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9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ptainKenway 于 2025-2-9 16:35 编辑
其实向杭州这样的城市学习是无可厚非的。近日江苏省委机关报发文《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 “杭州六小龙”?》,是在反思,也是想学习杭州的成功之处。
时代不同了,现在不仅要有那种精神,还要有眼光,而且是有专业知识支撑的眼光。zf在押注产业,引进企业的时候,对产业前景的评估,对企业的专利和技术的价值的评估,都是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来支撑的,如果评估太严格或者太死板,就可能错失好企业,如果评估太松,太随意,又有可能浪费投入,所以zf的相关部门必须要懂,甚至比企业更懂产业的相关东西,比如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前沿技术,市场状态,国内外现状等等,比如你想押注新材料、ai、医药、低空飞行设备,那你zf里的人必须要很懂这些领域,否则越是高科技的东西,你就越不懂,越不懂就越容易判断错误,频繁的错误就会让城市在产业竞争中掉队。就像你去菜场买菜,挑挑拣拣也是要懂菜,不然很可能会被吭买错菜,所以买菜这事,我妈去肯定比我去干的更好。
未来城市的竞争就是zf眼光的竞争,更直接一点就是zf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大比拼,当城市竞争非常卷,大家都有“张家港精神”的时候,比拼的就不是精神,而是专业知识了,zf在经济方面的工作,将越来越像“投资公司”的工作模式:用专业眼光评估市场上的各种璞玉,选定,引进,投入扶持,发展壮大,影响上下游,反哺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