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11 12: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文·史派西 发表于 2017-10-11 10:50
转成轻资产后万达初心早已不在,新开的万达广场都是流水线产品大同小异,玉林错过了黄金时期的万达,2015 ...
关于万达转型,以下这篇写得不错,转过来:
从李嘉诚退出中国市场的第二年起,万达就已经宣布转型了。要问理由,因为人家睿智呗。究竟为啥这么说呢?
万达是商业地产起家,擅长的是快速滚动开发,找个100-200百亩土地,开发商业+住宅,住宅销售赚的钱,可以覆盖掉建设万达广场的投资,就是白捡了一个商业广场。然后再将商业广场做经营性物业贷款,套出钱来,又可以拿两块地,所谓一生二、二生四......这也是万达发展的如此之快的原因。
而且早先地产市场升值空间很好,万达广场自己持有的升值很快,刚建好的商场价值3亿,过个3-5年就变成了6个亿,这就是万达负债率高的但是企业本身没问题的问题所在。
不过现在土地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卖掉住宅有时候不能覆盖不掉万达广场部分的投资,要等商场自己运营来赚回来这部分投资,大部分项目周期会非常长,而且持有物业的上涨空间也逐渐变小,比如以前3-5年就翻一倍,以后可能要10年以上,这也是万达在用各种办法处置物业分担风险的原因。这是大环境的因素,
另外的因素是万达广场基本上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了,在开发只有不断的下沉小城市,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小城市开发不但赚不到什么钱,弄不好还要亏本。所以市场的大环境与万达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做到快速的滚动开发了,继续做下去,房地产市场万一有什么问题,万达所持有的物业可能会贬值,如果贬值严重,万达甚至可能资不抵债。这太危险了。
其他纯住宅开发商,由于手上没有重资产,转型的动力就会小很多。
「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指什么?
这个简单说就是现在万达地产的轻资产转型,前面说了,万达自己的滚动开发策略已经无法完全实现,他现在做的就是自己不在地产领域投资,而是找别人投资,自己提供相关的商业投资管理服务,万达承担找地、建设、招商和运营,对方出钱又出地,万达仅负责设计、建设指导及招商运营,相关费用也由对方提供,最终收益7/3分成。万达不出钱,只收钱,这种合作模式无论地产市场再怎么下滑,也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万达有哪些转型方向?
文化产业
影视:主要是电影投资跟院线,万达本身有万达影城,之前收购的AMC已经从美国第二变成第一了,院线在我手里,我在投资拍电影,给自己的电影开绿灯,或者打压竞争对手,仿佛看到了垄断。
旅游:如果说房地产是开矿,一个项目一个坑,挖光了换下一个,旅游景点,就是挖不完的矿,开发之后可以永久的持续下去,“万达文化旅游城”目前万达城在全中国已有十多个,其中已经开业分别是长白山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和西双版纳度假区还有南昌、合肥。国内旅游方面,基本上都是各地各自为政,万达的旅游布局是整个中国,未来无论你想去体验国内的任何风貌与旅游项目,无论想玩什么万达都有,一年去一个万达城,每年都有新花样,全去完要十几年。等旅游项目全部的建设完成会联合营销,就更不得了。也可以说是国内旅游资源的小垄断,长白山我是去过,主要以滑雪为主。按照当地的消费水平可以说酒店巨贵。基本上就是把你困在里面让你花钱。
体育:体育产业分成A端、B端和C端。所谓A端,是体育产业中的国际性组织如国际足联。B端就是代理这些体育产业组织或品牌赛事转播权、营销权的公司。C端是具体的单个体育比赛或者单个体育俱乐部。万达主要对AB两端比较感兴趣。A端万达选择进军国际足联与篮联,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个国际足联顶级赞助商。B端上,万达收购全球第二大体育营销公司盈方。除此之外万达集团收购了世界铁人公司(WTC铁人三项赛的绝对垄断企业),投资马竞,不断在中国搞自行车、铁人三项、足球、篮球等等的赛事。万达体育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产业公司。
值得说的就是王思聪,他再从另外一个领域做万达体育,那就是电子竞技,有些人觉得他只是有名的富二代而已,但是他在电子竞技的做法基本上与万达布局体育一样,是在全产业链布局,从线下的网鱼网咖、游戏俱乐部、游戏节目制作与转播(香蕉计划+熊猫TV)、赛事的建设(收购WGC)、建立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ACE)、游戏开发等等可以说与电子竞技相关的任何领域你都能看到他的影子,真正的全产业链布局。以后的电子竞技市场就跟今天的足球篮球市场一样庞大,甚至可能更大。
中国前些年大家都在忙着建设忙着赚钱,对体育与文化从国到民都不是非常重视,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放缓,中国体育与文化大有可为。万达主要是看好这方面在未来的增长,除了影视,在国内基本成型,其他的还是在布局阶段。
互联网相关
电商:万达电商“飞凡O2O开放平台”已经上线。力争2018年实现整体赢利,2020年利润过百亿,实现飞凡的整体上市。实体商业+互联网的构架非常庞大野心也非常大。不过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世界上没有同类企业。
我12年也专门研究过,商业地产与互联网的结合,商场的诉求就是不断增加租金,这就意味着商品的成本会无法低于纯线上平台,与消费者的诉求相反,导致商品在线上没有竞争力。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商场也都在转型,以体验式消费(吃喝玩乐+儿童)为主。因为必须到店体验,目前还无法被线上企业取代(VR成熟了不好说)。必须到店,也就说明万达不能再线上提供完整的服务。这也是限制了平台的发展。另外万达这种商场作为最多一周一次的地方(还不一定去万达),对消费者的粘性真不如滴滴打车或者饿了吗这种生活必需品。还有就是万达做的其他行业都是有王健林主导,或者直接收购现成的公司,人才思路都是成型的,这一块王健林自己不懂互联网无法主导也没有现成的公司收购。
总之再互联网的浪潮下,这些不做是不行的,如果做成了线上平台配合全国的商场联动,也是大有可为的,至于怎么做。还要我们拭目以待。(有想法的可以留言讨论)
金融:收购快钱、搭建征信公司、收购数据公司、入股百年人寿,万达集团围绕优势传统业务不断打造金融闭环,如今金融集团布局已经完成,下一步则是夯实闭环业务,推出多层次丰富的金融产品。王健林公开表示,万达金融未来的“野心蓝图”为,到2020年信贷余额达到300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1000亿元、个人信贷2000亿元。同时,万达网络金融将在3年内实现IPO。这么大的资金说明万达有很大的资金来源,但是就是不往地产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