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老街巷(二):芜湖古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沟沿1号,曾经的丁字街居委会,是一座有着北方四合院风格的古宅,这在古城内还不多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顶帖是美德!芜湖版欢迎你!
蛟矶烟浪 发表于 2013-6-15 2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0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丰里



同丰里,罗家闸-九华中路,解放前和淳良里争风水得名。 1990年劳工路撤并同丰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0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丰里老建筑还留了这一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01: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潘家墩、南菜市、大潘家墩



小潘家墩,环城南路-薪市街,因潘姓人居多而得名。1368年建。
南菜市,环城南路-薪市街,1958年因绕南门菜市而得名。1938同和巷。
大潘家墩,环城南路-南门湾,1368年因地形似土墩、潘姓居民多而得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0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6 02:04 编辑

小潘家墩已拆迁,南门菜市现在暂是芜湖四大名寺——能仁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0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潘家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3:48 编辑

太平大路



在芜湖古城,太平大路算得上是一条最精致的老街。如今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样一条仄仄老街,竟有两人同时厕身《清史稿》之列,且所居房屋竟然还紧紧相连。两位显贵,一位是官居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领太子少保衔的潘锡恩,另一位则是先后任山西巡抚和山东巡抚的吴延斌。此般显赫荣耀,恐怕是芜湖诸多老街老巷所无法企及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4:52 编辑

潘家“大六屋”

太平大路15号原本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私家豪宅,最初的建造者是清代名臣潘锡恩。  

  潘锡恩(1785—1867),字芸阁,泾县茂林潘村人,《清史稿》有传。嘉庆十六年(1811),潘锡恩考中进士,授编修。嘉庆二十三(1818)年大考第一,升侍读、侍讲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后任国史馆提调官兼总纂。道光四年(1824),上疏条陈河务,受到皇帝赏识。五年(1825),奉旨以道员身份发往南河,补江苏淮扬道。六年(1826),加三品顶戴,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二十三年(1843),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二十八年(1848),告老还乡,定居在芜湖。同治五年(1866),加封太子少保(从一品、荣禄大夫)。同治六年(1867)潘锡恩病逝。朝廷因其治河有功,“赐祭葬,谥号‘文慎’,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为其立传,入祀乡贤祠。”(《清史稿·潘锡恩传》)

  潘锡恩一生著述丰富,有《仁宗睿皇帝本纪》《汉书地理志补注》《抱朴子内篇撷要》等。水利专著有《畿辅水利》《续行水金鉴》。他著的《史籍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此外,他还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和《仁宗睿皇帝本纪》。

  据史料记载,潘锡恩曾在芜湖广置田产、房宅,总面积达2000多亩,他在芜湖的府第有两处,一处位于花街27号,一处即太平大路15号。只可惜,在咸丰兵燹中,潘锡恩在芜湖的房产严重受损,仅有部分幸存。

  受潘锡恩的影响,潘家后代人才辈出:长子潘骏文,历任刑部郎中、山东知府、福建布政使(从二品),《清史稿》也有其传;次子潘骏望为江苏候补知州;三子潘骏猷为广东肇阳道员;四子潘骏德为直隶清河道员;五子潘骏祥为江西知府。潘锡恩后人当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数四子潘骏德。

  “大六屋”就是潘骏德于同治年间(1862—1874)在潘锡恩原来宅基上新建5座各自独立的宅院,加上“宫保第”未被炸毁的房屋,统称为“大六屋”。由于潘骏德任过直隶清河道员,所以芜湖百姓又将“大六屋”称为“道台衙”。据《潘氏宗谱》记载,潘骏德,字梅园,清光绪六年(1880)任直隶清河道员,兼理京畿水利。同年8月,奉李鸿章之命,办理天津机器局会办神机营机器局总办,从此成为李鸿章的一位重要幕僚。因其办事卓有成效,朝廷加封二品衔。光绪十四年(1888),北京开始兴建西苑铁路,潘骏德参加了这条铁路的设计和施工。次年,西苑安装国内最早的电灯,潘骏德也参与了设计和施工。在闭关锁国的一百多年前,像潘骏德这样一位二品大员,能同时通晓水利、铁路和电器等现代科技知识,真是凤毛麟角。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六屋”的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太平大路15号。







一派徽韵的太平大路15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3: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5:27 编辑

1915年,潘骏德的长子潘廙祖(1888—1958)又在“大六屋”的花园里建造了一幢二层洋楼,就是今天的太平大路13号。潘廙祖,字钟尧、季敬,举人出身,是清代第一批公派赴日本的留学生,曾就读于著名的早稻田大学电气系。学成回国时,恰逢芜湖明远电厂开始创办,他被聘为该厂首任总工程师。由于潘廙祖先生既有扎实的家学渊源,又有留洋经历,所以在建这座小洋楼时,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形式。潘廙祖先生喜读书,好藏书,因此在主建筑的东南角又建了一座二层藏书楼,也是古城中唯一一幢保存完好的私家藏书楼。







潘廙祖建的这座藏书楼,也是古城中唯一一幢保存完好的私家藏书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4:05 编辑

段谦厚堂

  段谦厚堂位于太平大路17号,后门通往后家巷,这处建筑群结构恢宏,气势壮观。段谦厚堂在民间还有一个响亮的别名:“九十九间半”。它的建造者是吴廷斌。

段谦厚堂

  吴廷斌(1839-1914)字赞臣,安徽泾县茂林人。他因庚子之乱中护驾有功,深得西太后的赏识,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年底吴廷斌已经扶摇直上做了山西布政司,后署理山西巡抚。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吴廷斌又调任山东布政司,实授山东巡抚,并数次代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泰山之巅举行祭天仪式。至今泰山还留有吴廷斌的一处石刻手迹“东天一柱”。此外,吴廷斌还参与了山东大学的创办。

  吴廷斌大权在握之后,大约在1905年前后在家乡泾县茂林建造起两处豪华建筑群:亦政堂和退步居,其中的亦政堂在当地就被称作“九十九间半”。原址至今仍存部分建筑。此后他又陆续在泾县、南陵、芜湖县等地购买了大量的良田房产。
  1909年吴廷斌72岁致仕后,并没有回到故乡泾县,而是把家安在了芜湖。由于和慈禧太后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因此吴廷斌才敢冒犯上之嫌在这里仿照故乡的亦政堂建起了第二处“九十九间半”———今天的太平大路17号,躲在里面做起“逍遥王”。此外,他还在离太平大路不远的打铜巷内模仿其在泾县的退步居格局建造了另外一座豪宅。1914年,吴廷斌去世,其后人于1925年将“九十九间半”卖给了段君实,堂号变为“段谦厚堂”。
段君实去世后,房产由他的三个儿子段熙仲、段季休、段天煜和侄孙女段凤楣四人共同继承。这些人中以长子段熙仲名气最大。段熙仲(1897-1987),最初就学设于芜湖的安徽公学农科,191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后又考取大同大学,师从胡敦复先生。1923年考入金陵大学文科,并在东南大学旁听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讲课。从这时起,段熙仲和柳诒徵结下了长达三十年的师生情谊。段熙仲1927年从南京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后,来到位于安庆的安徽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内迁重庆的中央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并定居于南京直到去世。他在古籍整理方面颇有建树,学识上文史兼通,尤精于礼学,著有专著《礼经句读》《楚辞札记》《礼经释名》《水经注疏》《春秋公羊学讲疏》等,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段君实购买“九十九间半”时,段熙仲已不在芜湖,因此他在“九十九间半”内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寒暑两假方才抽空回这里和家人团聚几日。
   



国学大师段熙仲旧居(段谦厚堂),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段谦厚堂成了寻常百姓的住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4: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5:30 编辑

俞氏小洋楼


太平大路4号俞氏洋楼是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太平大路两边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其中的4号俞宅是最为显眼的一处,几乎所有关于芜湖古城建筑的文章,都会提到这座洋楼,它甚至成了芜湖古城内中西合璧式建筑的代表作。

  这座洋楼的主人是一位财大气粗的木材商,叫俞政卿,芜湖县万春圩人,拥有良田300亩。当年他来到芜湖,一口气买下了太平大路4号、6号、8号三幢房产。1935年,俞政卿去世后,太平大路4号楼上3间分给了女儿俞静贞,楼下3间分给了大儿子俞崇德。6号分给了小儿子,8号分给了二儿子。俞静贞为小学教员,据说年轻时在上海美专学过西画。她终生未嫁,太平大路一带的老人们一直称呼她为“姑老太”。“姑老太”晚年一直由几个侄儿照顾,直到1997年去世。  

  俞宅坐北朝南,略偏东,具有明显的海派风情,大门、外墙、通风口等细部装饰丰富而精致,其正面有青砖砌成的方形立柱。楼上下共有6个拱券。外廊地面是红色水磨石,绘有四只黑色蝙蝠与寿字装饰,寓意“福寿双全”。黑色铁皮大门上嵌铜环,轻轻一叩,清脆的撞击声在幽静的小巷里能传出很远,听来恍若隔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5: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1 09:26 编辑

太平大路9号是名医李少白的故居




名医李少白

1986年2月15日,芜湖一代名医李少白先生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人们黯然神伤。
少白先生早年就读于苏州国医研究院,1937年毕业后,在芜湖悬壶济世50年,专长内、儿科,善集诸家之长,用药精当,照顾全面。他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 对病人不分贫富贵贱,长幼妍媸,一视同仁,高度负责。望、闻、问、切时,他全神贯注;下笔处方时,细心揣摩。他常叹曰:“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又常告诫子女学生,医生是和死神作斗争的人,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值得称道的是,在私人开业时,少白先生就建立了病历档案,不仅有治愈的病例,也留下失误的记录。他敢于自扬短处,对于这些失败的教训,他一一剖析给学生听。
少白先生颖悟勤学,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他曾对人说道:“平生无嗜好,不是书,就是报。”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就这样,他在医学上不断地达到新的高度,终于成为一代名医。从中医联合诊所的所长,调任市中医院副院长兼内科主任医师,并当选为市人大常委、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芜湖市分会理事长。
少白先生廉洁奉公。他的太平大路9号住房,阴暗潮湿,破旧不堪,是一所百年老宅。市领导几次为他准备了团结路及市政府大院内新建的宿舍,他都婉言谢绝。人们认为他是不愿离开熟人熟地,于是,市人大乃决定在其原住址为他翻盖一幢单门独院的楼房,不料,他仍执意不允。他的两个女儿曾在农村下放10年之久,虽然女儿一再请求,他始终没有托人说情,使女儿早日上调。从40多岁起,少白先生就患有心脏病,长期服用药品。照情理,中医院的副院长、主任医师,公费服用一点贵重药品不算出格。可他总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按章自费。一次,他看见女儿把单位的几张信纸和一只信封带回家,平日慈爱祥和的少白先生勃然大怒,斥责道:“难道你买不起吗?生活有困难对我说,我补助你!”对于他人,少白先生又极其宽容,邻人、朋友、学生、同事借书借钱,归还与否悉听尊便。“文革”中,一位工宣队员向他借了钱,许久没有归还。一日,两人路遇,工宣队员避之不及,尴尬万分,顺手摘下手表,递给少白先生。少白先生摆摆手,笑着说,这件事要怪自己,那笔钱,本来就是打算赠送给他的,忘了告诉他,以致让他有了思想负担。对于这类,子女不理解,少白先生笑道:“人家有困难,万般无奈才会开口借钱,还要人家还什么?”少白先生的工资虽然较高,但他的一个哥哥及一个早年丧夫守寡的姐姐靠他供养,一个失明的弟弟常靠他帮助,故而家中生活并不富裕,仅及温饱而已。李有伟是少白先生的爱女,一件旧棉袄,穿了十几年,由此可见一斑。
少白先生有一颗赤子之心。人们都知道他还有一个义子和一个义女。1954年,洪水泛滥,他收养了一个沿街乞讨的孤女,等到她长大成#人,少白先生又备妆奁,择婿而嫁,这便是义女杨翠英。1960年代初,他给芜湖县一位名叫徐义正的教师治好了癫痫,那人感恩不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徐义正送来100斤粮票、10条香烟,少白先生执意不收。后来,少白先生对妻子李立翠说:“这年头,要人家的粮票就等于要人家的命。”徐义正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遂拜少白先生为义父。

少白先生胸襟开阔。早年,他在太平大路开业时,曾在巷口墙上制作了一幅广告,上书“中医李少白诊所在此巷内”。谁知当天夜里就被人涂去。众人明知是同一条巷内的某医生所为,十分愤慨,少白先生笑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我本事不大,靠十幅广告也招不来病人,算了,算了。”后来,少白先生不仅没有兴师问罪,反而登门拜访。某医生大惭,亲自手书为少白先生精制了一块木质广告牌,带了鼓乐,鸣放鞭炮,挂在巷口。从此,二人结为至交,这也是医林佳话。
少白先生1927年就曾从事过革命工作,1956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并担任农工党芜湖市委副主委。他的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是全省推崇的从事科技工作50年的80位专家之一。现在,少白先生虽然离开人世,却留下了《中医学讲义》、《中药歌诀》和《李少白医话》数卷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少白先生去世时,曾写了一幅挽联表达对先生的悼念和哀思:
百里江城痛失良医传噩讯;
万家老幼仰慕高风黯伤神。

太平大路北端原有一座白衣庵,据残碑记载,为乾隆年间所建。庵北还有晚清翰林宅第,三进大屋。后通九华山路,以及芜湖中药名医李少白故居,这三处建筑均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012年古城改造被拆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5: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4# 天晨
老房子还是有观赏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5: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5:24 编辑

太平大路12号——数学大师钟家庆故居





钟家庆(1937--1987),著名数学家,芜湖人。1956年,芜湖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196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华罗庚教授的研究生。1968--1978年,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1978年,调回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致力于多变函数与微分几何的研究,对于紧黎曼流行、拉普拉斯算子第一特征值,获得最佳估计;还与美国数学家莫毅明教授合作,证明了非负全纯双截曲率的紧凯勒--爱因斯坦流行必等度于紧的厄尔密对称空间,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国数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鉴于其杰出的学术成果,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员,并任函数论研究室主任,为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屈指可数的优秀数学家,与杨乐、张广厚等同为数学界之中年精英。钟家庆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其他大学讲课,指导研究生,三次应邀赴美,在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与交流。1987年2月,以最高评分荣获首届“陈省身数学奖”。同年4月12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突发心脏病,猝然去世,年仅50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2-27 06:11 , Processed in 0.07674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