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东垣古城

[石门影像] 国内现存最高大的经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3 1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上进行例行考古挖掘,然而几个月来,他们在尼雅遗址上的挖掘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就在失望中,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座古墓。这是一个两人合葬墓。合葬的两人身上穿着许多衣物,最显眼的是,其中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织锦。织锦色彩绚烂,文字激扬,纹样诡秘,意蕴神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没有经过太多的辨认,考古人员就看出织锦上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此护膊面积不大,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经密为2200根/10厘米,纬密240根/10厘米,经向花纹循环7.4厘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字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纪》均有记载。

与这条吉祥语可能有联系的史事,是《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的西汉王朝的一次讨伐西羌的战争,汉宣帝曾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星占术语教条地用在了督促、鼓励对羌人的作战的诏书里,可见皇家对五星占用例的绝对话语权及当时的天文星占对汉帝国军国大事决策所起到巨大作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是古代先民观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占辞术语。

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由于五大行星周期性围绕太阳公转时间不同,从地球上观察它们会合、会聚天象出现的概率小,所以它们各自的性质、亮度、形状、大小、颜色等变化,以及经过或停留在廿八星宿或其他星官处的位置和聚合,就被占星家们赋予了五星特殊的星占学意义,而五星聚合一处天象出现的概率甚少,就自然地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星占学意义:将五星视为五行之精,天之五佐,佐天行德;现实关怀的是——战争胜负、王位安危、年成丰歉、水旱灾害等政治、军国大事,因此,《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汉书·天文志》“五星分天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雅古国

西汉控制西域时,这块土地上有三十六个小国,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

尼雅遗址便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整个遗址分布在尼雅河下游的三角洲上。它以两米多高的佛塔为中心,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周围有寺庙、民宅、窖址、墓地、果园、林带、道路、水池等二百多处遗迹。从分布的范围看,当年这座城具有相当的规模。

西汉时,距离长安(今西安)有8820里的精绝国,有480户人家,全国3600人,国王居住在精绝城,整个精绝国有兵500人,设有精绝都尉、左将,驿长各一人。这个国家虽然小,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而殷实、富庶,成为周边各个势力争夺的目标。由于战乱等原因,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前后,就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精绝国消失四百年后,唐玄奘前往印度,他曾路过精绝国遗址,描述的是:“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趋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精绝国是依靠尼雅河而存在的王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精绝国,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精绝人赖以生存的尼雅河的补给来源是昆仑山上流淌下来的雪水,它们孕育着尼雅河流域三角绿洲。到了东汉末期,随着气候的变化,整个中亚地区的气温逐渐发生了变化,导致尼雅河的水流量逐年减少,绿洲逐渐退让。

从尼雅遗址出土的卢文木简的记载来看,当时精绝国内贪污横行,王室衰落。一个名叫摩跋耶的收税官竟然侵吞了4年的税款,拒不上缴王廷。国王不得不出面指责。而一位居民舍伽种植的树木,则被一位百户长强行砍伐出售,舍伽直接向国王告御状,国王为此立即下达一道命令,宣布百户长行为违法。关于生态问题的记载就更多了,这个王国的种子和水,都是由国王亲自掌管。经常发生没有水无法耕种的情况,有个卢文的木简上甚至提到“现在精绝国正需要水”。

可见,尼雅地区严重沙漠化的情形,是精绝国消失的根本原因。而王国内国王权力旁落,官吏贪污腐败,则加速了精绝国的消亡进程。最终精绝国在生态变化和邻国入侵的双重压力下消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史家推算出,在30余年后的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天文考古学家、美国学者班大为,在他研究中国古代五星聚的重要论文里,曾激情地说过,伴随2040年9月五星聚会奇观同时到来的,很可能是中国再次走向繁荣和富强。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同时,同样也期待未来对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所蕴涵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能够更深刻、更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同出的还有另外一块织锦,上书三个字“讨南羌”。

也就是说,合起来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从这可以看出是国家正经历或即将经历着一场大战,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句话说的是汉宣帝时期关于讨伐羌人的一个史实,这句话,这个史实又牵扯出了一个历史名将,一个崛起于汉武帝时期的英雄,此人正是赵充国,这在《汉书.赵充国传》中就印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62年左右,以先零部为首南羌各部出现异动,羌人不听汉朝郡县的号令,渡过湟水北迁,各部落之间也有放弃仇怨而携手合作的迹象,匈奴人也蠢蠢欲动,平静下是一片暗流,战局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就是在危急时刻,即公元前61年,76岁高龄的赵充国毛遂自荐,最终于人生的暮年踏上了他人生军事生涯的巅峰。

大军浩浩荡荡开拔,渡过湟水后,赵充国坚守不出,结果汉宣帝借天象言事:“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从此可以看出,此话只不过是汉宣帝对赵充国催战话语罢了,并没有所谓后世之人所说的那么玄乎。

不过此话,并没有动摇一个沙场征战数十载的英豪的作战计划,赵充国上书言明其由,最终得到了汉宣帝的赞同,先击败先零部,其他部则主动归降,再加上赵充国力主行屯田招降,最终赢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诸羌主动斩杀了先零部的首领,纷纷投降。这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兵法的上上之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可谓是道出了汉朝时期的强盛,兵锋所向,智慧谋略辈出,君主贤明,雄才伟略,文臣武将精诚团结,能力非凡,难怪汉朝强大无比。

从此事也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对于西域影响的深远,赵充国的讨南羌也只不过是浩渺烟云中的冰山一角,经济、文化、军事的多重发展,如此方才彰显出汉的伟岸,终于明白那句“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8: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之兴,五星聚东井

《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

古人以“五星汇聚”为吉利天象是因为汉高祖统一九州时出现过这一天象,也就有了“汉之兴,五星聚东井”这句名言。有专家根据史**载以及观测天文后推测到2040年9月9号将出现文物中所说的“五星汇聚”一天象,因而不少专家将文物上的8个字视为一个预言,预言的是2040年出现的天文奇观。

后来,考古家又发现了一件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同时期的文物,而且文物上也有汉隶,这3个字的汉隶是“讨南羌”。要是与之前考古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连起来解读便是“五星共聚东方将有利于中国(中原)讨伐南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之兴,五星聚东井”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字出自《史记·天宫书》,原本是皇室预测天象的结果。说“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

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纪》均有记载。

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东井,星名,即井宿。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
东井主秦地,五星从岁星(木星)聚,象征刘邦受天命而入秦得天下。
后用为咏星兆之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天文奇景“五星会聚”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搜索:  五星会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绢衣彩绘木俑
出自新疆的古国高昌,是众多木俑中保存最完好的三尊。木雕头部,纸捻臂膀。面庞饱满圆润,敷粉施朱;身形秀美颀长,婀娜多姿,仿佛翩翩起舞一般。三尊木俑最为与众不同之处,来自身上的服饰:绫罗锦绢成衣,彩色长裙拂地,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再现了初唐时代的流行风尚。节目中,佟丽娅将化身高昌贵族张府家的“小仙女”,暖心呈现“傀儡戏”,孝敬婆婆麹氏。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张氏家族作为一代豪门的兴衰变迁。而这三尊身材颀长、普遍偏瘦的木俑,呈现了初唐时代怎样的审美风格与制作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昌国

是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高昌历史文献,有《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国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
东汉、魏晋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北凉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阚伯周死后,儿子阚义成继位。之后阚义成的兄长阚首归弑杀阚义成,篡位。不久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后来张孟明、马儒相继为王,被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长史麴嘉为王,是为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麴氏享国最久。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业五年(609年)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来朝。后来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
安史之乱时高昌国为回鹘侵占。
宋建隆中,高昌回鹘遣使朝贡。
明朝永乐年间,国号火州;永乐七年、十一年遣使来朝;永乐十二年,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火州。
明英宗年间,被吐鲁番吞并。
资治通鉴记载,高昌毁于一场大的天灾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1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羲女娲图


源自唐代,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它用木钉钉在每座墓室的顶部,画面朝下。正好位于仰面而卧的逝者眼目之上。画面上呈现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伏羲和女娲。伏羲,三皇五帝之首,中华的人文始祖;女娲,抟土造人之神,华夏的孕育之母。为什么这幅画会出现在遥远的新疆,是何人传至于此,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在多民族聚集的新疆,为什么会接受伏羲女娲的传说?节目中,尼格买提化身神秘“守墓人”,与我们共同开启一段神奇的文明探索之旅。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了一本名叫《国际社会科学》的杂志。在这本杂志的试刊号就用了“伏羲女娲图”作为首页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20 02:30 , Processed in 0.07539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