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yan12

4月土拍:13宗地块共吸金约251亿,最高楼面价近2.9万,最高溢价3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9 14: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克隆 发表于 2016-4-9 13:56
客观讲,大苏州跟大上海的差距还非常大。人们愿意忍受上海的高房价更多的是由于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苏州并不 ...

上海外环内甚至中环3万的次新房还是买得到的,而同样距离苏州中环以内。
前两天拍的地都差不多相当上海嘉定了。
非要拿县里比,都相当于上海金山的距离了。北京的通州也都在苏州绕城之内。

当然总有人说买不起就滚,如果苏州能够靠不需要引进高学历毕业生而靠主要是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来实现特大城市梦,我也没啥可说。


苏州是我主要规划的地区,我非常熟悉,包括县里,毕竟战斗20年的地方,当然是希望他好的。
反对高房价并不等于我买不起,主要是从城市发展来说的。
从吸收人才来说,南京杭州能力都远比苏州强,但是原来苏州宜居的房价优势彻底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4: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1993 于 2016-4-9 14:56 编辑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14:31
上海外环内甚至中环3万的次新房还是买得到的,而同样距离苏州中环以内。
前两天拍的地都差不多相当上海 ...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 又不能说让外来炒房资本滚 他们就能滚。 包括许多资本就是从上海来的。只能央求政府出台文件 打压投机性购房

那种在常熟盛泽做生意的浙江老板  上海限购  实业萧条  资金无处去    苏州南京杭州炒房了哇  次那    几套几套吃进   而且都学乖了 不看别墅 屯公寓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1993 于 2016-4-9 14:59 编辑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14:31
上海外环内甚至中环3万的次新房还是买得到的,而同样距离苏州中环以内。
前两天拍的地都差不多相当上海 ...


或者说希望上海政府放开限购,这样在苏州炒房的资本又能重新回流到上海。苏州房地产反而能稳定下来。但是上海的底层刚需估计要奔溃了 内环上3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dd1993 发表于 2016-4-9 14:52
或者说希望上海政府放开限购,这样在苏州炒房的资本又能重新回流到上海。苏州房地产反而能稳定下来。但 ...

上海内环那么点点小,根本就没有什么新房。毕竟人口在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5: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15:08
上海内环那么点点小,根本就没有什么新房。毕竟人口在那。

每年就那么点内环内的新公寓  放开限购  应该能炒到20万   毕竟稀缺资源。资本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xuesong94 发表于 2016-4-9 13:07
某宇宙中心整天拉着苏州简直烦不胜烦,什么Tesla和诚品等全都是你看不上给苏州的残羹冷炙的靴靴。要么就整 ...

这个也是真醉了。搞得和真的一样。各种口号雷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6: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13:07
苏州中环面积比上海外环差不多,常住人口还没上海外环内户籍一半。
但是你绕城外的地价已经超过上海同等 ...

你是说科技城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14:31
上海外环内甚至中环3万的次新房还是买得到的,而同样距离苏州中环以内。
前两天拍的地都差不多相当上海 ...

你观点中的错误之处,dd1993已经说出来了,苏州是多中心发展的。你觉得科技城是乡下地方不该那么贵,就因为它离观前街远?新区区政府都搬到科技城了,以后那里会是新区的CBD中心城区好么。更不用说科技城的产业结构规划非常高端化,以后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会是苏州各板块最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gardenstate 发表于 2016-4-9 21:06
你观点中的错误之处,dd1993已经说出来了,苏州是多中心发展的。你觉得科技城是乡下地方不该那么贵,就因 ...

不管多少中心,都得靠吸引人。
苏州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少的人口,户口没啥含金量,就开始不屑于人口引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高新区产业高端化?收入有多高端?
苏州收入水平多少大家都清楚,你房价到了跟宁杭甚至上海有得一拼的情况下,还如何吸引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Backer 发表于 2016-4-9 21:27
园区房价如果超上海嘉定那真是笑话了,嘉定南翔马陆坐11号线到徐家汇,或换2号线到静安寺,20分钟以内,是 ...

环金鸡湖地区还是应该超嘉定的,毕竟苏州核心区。
只不过理想状态是几个绝对市级核心可以更高,然后梯度下降,适合各层次。
平稳增长是最好的。
本来以为进入平台区,等着时间慢慢稀释,结果一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土拍结果,当然,这个也是目前某强经济学出现的结果,共性问题,就看最后怎么发展了。

或许真的就钱不值钱了,大家等着涨工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hardsword1 发表于 2016-4-9 21:24
说高新区产业高端化?收入有多高端?
苏州收入水平多少大家都清楚,你房价到了跟宁杭甚至上海有得一拼的情 ...

我说的是科技城,不是整个新区,科技城是一块非常小的区域。再说了那块地盖的是洋房和别墅,其它的公寓楼目前房价还在2w以下。建议你先查查科技城引进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吧,我说了估计你不肯信,科技城将会是苏州人均收入最高的板块,甚至比园区高(因为园区面积大,人口多,会拉低收入中位数)。再问一句,你去科技城看过吗?城建规划水平并不在园区之下,只不过起步晚,现在差不多就是园区8,9年前的成熟度。开发商并不都是傻子,一块土地的价值评估,不是拿把尺子在地图上量一下到市中心多少公里那么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gardenstate 发表于 2016-4-9 21:45
我说的是科技城,不是整个新区,科技城是一块非常小的区域。再说了那块地盖的是洋房和别墅,其它的公寓楼 ...

有啥信不信的?我想查科技城的所有企业也就一个电话的事。
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力神电池这种高耗能的天津厂,协鑫的两个骗了新区补贴的太阳能电池厂,让新区三通一平就花了2个亿,结果差点跑掉。
新区科技城以及生态城的规划我都参加评审。
那里企业多少收入我还是清楚的,几个研究所的人还是少的,被平均一下收入就下来了。更关键的是,那里好多人收入好点的反而都是住在狮山路甚至园区的。
新区管委会的人都几乎没几个住科技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主要忧虑我是赞同的,确实房价涨得太早可能会对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有不良影响。苏州的产业结构转型需要与时间和房价赛跑,我是认同政府应该重新祭出限购政策了。

我反对的是你喜欢用到观前街的距离来评估房价。我建议你换一种思路,你看看离园区行政中心一公里的地方是什么房价,再想想离新区行政中心一公里的地方以后应该是什么房价。这回拍的那块地,离新区行政中心的距离应该也就两公里左右吧。总之一句话,你的错误在于你把观前街当成了中心来评估所有的地段,而实际上,论宜居程度和发展前景,观前街显然远不如园区行政中心和新区行政中心这样的地方。

阿里云也要在科技城落户你知道不?其他类似的企业也不少,科技城的产业结构定位摆在那里了,以后企业会越来越多。

新区管委会在那边买房的人很多的,现在不住不代表以后也不会住,商业配套还不成熟,当然先住在比较成熟的区域了。学校和医院配套都已经解决了,大部分楼盘都是大户型的改善型产品,科技城现在房价也就1w7左右,还不到园区同等地段一半。开发商买地是有前瞻性的,从短期来看确实是有泡沫,但只要产业能做起来,要不了几年就碾平了。如果产业起不来,确实一切休提,但放眼全国,如果苏州这样的条件都没法成功升级转型,有希望成功的地方就屈指可数了。另外南京和杭州这一波同样在房价疯涨之中,只不过时间晚了几个月而已,苏州的相对优势并没有缩小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23: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gardenstate 发表于 2016-4-9 21:06
你观点中的错误之处,dd1993已经说出来了,苏州是多中心发展的。你觉得科技城是乡下地方不该那么贵,就因 ...

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了,通州才是北京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2 00:47 , Processed in 0.04933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