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3 2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罕见的世界级的”难题——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施工顺利挺进
在兰渝铁路工程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施工现场,铁路工人挥汗如雨,正在隧道中紧张施工着。这段长约3225米的隧道是兰渝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恰遇第三系富水粉细沙层区,被国内外隧道专家认为是“国内罕见的世界级的”难题,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等兰渝铁路参建单位的技术专家们已将其攻克。
同时,经过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职工的艰苦施工,兰渝铁路兰州枢纽黄河“S”曲线双线特大桥于日前顺利完工,为兰州枢纽北环线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由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组织施工的兰渝铁路首阳山隧道顺利贯通。
同时,兰渝铁路瑞雪园隧道左线顺利贯通,兰渝铁路明觉寺隧道顺利贯通,兰渝铁路广安支线已开始铺设铁轨。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我国铁路重点建设工程——兰渝铁路,在火热的夏日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筑路铁军如同铁路“蜘蛛侠”,正在为陇原人民编织火车通四方的美梦……
来自兰渝铁路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兰渝铁路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34.6亿元,路基完成80%,全线185座隧道已贯通99座。其中我省境内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94.1亿元,路基、桥梁、隧道完成量均达到70%以上。
在沙子中“打洞”
很难想象,如何在沙子中“打洞”?在桃树坪隧道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技术人员将隧洞工作面分割成若干部分,先从隧洞的顶部开始作业,一点一点地往外“抠”出粉沙,然后将顶部处理固定,再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地掏挖沙子,直到隧洞底部。如此往返重复,隧道在极其艰难中慢慢掘进。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兰渝铁路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兼常务副指挥长张柳春形象地将此比喻为“蚂蚁吃大象”,他说:“这是二十一局集团独创的技术,是困难环境给逼出来的。”
的确如此,面对这块“硬骨头”,所有施工人员切身感受到了“隧道虽短、难度最大”的窘迫。
一切都是始料未及,一个长度3公里多的隧洞,除正常的进口、出口外,还要开挖辅助的5个斜井——“这在隧道工程上史无前例!”说这话的是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兰渝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李世才,这位专门负责掘进技术的“铁人”对此有切肤之痛。他说,刚把洞口打开,他们就傻了眼,泥沙俱下,进一步退两步,真可谓举步维艰、寸步难行。这种富水粉细沙地层,无水时松散溜塌,遇水后具塑性流变状态,泥化现象严重,施工中涌沙突水现象频繁。
桃树坪隧道遇水未成岩粉施工难题引起了铁道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兰渝公司、铁一院等各方领导和国内外院士专家的高度重视。兰渝公司多次邀请国内外隧道方面专家教授到现场会诊,召开方案研讨会。很多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认为这是国内罕见的世界级的难题;但修改隧道方案,根本不可能。
难!难!难!怎么办?这支曾经征战青藏铁路的筑路“铁军”开始了技术攻关战。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根据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和方法,创新思路,打破常规,改进惯用的隧道施工方法,使施工方案由试验段逐步过渡到全部工作面,一整套适合于第三系富水粉细沙层施工方案获得了成功。
在较长隧道施工时,为了缩短工期,往往要设置斜井以增加工作面,但要相应地增加运输成本和修建斜井的投入。按隧道掘进惯例,长度在6公里以上的才设斜井,他们却在这个只有3公里多的隧道设置了5个斜井。而在这5个斜井掘进的工作面地质环境又有大不同。在正洞进口和0、1、2号斜井里,地质环境主要为整体粉沙层,他们采用六部或四部直墙CRD法,将大洞化整为零,化大洞为小洞,一点一点地将其“蚕食”。在3号斜井,却遇富水区,施工方法改为双导洞超前法。4号斜井是粉沙胶结层,施工方法又变成了九步双侧壁法。地质环境在变,施工方法跟着变,从四步以六步,从六步到九步,一切在变化中掘进,在掘进中变化。
进入正洞出口,特殊的软岩粉沙地层难题再次暴露在施工人员面前,他们不得不投入4000多万元从意大利引进配套设备和技术,采用新意法一步一步艰难推进。
由于机械设备利用率极低,几乎全部要用人工进行,掘进速度非常缓慢。正在2号斜井降水排水的技术工人赵富江告诉记者,只有将降水、排水做到位,才能掏挖粉沙,24小时不间断工作,3天才能掘进1米左右。截止7月25日,桃树坪隧道正洞已经开挖1710米,折合成洞米,占到总体任务的44.2%。
科学技术,没有穷尽。经过优化和革新,业已成熟的兰渝铁路桃树坪第三系富水粉细沙层综合施工技术浮出水面,通过了铁道部、甘肃省科技厅、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