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18 19:4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航资源网
机场建设 3评
10城机场建设国际枢纽 武汉、郑州为何落选?
航空圈2017-03-18 09:57:22
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3月15日发布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0年。根据该规划,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10个城市机场被定位为国际枢纽。
根据该规划,2020年,中国运输机场数量达260个左右,北京新机场、成都新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投产,枢纽机场设施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支线机场投入使用。
2025年,建成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形成3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个区域枢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形成并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明显加强,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枢纽作用显著增强,航空运输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展望2030年,机场布局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布局方案为: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到2025年,在现有(含在建)机场基础上,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规划建成约320个)。
(一)华北机场群
华北机场群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沧州、介休、正蓝旗等16个机场,总数达48个。增强北京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与天津、石家庄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培育太原、呼和浩特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增强对周边的辐射能力;提升唐山、运城、包头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霍林郭勒等机场建设。
(二)东北机场群
东北机场群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铁岭、四平、绥化等23个机场,总数达50个。逐步提升哈尔滨机场国际枢纽的功能;培育大连、沈阳、长春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拓展机场服务范围;提升锦州、长白山、大庆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松原、五大连池等机场建设。
(三)华东机场群
华东机场群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7个省(直辖市)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嘉兴、蚌埠、瑞金、宁德、菏泽等16个机场,总数达61个。增强上海机场国际枢纽的竞争力,与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机场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互联互通;培育厦门、青岛、福州、济南、南昌、温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提升无锡、舟山、黄山、赣州、烟台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上饶等机场建设。
(四)中南机场群
中南机场群由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个省(自治区)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周口、荆州、湘西、韶关、贺州、儋州等24个机场,总数达60个。推进广州、深圳等地机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增强武汉、长沙、郑州机场枢纽作用,培育海口、三亚、南宁、桂林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提升揭阳、柳州、洛阳、宜昌、张家界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信阳、岳阳等机场建设。
(五)西南机场群
西南机场群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武隆、甘孜、威宁、楚雄等29个机场,总数达78个。逐步提升昆明、成都和重庆机场国际枢纽的竞争力;培育贵阳、拉萨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大幅增加区域机场密度,优化布局结构,提升万州、九寨、黄平、丽江、林芝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巫山、巴中、仁怀、澜沧等机场建设。
(六)西北机场群
西北机场群由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自治区)内的机场构成。
布局规划新增宝鸡、平凉、共和、石嘴山、塔什库尔干、且末(兵团)等28个机场,总数达73个。逐步提升西安、乌鲁木齐机场国际枢纽的竞争力;培育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增加机场密度,提升延安、敦煌、格尔木、中卫、喀什等其他既有机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陇南、祁连、莎车、图木舒克等机场建设。
枢纽机场所在地确需建设多个运输机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航空货运业务应充分利用现有机场的货运能力,如需新建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原则上优先从本规划中选取,需新建规划外机场的另行研究。研究内蒙古朱日和等38个机场的布局,远期运输机场规模将达到408个左右,将视区域发展、航空运输需求和周边机场等情况,在制定五年规划时研究确定是否开展前期工作。通用机场转化为运输机场,需具备相应条件并按相应程序报批。
预计到2020年,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10.4%;2025年将达到22亿人次。
根据这份规划,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三大传统国际枢纽机场将协同周边区域枢纽打造三大世界级机场群,三者地位进一步稳固。
本次规划,收获最大的当属哈尔滨机场,实现“三级跳”。哈尔滨机场此前在中国机场中的地位较低,仅属于普通干线机场,在东北地区也落后于沈阳机场(此前的八大枢纽机场之一)和大连机场,2016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跃居东北第一位。
深圳机场本次规划中也是大赢家。深圳机场尽管吞吐量位居前列,但是之前定位偏低,也仅为干线机场,除了北上广三大综合枢纽外,也未能进入八大枢纽机场行列。2016年“两会”后才被定位国际枢纽。本次规划位居十大国际枢纽,而且和广州一起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共同打造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
另外,石家庄机场、天津机场因为和北京一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地位也有提升。
本次规划中,以往的八大枢纽机场有三个落选国际枢纽,即武汉、郑州和沈阳。三者落选其实也并不意外,以往八大枢纽更多的是因为位置获选,基本上是属于国内区域枢纽,尽管武汉、郑州2016年同时晋升2000万级机场俱乐部,但是国际航线相比东部以及西部枢纽,依旧存在较大差距;而沈阳,吞吐量尚不如武汉、郑州,在哈尔滨崛起后,落选自然也不意外。
不过,这次落选的重要机场并不代表今后没有机会。本次规划中也指出,今后可能进行调整。而且,航空圈发现,规划提到“增强武汉、长沙、郑州机场枢纽作用”,这一表述与其他主要机场不同,其他主要机场都是明确为国际枢纽或者区域枢纽,仅这一处为“枢纽作用”,也预示着可上可下。
目前,长沙、武汉、郑州三大中部机场目前为同一量级,均刚迈入2000万级。而武汉、郑州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沙正在争取国家中心城市,另外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郑州、武汉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因此,未来这三个机场特别是武汉、郑州很可能也进入国际枢纽行列,由于郑州货运比较突出,国家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郑州可能获得国际货运枢纽地位。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