四市仅限本市户籍,扬州仅限本省户籍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Weiwurst 发表于 2024-2-8 17:01
冷知识,我省省考很多城市是有户籍限制的,如果未取得硕士学位,苏锡常镇四市仅限本市户籍,扬州仅限本省 ...


苏州现在允许 先落户后就业,许多人把户口迁到苏州之后,就绕过了户籍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20:0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gjldx 发表于 2024-2-6 09:21
写得很清醒,具有忧患意识,建议也很切合实际。我苏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比南京好,不如锡常,缺乏大项目和 ...

苏南比浙江还是有更高的起点和产业集群优势,隐形产业链隐形冠军是浙江不能比的。但我们苏锡常的产业相对于深圳还是过于传统,技术优势早就被深圳甩开一大截。建议苏州在信息数据服务,无锡在物联网芯片,常州在新能源形成产业互补互助互救机制,不要像以前那样产业结构雷同,三城互相恶性竞争。苏锡常一体化不是地理上的一体化,而是应该做到产业的一体化,三城团结起来,提高城市能级,大量吸引高端吸引人才,引入国际级技术。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才能在未来与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的竞争中胜出,延续千年以来江南在文化科技经济民富的领先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22:4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2-8 19:08
苏州现在允许 先落户后就业,许多人把户口迁到苏州之后,就绕过了户籍限制。

不过市区很多岗位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才能报考,可能实质上能抵充一下这个允许先落户后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23: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Weiwurst 发表于 2024-2-8 22:45
不过市区很多岗位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才能报考,可能实质上能抵充一下这个允许先落户后就业

硕士及以上,直接不要求户籍了。
所以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实际上都没有户籍的限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9 07:1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早起一定 发表于 2024-2-8 20:09
苏南比浙江还是有更高的起点和产业集群优势,隐形产业链隐形冠军是浙江不能比的。但我们苏锡常的产业相对 ...

你这是不把首位度南哥,魔都海大富放在眼里了。ZZ要考虑主次,权衡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9 0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2-8 23:45
硕士及以上,直接不要求户籍了。
所以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实际上都没有户籍的限制了。

还是能剔除掉那些全国考公考到哪算哪的考生,毕竟先过来落个户也挺麻烦,反正他们考到哪是哪,不一定是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9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2-8 23:45
硕士及以上,直接不要求户籍了。
所以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实际上都没有户籍的限制了。

确实是我表达不够精确,把户籍限制和学历限制混到一起了,现在允许“先落户后就业”后,依然实质有效的、较为普遍性的限制条件就只剩下学历限制了。
刚刚检索了一下24年苏州市招录岗位发现,可能学历限制也没自己想象的普遍(可能我自己本专业的大部分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于是我就形成刻板印象了),乡镇街道一级、相城、吴中、吴江三区还有四县的大部分岗位以及姑苏区和市级部分岗位还是本科就能报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9 1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考公这种不可能限制的。
主要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作风。
北方官场文化(官僚)作风,特别推崇这种等级分明的。南方特别是更靠南的地方,不是说考公不热,而是当地人的热情不如北方,同样在南方,考公更多的还是北方来的包括后代。
这种文化不断的往南侵蚀。
省内就是很典型的苏北都想去某地当官,但是苏南相对而言,没那么热门。
反正……怎么说呢,有些大势所趋吧。

像若干年前,园区昆山张家港三大法宝,去争取,自费干这种事……(其实这种事在珠三角不是稀奇的事),但是在北方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候华东这边至少官场文化还宽松,你能走出路来,绝对不会拦你。
现在你看看?不请示汇报你敢?就是你有这个想法也会最快时间把你按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0 18: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比如发现案例:为什么苏州是吴江出恒力盛虹民营NO.1强?得浙江广东之先风+北面之政—商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0 22:4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差不多真实就行了,这些数据对于之后发展的方向,力度,产业政策都是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09:3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南已经属于民营经济不错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3 16: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4-2-13 16:31 编辑

今年苏州和省会经济都失速了,所以两地版里也都出现了讨论经济的帖子,但区别很明显,苏州的帖子里面都是在争论产业的选择和企业的发展,争吵也都是集中在产业选择是否正确,纳米产业是否言过其实,互联网错过了是否可以弥补,是否可以学习合肥的风投,是否可以学习常州的新能源,外贸是否可以恢复,工业如何升级,等等。而省会的贴子里则都是在埋怨省里,说省里对省会不好,所以省会才没发展好,还有就是讨论是否可以吞并周边城市的方式来提升数据。。。


两地各自的思维习惯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3 16: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Kenway 发表于 2024-2-13 16:14
今年苏州和省会经济都失速了,所以两地版里也都出现了讨论经济的帖子,但区别很明显,苏州的帖子里面都是在 ...

路径依赖。苏州人不可能用省会角度去考虑发展,索取资源,自然只能继续考虑产业这方面。南京反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7 04:34 , Processed in 0.04524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