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aoxiang128

[综合发展] 赣州综合发展交流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 16: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赣州开放大学,这个有啥特别的意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18: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无moya 发表于 2021-12-3 16:12
赣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赣州开放大学,这个有啥特别的意义吗

没啥特别的,全国的电大都是这样改的,现在电大已不是广播电视授课,改名是顺应时代潮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爱赣州 发表于 2021-12-3 12:57
赣州会成为明星城市

非常认同,未来知名度会大幅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0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臣 发表于 2021-12-3 12:15
赣州:独角兽带动产业科研起飞

赣州是位于江西省南部的一个三线城市,南面与广东省接壤。《2021中国城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568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5:5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于都唯一的上市公司九丰能源把总部搬到广州天河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7: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793986181 发表于 2021-12-4 15:54
于都唯一的上市公司九丰能源把总部搬到广州天河去了

赣州的价值就是为珠三角输送人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9:5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793986181 发表于 2021-12-4 15:54
于都唯一的上市公司九丰能源把总部搬到广州天河去了

只是改了办公地址,注册地址还是在于都,税收也在于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23:1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yfy8 发表于 2021-11-29 19:03
中国旅游集团总部在香港的

19年总部搬海南海口的海南大厦群楼。也是海南唯一一家央企总部。港中旅,中免集团,都是中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23:1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把你们赣州的狗牵回去啊,煞笔一样在我们论坛叫了一星期了,会什么你们总要跑过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2:5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虔城是锦 发表于 2021-12-5 23:19
不知道传说中的组建中国稀土集团会不会有希望直接GWY管理?

只要定位是央企,那就是gwy国资委直接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3: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jjxuhuajie 发表于 2021-12-6 08:22
能不能把你们赣州的狗牵回去啊,煞笔一样在我们论坛叫了一星期了,会什么你们总要跑过来啊???

你们自己的接客猿在那叫关赣州屁事,在这找存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1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腾龙之岽 于 2021-12-6 22:15 编辑

绘精彩华章,展赣商风采!第三届世界赣商大会在赣州举行
12月6日,第三届世界赣商大会在赣州市举行。
易炼红出席并致辞 ,叶建春主持 ,吴忠琼致辞 ,史文斌、曾文明、殷美根、陈俊卿,许南吉、赵多仙、徐兵、唐舒龙等出席。
科瑞集团董事局郑跃文,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深圳同兴达科技董事长、总经理万锋,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李平等赣商及“新赣商”代表先后致辞,大家真切表达了心系桑梓的真情、情牵老区的深情和创新创业的激情。

会议表彰了50名2019-2020年度省回乡投资优秀赣商代表;并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130多个项目,金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30个,金额747.6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腾龙之岽 发表于 2021-12-6 22:13
绘精彩华章,展赣商风采!第三届世界赣商大会在赣州举行
12月6日,第三届世界赣商大会在赣州市举行。
易 ...

可惜宁德时代如果来赣州投资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11: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崛起!赣州五区一体化,这样打造!
2021-12-07 09:04:59 0评论


中心城区是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推进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扶持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优功能、做实平台、做好示范,不断增强中心城区聚集力、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吸引力,对赣州市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江西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日前,市政府印发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是指导中心城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五区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12月6日

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邀请相关部门对规划

进行了解读并回答记者问

据介绍,规划编制总体可以归纳为

统筹协调三个“关系”、

突出四个“一盘棋”、

聚焦五个“一体化”、

协同做强六个“区域性中心”

三个“关系”

即统筹协调“统与分”“建与管”“当前与长远”三个关系;

四个“一盘棋”

即突出规划建设、体制机制、项目布局、城市管理四个“一盘棋”;

五个“一体化”

即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联动升级、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五个一体化;

六个“区域性中心”

即协同做强省域金融次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养老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六个区域性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图

“十四五”时期

五区一体化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来了

“十四五”时期,通过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内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基础更加稳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彰显。五区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清晰,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密度加快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城市首位度显著提高,“六个区域性中心”职能不断增强;分工协作更加紧密,产业生态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加强;日常通勤更加便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人民群众能够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山水交织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城市宜居性和品牌效应显著增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一体化治理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

展望二〇三五年,城市一体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有序展开,五区全面实现错位发展、重大平台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福利优质共享、体制机制长效协同,赣州跨入I型大城市行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围绕五区一体化发展

规划设置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下面跟小编一起滑动查看

↓↓↓

一是“共谋五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中心城区层面,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构建组团发展空间格局;以重大双向开放平台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两极,构建双极引领产业格局;夯实山水特色本底,构建山环水绕生态格局。有序推进五区交界板块融合发展,重点对老三江口板块、新三江口板块、赣粤产业园(南康片区)板块、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板块四大毗邻交界地区制定融合发展策略。

二是“共筑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交通大格局。重点加快“四横六纵”的快速路和跨区主干道建设,保障每个功能区、重要组团、交通枢纽之间至少有2条快速路连接,促进五区交通从“互联互通”到“直连直通”,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建设立体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完善“快(干)—普—支—微”公交线网,补齐公共交通设施短板。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构建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构建“1+1+4+X”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平台引领作用,激活中心城区各区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潜力。推动产业链跨区合作,围绕“1+5+N”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中心城区五区在各产业链中的职责分工。探索双向飞地经济,在发达地区落地赣南“科创飞地”,在赣州建设跨区合作型“产业飞地”,“带土移植”沿海先进经验。建设城市创新生态圈,构建产、学、研、居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

四是“协同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打造陆港开放平台引擎,提升赣州国际陆港对全市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推动赣粤产业对接合作,分类分区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全面推广复制大湾区改革创新经验。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构建“一核引领·双轮驱动·多点支撑”的物流枢纽设施体系。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将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赣州西站、黄金机场打造成为枢纽、产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典范。建设省域金融次中心,合力探索跨境金融创新服务。统筹建设物流金融体系,分类建设特色金融集聚区。

五是“共建共享优质城市生活圈”。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着力夯实基础教育、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水平、打造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教育开放发展水平。建设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着力补足五区三级综合医院短板、提升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着力提升区域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文化设施利用效率、加强便民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城市核心商业中心,推动区域商业中心差异化发展。

六是“共塑滨江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高品质滨江生态宜居城市。统筹推进“三水”共治,加强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设百里滨江生态绿廊,构建滨江公园体系,加强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塑造高品质城市风貌,提升重点地区风貌品质。

七是“健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合理划分市、区两级事权与财权,建立重大项目规建管一体化和定期调度机制,做好国家级开发区放权赋能工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优先保障中心城区用地需求,稳定产业用地“基本盘”,建立健全统一的征拆安置政策,探索弹性的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增存联动、利益共享的土地开发模式。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优化城市建设项目融资结构,完善城市运营模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

四大毗邻交界板块协调发展规划图

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图

发布会现场

相关部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做了详细解读

一起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2 12:07 , Processed in 0.05923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