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7 1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4:52 编辑
潘家“大六屋”
太平大路15号原本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私家豪宅,最初的建造者是清代名臣潘锡恩。
潘锡恩(1785—1867),字芸阁,泾县茂林潘村人,《清史稿》有传。嘉庆十六年(1811),潘锡恩考中进士,授编修。嘉庆二十三(1818)年大考第一,升侍读、侍讲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后任国史馆提调官兼总纂。道光四年(1824),上疏条陈河务,受到皇帝赏识。五年(1825),奉旨以道员身份发往南河,补江苏淮扬道。六年(1826),加三品顶戴,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二十三年(1843),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二十八年(1848),告老还乡,定居在芜湖。同治五年(1866),加封太子少保(从一品、荣禄大夫)。同治六年(1867)潘锡恩病逝。朝廷因其治河有功,“赐祭葬,谥号‘文慎’,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为其立传,入祀乡贤祠。”(《清史稿·潘锡恩传》)
潘锡恩一生著述丰富,有《仁宗睿皇帝本纪》《汉书地理志补注》《抱朴子内篇撷要》等。水利专著有《畿辅水利》《续行水金鉴》。他著的《史籍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此外,他还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和《仁宗睿皇帝本纪》。
据史料记载,潘锡恩曾在芜湖广置田产、房宅,总面积达2000多亩,他在芜湖的府第有两处,一处位于花街27号,一处即太平大路15号。只可惜,在咸丰兵燹中,潘锡恩在芜湖的房产严重受损,仅有部分幸存。
受潘锡恩的影响,潘家后代人才辈出:长子潘骏文,历任刑部郎中、山东知府、福建布政使(从二品),《清史稿》也有其传;次子潘骏望为江苏候补知州;三子潘骏猷为广东肇阳道员;四子潘骏德为直隶清河道员;五子潘骏祥为江西知府。潘锡恩后人当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数四子潘骏德。
“大六屋”就是潘骏德于同治年间(1862—1874)在潘锡恩原来宅基上新建5座各自独立的宅院,加上“宫保第”未被炸毁的房屋,统称为“大六屋”。由于潘骏德任过直隶清河道员,所以芜湖百姓又将“大六屋”称为“道台衙”。据《潘氏宗谱》记载,潘骏德,字梅园,清光绪六年(1880)任直隶清河道员,兼理京畿水利。同年8月,奉李鸿章之命,办理天津机器局会办神机营机器局总办,从此成为李鸿章的一位重要幕僚。因其办事卓有成效,朝廷加封二品衔。光绪十四年(1888),北京开始兴建西苑铁路,潘骏德参加了这条铁路的设计和施工。次年,西苑安装国内最早的电灯,潘骏德也参与了设计和施工。在闭关锁国的一百多年前,像潘骏德这样一位二品大员,能同时通晓水利、铁路和电器等现代科技知识,真是凤毛麟角。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六屋”的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太平大路15号。
一派徽韵的太平大路15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