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eliboas

苏州喜迎占地55万方国家级枢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8 09: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ygod 发表于 2019-2-28 08:51
对的呀,当初绿皮车、蓝皮车等等的车子多了,
现在全消失了,
不乘高铁乘啥呀

对的,
所以当年谁也不知道以后高铁会这么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mmygod 发表于 2019-2-28 08:51
对的呀,当初绿皮车、蓝皮车等等的车子多了,
现在全消失了,
不乘高铁乘啥呀

那个时候人们穷,因为经济体量还不够大。现在总量上来了,收入提高了,更多人情愿花钱买时间。时代在发展,落后的必然淘汰,很正常。未来高铁继续发展下去,更多节点打通,效果更高,在某些节点上取代飞机都没有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19-2-28 09:32 编辑
黑魔王三世 发表于 2019-2-28 09:08
说明还是短视啊。。。


那种舆论下,当时还有耕地红线的政策,武广高铁沿线10000平米的站房都被批斗浪费。即使不短视,也不一定敢啊。毕竟只是个普通地级市。
另外作为全国第一个高铁站,北京南站,现在不也是爆棚么?建得早,都是试验品,没办法。硬扯所谓“短视”,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因为武广高铁的当年的“跃进”,京沪高铁全线车站都偏小;如果虹桥站所谓“不短视”,那肯定就没通苏嘉甬什么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19-2-28 09:23
那种舆论下,当时还有耕地红线的政策,武广高铁沿线10000平米的站房都被批斗浪费。即使不短视,也不一 ...

哈哈哈,当年我还小,对当年的舆论没啥印象,但如果是这个大环境下的确是没办法,但没做好预留那真的是硬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19-2-28 09:44 编辑
黑魔王三世 发表于 2019-2-28 09:30
哈哈哈,当年我还小,对当年的舆论没啥印象,但如果是这个大环境下的确是没办法,但没做好预留那真的是硬 ...


武广高铁的当年的“跃进”,导致京沪高铁全线车站都偏小,像天津南站、虹桥站,更不用说徐州东站等沿线地级市车站了;
京沪高铁车站偏小,导致之后修得车站一个比一个大,诞生了一系列的“亚洲最大”;
随着新一轮“跃进”的情况越来越显著,再加上事故、领导换届,整体又开始降低标准,并殃及线路,诞生了一堆本该修350但降到了200-250的线路;
当又发现还是350线路性价比最高的时候,随着领导换届,现在又开始各种350。
总之,就是各种轮回,谈不上什么“短视”,只是看赶上了什么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19-2-28 08:14
因为当年建设是2009年,
那时能够参考的仅有京津城际和武广高铁,
所有舆论导向都是“高铁运椅子”“ ...

也不全是这个原因,当时设想的是高铁运行类似公交模式,旅客基本能做到随到随走,不需要等候太长时间,所以候车室除了几个枢纽大站外都设计得比较小,但开通之后,旅客们还是保留着原来坐普速火车的思维,喜欢早早地,甚至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去车站等车,这样一来么候车面积自然不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19-2-28 09:41
武广高铁的当年的“跃进”,导致京沪高铁全线车站都偏小,像天津南站、虹桥站,更不用说徐州东站等沿线 ...

哦。。。怪不得我老是想为啥有些线当年修的时候就不修350. 比如杭州到厦门那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cqlzcl 发表于 2019-2-28 09:47
也不全是这个原因,当时设想的是高铁运行类似公交模式,旅客基本能做到随到随走,不需要等候太长时间,所 ...


而且当年的运营理念,高铁是服务省会及以上级别城市的,所以zz级别体现出悬殊的车站规模,
像当年的武广高铁,在2009年时,就开通了多趟一站直达、时速350的车次,
那时的高铁对普通地级市本来就“不友好”,普通地级市停靠车次很少;间隔半小时一趟,苏州北站的8000平米,完全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19-2-28 09:53
而且当年的运营理念,高铁是服务省会及以上级别城市的,所以zz级别体现出悬殊的车站规模,
像当年的武 ...

对的,当初京沪高铁建设时,居然还有一种论调,就是苏州不设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cqlzcl 发表于 2019-2-28 09:58
对的,当初京沪高铁建设时,居然还有一种论调,就是苏州不设站。。。

居然还有人说苏州不设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魔王三世 发表于 2019-2-28 09:47
哦。。。怪不得我老是想为啥有些线当年修的时候就不修350. 比如杭州到厦门那一段

当年苏州北站没赶上好时候,虹桥站也一样;
但正是虹桥站偏小,运力不足,才会有了现在的通苏嘉甬和苏州北站改扩建;
而且在扯皮中,渡过了之前的降标250时代,现在可以名正言顺350,甚至“跃进”地下线;
祸兮,福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魔王二世 发表于 2019-2-28 10:01
居然还有人说苏州不设站?

当年武广高铁标杆车,连长沙都是跨越不停的。
省会都如此,何况普通地级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qlzcl 于 2019-2-28 10:13 编辑
黑魔王二世 发表于 2019-2-28 10:01
居然还有人说苏州不设站?


那时的高铁还是稀罕事物,确实是为省会以上城市服务的,当时的论调是沪宁间只设一站,设在无锡,苏州离上海太近,设站影响高铁运行速度,就不设站了,跟现在机场的论调如出一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0: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cqlzcl 发表于 2019-2-28 10:11
那时的高铁还是稀罕事物,确实是为省会以上城市服务的,当时的论调是沪宁间只设一站,设在无锡,苏州离 ...

结果现在不光设站了,还即将变成国家级枢纽,看来机场也会是这个剧本,不光要建,还是国家级枢纽航空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4: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2 03:39 , Processed in 0.05274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