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21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委以重任 跻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12月15日,光明科学城启动区,中建三局南方公司承建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平台两个大科学装置进入最后的施工冲刺。按照计划,两大装置将于本月底实现封顶。作为启动区配套建筑的综合研究院,主体建筑在9月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这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最新进展。自国家部委3月正式发文以来,深圳科技创新围绕这一核心目标不断优生态、厚基础、聚人才、活市场、促开放,在2020年成功开新局。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两城一区”现蓝图
3月3日,由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指出,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
深圳被委以重任,由此跻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行列!
摊开深圳的建设蓝图,由北至南分布着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组成“两城一区”的协同发展格局。
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目前,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究型大学正在科学城加速布局。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启动会在光明科学城举行,校园建设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深圳现有高校15所,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智核”。其中,位于中部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集结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等高校。
位于南部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则将建成深港科技创新跨境合作先行示范区、国际先进创新规则的试验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中试转化集聚区。截至今年11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筹集科研空间67万平方米,已落地和对接的香港及国际优质项目132个。
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11月1日,我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比例应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在深注册的科技企业可实施“同股不同权”等。
深圳还借助银政企合作、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引导等支持方式,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要素投向科技创新。对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个人收入所得税15%的优惠。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以普惠性政策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认为,深圳科技创新既要坚持近期“解决问题”与长期“战略部署”相结合,又要基于实际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链主型、生态引领型企业为中心,共同开展攻关;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开展纯基础研究。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投入和参与项目研究。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各类创新要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深圳加快构建和完善。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000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深圳创新主体保持了强劲的创新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深圳企业提交21.9万件专利申请,专利授权量16.4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4万件,多项知识产权核心指标居全国首位。
基础研究持续发力
11月19日,在2020世界超算大会期间公布的最新一期IO500榜单中,鹏城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制的“鹏城云脑II”分别以7043.99和1129.75的得分,位居IO500总榜榜首和10节点榜单榜首。这是国内系统首次占据这个高性能计算领域权威的全球性榜单榜首位置。
源头创新被视为镶嵌在科研皇冠上的珍宝,作为拥有超级AI算力的科学装置,“鹏城云脑”是帮助科研人员开展源头创新的好帮手。
据统计,深圳已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各类创新载体达2642家。建成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在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方面,深圳取得新突破。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获批复成立,同步辐射光源、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全力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首批装置土建工程项目主体施工提速。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大科学装置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伴随基础的夯实,深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由22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20个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取得历年最好成绩。3月20日,哈工大(深圳)徐科、宋清海课题组牵头完成的“可密集集成和任意路由的模分复用光子芯片”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