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UILAUSHAN

湖东白塘商务区BGD控规将调整,整体拨高,完善天际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 17: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该区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size=100%]市域cbd分区图
[size=100%](1)湖西中央商务区(CBD),规划用地面积1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功能定位是以商务办公为主,包含金融、保险、基金、证券、地区总部、地区销售机构、会计、律师、评估中介机构、酒店、酒店式公寓等。
[size=100%](2)湖东商业文化区(CWD),规划用地面积21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功能定位是以商业文化为主,包括酒店、酒店式公寓、购物中心、科技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展、办公楼等。
[size=100%](3)公共行政服务区(APD),规划用地面积18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功能定位是以行政办公为主,包括行政中心、公检法、工商、税务、金融服务等。
[size=100%](4)环湖配套商住休闲区,规划用地面积35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功能定位是以商业住宅用房为主。
[size=100%](5)白塘东南部综合商贸区(BGD),即本基地,规划范围北起现代大道、南至钟园路、西起南施街、东至锦溪街。东西长度为2500米,南北长度为730米,规划用地面积17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86万人,就业人口6.18万人,旅游住宿床位850万张。
[size=100%]本次设计以园区发展战略为指导,提出适合区域的个性功能定位为集办公、商业、酒店、商贸、高档居住、创意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的综合功能区。与其他商贸综合区相比,增加了创意文化、教育、科研等功能。同时该区域强调了功能的混合,区域功能和地块功能都进行了一定的混合,以增强区域的紧凑性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18: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03

[size=100%]挖掘区域特色内涵,构建个性化城市设计框架

[size=100%](1)现状综合分析——交通条件分析

[size=100%]2012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本区域涉及3个站点,即南施街站、星塘街站、钟南街站,其中钟南街站为1号线东端的终点站。另外,规划的轨道交通3号线南北向经过基地,与1号线在星塘街站交汇。

[size=100%]基地内主次干路已基本建成。北侧现代大道是连接园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东西向最重要的主干路,并且串联市域CBD五大功能区,是城市形象重要的展示界面。而基地中部的翠园路与轨道交通1号线基本重合,今后两侧的发展将更注重商业氛围与人行尺度。

[size=100%](2)现状综合分析——基地及周边用地发展状况

[size=100%]基地现状水系较为丰富,有一条中央河东西向从基地穿过。基地内东部有几个水塘,现状环境优美。靠近南施街已出让3片用地,分别为中信银行、苏州广电与农业银行,靠近琉璃街已出让1片用地为园区公积金中心。

[size=100%]

[size=100%]现状用地图、现状条件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基地外围,特别是南部居住已经基本建成,东部为高科技工业用地,西北部为金鸡湖东重要的城市公园白塘公园。

[size=100%]

[size=100%]基地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1: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白塘商贸区开局之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3)建立发挥基地交通、环境优势的个性化城市结构

[size=100%]综合分析以上因素,设定基地规划设计结构为“三轴、一网、三心、三区”。

[size=100%]“三轴”为景观轴线、商业轴线、休闲轴线。景观轴线指沿现代大道,形成规划区优美的界面,并将白塘生态公园景观引入规划区。商业轴线指沿翠园路和轨道一号线,实现交通引导城市开发。休闲轴线指沿中央河打造生态休闲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size=100%]“一网”指将中央河景观节点与白塘生态公园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景观轴线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蓝绿网,延续和扩展中央河与白塘公园景观,打造视觉通廊。

[size=100%]规划结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三心”指三个地铁站及周边用地形成的高强度开发区域。

[size=100%]“三区”指分为三大功能区:西部商务区、中部核心区、东部创意区。西部商务区毗邻行政公共服务区,延续其办公功能,规划以商务金融为主,并规划部分混合用地,功能以商业为主居住为辅;中部核心区结合星塘街综合交通枢纽,以商业商务为主,并规划部分混合用地,功能以居住为主商业为辅;东部创意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打造艺术、学术和科研发展的氛围。并在此区域引入城市校园、白地等概念,丰富用地功能。

[siz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整体设计,制定城市设计个性化策略
通过整体设计,对功能业态、空间形态、开发强度、道路景观、交通组织、生态资源等方面综合治理考虑、统筹安排、整体设计,制定城市设计个性化策略。
苏州工业园区以公交发展为导向(TOD)的开发模式,以交通引导城市开发。
(1)以公交发展为导向(TOD)的开发模式与空间形态相结合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轨道交通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相对较高,有条件成为城市商业中心或核心地段。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利用TOD发展模式,完善该地区的交通条件、优化用地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将大大促进本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带动园区二、三期的开发建设。规划提出TOD的开发模式,在地铁站周边打造高密度综合性商业及商住建筑群,并根据轨道站点的服务半径逐渐降低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空间形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轨道交通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图
(2)以无风雨换乘概念支撑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功能与布局
在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的功能设置和布局中,提出无风雨换乘概念,借鉴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经验,采用综合公交枢纽的规划方式,将公交中心与商业中心结合,公交换乘枢纽与商业建筑和地铁站结合。并且研究园区发展情况提出开发经营管理模式与建议供管理者参考。
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路网结构,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1)根据现状道路优化路网结构
在保留现有道路基础上,布置了支路灵秀街连接翠园路和钟园路,同时修改了灵秀街道路线型,便于组织整体协调性更高的单体方案设计。
支路大多规划为尽端路,主要为相邻地块提供出入口,减轻主要道路上的交通负担。考虑了翠园路现状中央隔离带开口位置及与交叉口的距离。除现有中央隔离带开口以外,限制新增中央隔离带开口,以确保交通的流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2)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size=100%]为地下层、地面层、地上二层(或以上)进行深入研究。

[size=100%]

[size=100%]在地下层重点提出地下轨道交通、地下步行交通、地下车行通道、地下停车设施共同组成一个网络化系统。翠园路两侧规划两条地下人行通道,主要由地铁站点连接至周边地块,并结合底层商业进行设置。从地铁站可通过地下人行通道到达地下商业空间,从地下商业空间可乘电梯至上层办公或酒店等空间,使交通出行不受天气影响,增加公共交通的便捷和舒适性。

[size=100%]在地面层设计中主要考虑除道路交通外的步行流线,规划绿化步行主轴、次轴,商业步行主轴三个主要步行线路。并提出设置有盖走廊来提高穿行的舒适性,方便行人穿行于各个重要枢纽和人流密集的建筑之间,避免日晒雨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塘街交通枢纽垂直接点、地下空间利用、人行步道规划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上二层(或以上)设计中提出天桥步行系统概念,使天桥与建筑有机结合,将人流直接引入建筑内部,提升商业建筑的可达性与疏散能力,增强商业竞争力,改善并缓解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和人车的相互干扰。将公共交通与商圈内的立体交通系统相结合,从而增加商圈的吸引力及楼宇的商业价值,并使其成为基地的标志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工业园区创造出了有别于CBD、CWD区域的个性化城市空间形态。
(1)与CBD和CWD功能、形态上错位发展
CBD和CWD区域强调了金融、商贸、住宅、文化等功能的融合。在本区域的设计中则强调地区功能的进一步综合和建筑功能的适度混合。提出将城市中心区功能向产业延伸,融入科研、城市校园等多项城市职能,通过综合性的功能打造来体现活力,并在形态、高度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控制。
(2)充分运用白塘公园、现状水系等自然景观资源,加强文化与环境品质
建立白塘生态公园、生态岛和休闲互动区及沿中央河滨河景观带“三点一带”景观体系。规划一座花园天桥,越过现代大道直达白塘公园,通过南北向视线通廊,将白塘公园景观延伸至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休闲互动区示意图
生态岛则借鉴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设计精巧的流水和小岛,与中央河相通,结合绿地、树木、小径,形成充满趣味的景观节点,也为其周边从事创意文化的人士提供灵感的源泉。休闲互动区则设计室外表演等活动场地与少量餐饮设施。
在三个地铁站周边布置小尺度广场空间,利用沿河两侧步行道串联,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将此区域打造成一个行人友好之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 2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0:58 , Processed in 0.04858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